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秃头焦虑怎么办?也许这个展览可以缓解您对掉发的焦虑……

在“996”的社会语境中,“头秃”是现代年轻人社交中绕不过去的话题。面对着自己日渐稀疏的头发,谁不想拥有美丽的秀发呢?而那些掉在角落的头发相聚在一起,是在向青春进行集体告别。

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号展厅,“假发”正在进行一场集体亮相,不过多是以散碎的形态出现。那一缕一缕的彩色假发,都是艺术家江衡用一笔一笔的颜料描绘的;而整个展览的展示环境较暗、灯光被收拢在作品上,让这些假发显得更为艳丽。展览中还展出了江衡将工笔重彩与竹子结合的装置《物语》、以胶囊为造型的玻璃钢装置《你是我的身体》、彩铅作品《现代仕女图NO.1》等其他主题的创作,但是毫无疑问,“假发”系列绘画是此次展览的主题。

1

2

▲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人们可能只有在理发店才能安静地观察细碎的头发,但是绝对不可能观察到画面中的那种纤毫毕见。因此艺术作品呈现出了借助某种放大设备后的观看效果,眼睛不止于看的“清楚”,而是异常的清晰。这里面就包含了艺术家较高的绘画技巧,能保持如此多的线条呈现出相似的弧度与宽度,并且让线条与线条之间的叠加不会产生错乱的感觉。江衡的作品远看如同摄影作品一般,但是贴近作品时又会看到诸多具有抽象性的线条,难以还原为日常经验种的发丝。江衡用这种看似真实的绘画效果去描绘一个带有虚幻色彩的静物, 所以他作品也不算是一种写实主义,只是在表现一种存在方式的合理性。

3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教授向艺术家江衡颁发所捐赠作品的收藏证书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假发”系列绘画反映出了江衡的生活环境。江衡1972年出生广东普宁,紧邻揭阳市、汕头市。对于广东来说,以东莞、深圳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制造业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这其中就包含着中低端的代工企业。批量化的人工制品早已失去了手工业的温度,“假发”无疑可以作为这种生产镜像的视觉符号。而广东地区的荧光灯和塑料招牌也是五彩斑斓的,勾勒着人们多种多样的夜晚生活与白天生活,“假发”无疑可以作为这种生活镜像的景观象征。在无数次对于假发的拍摄与组合种,江衡开始在物像之外建构作品更为丰富的含义,诠释艺术在当下的表现方式和存在理由。

4

▲ 纠缠不休,布面油画,180×120cm,江衡,2017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5

▲ 翩翩起舞,布面油画,200×120cm,江衡,2016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目前研究者关于江衡艺术的讨论已经很全面了,可以提炼出“消费主义”“微现实主义”“波普”“卡通一代”等多个关键词。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林书传写道:“江衡的这批作品,也毋庸置疑地褒有马尔克斯意义上的‘永恒的孤独’这一主题。这既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处境的终极状态,也是物的存在的终极状态。甚至,江衡笔下的那些离开身体,离开假发主体的被剪断的头发丝,继续聚集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剪断’这个动作发生之前的‘前记忆’的一种呼唤,一种祭奠,一种借助并未飘散的聚集而丝缕毕现地呈现出每一根头发的终极孤独,就像真正的孤独并不是独处式的孤独,而是深处人群中的孤独一样。甚至,在这个向度上,连孤独本身的意义,都已经是被艺术家抽离的,真空式的,空空如也的孤独,说到底,就是一具具孤独的空壳。”

6

▲ 红,布面油画,180×110cm,江衡,2016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评论家姜俊认为:“艳丽的假发这一道具最后变成了《谜》系列的主题。从画面粗看它们非常貌似抽象表现主义,但细看却是具象的彩色发丝。在构图上它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戏仿,在手法上却又采用了极为冷峻的照相写实,因此形成了一种在具象和抽象,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之间的来回震颤。在《谜》系列所代表的近期创作中,卡通所代表的对于虚构世界的再现已经在他的关涉中趋于终结,创造幻境的各种构件却成为了他作品中的新主题。《谜》同时让人想到的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以及全国各个领域工业生产的冠军乡镇,当然也包括全球最大的假发生产基地许昌灵井镇,它们才是构筑这一个个幻像的基础。”

7

▲ 幻像NO.1,布面油画,120×90cm,江衡,2015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8

▲ 幻像NO.12,布面油画,320×215cm,江衡,2020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湖北合美术馆馆长鲁虹认为:“虽然江衡的艺术创作在不同阶段里呈现了完全不同的面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始终以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的方式切入艺术创作,并由此表达了相关的观念。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希望突显出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所带来的巨大诱惑以及种种异化现象。”

9

▲ 幻像NO.20,布面油画,100×89cm,江衡,2020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10

▲ 谜NO.8,布面油画(电镀不锈钢装裱),120×100cm,江衡,2019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独立策展人顾振清认为:“他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其实也是对生命本质的追求,尤其是最近的这个系列,我觉得这个系列有点像彩色扫描仪的方式,来压缩所有物象的空间,让假发的发丝脱离现实性,变成物质本身的呈现,这实际上是他在追溯人类的鲜艳的认知结构到底能否把握万物的真相的一个疑问。”

11

▲ 谜NO.21,布面油画,179×155cm,江衡,2019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12

▲ 三颜色,布面油画,320×215cm,江衡,2020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今日美术馆学术总监黄笃认为:“江衡的作品趋于波普性和生产性的特点,也符合其自身的艺术语言逻辑,即由玩具/现成品、加工、复制、生产、消费和消耗构成的链接关系。他的作品中特别彰显了物的内涵,即以物讽喻了大众对物的崇拜和服从,更显现了物中蕴藏劳动、生产、消费和消耗的过程……江衡的作品用一种五彩斑斓的重复性和生产性直指人的物欲的灵魂——通向虚妄之路。尤其是其作品充满讽刺的意味让人在阅读和歧义中体会到某种存在的虚无性。”

13

▲ 我在黑夜里看到了我的影子NO.3,布面油画,68×60cm,江衡,2020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张科晓在其著作《艺术真理问题的哲学反思》中指出:“艺术品的接受和阐释是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按照现代解释学的观点,艺术作品一经诞生便进入了自己的效果历史之中,开启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视域融合过程,也就是开启了属于作品自身的意义产生和流变的过程。”林书传在江衡的作品中看到了一种“被抽离的孤独”、姜俊认为画面中的物象是在“创造幻境”、鲁虹提到了“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所带来的巨大诱惑”,而黄笃与顾振清的观点颇为有趣,前者认为是“通向虚妄之路”,而后者提到了“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一个指向虚无,一个指向救赎。

14

▲ 静物之四,布面油画,122×97cm,江衡,2016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后现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阐释出来的,就像杜尚的《泉》就被理论家赋予各种各样的观念,成为阐释观念的一个重要的对象。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阿多诺西奥多·阿多诺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曾说过“由于艺术作品开始言说,故而成为活的东西。意义的整一性并非静态的,而是过程性的。”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则认为:“无论如何解释,艺术都承担一种世俗救赎功能。它提供一种从日常生活的刻板中解救出来的救赎,尤其从理论与实践的理性主义不断增长的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救赎”。因此,对于江衡作品的阐释是开放的,但是在杨永明所说的“当赤裸裸的商品拜物教和功利化世俗理想成为主流话语形态”的当下,笔者更愿意延续顾振清的思路,在江衡的作品中需要一种通往未来的可能性,也就是顾振清说的“对生命本质的追求”。

15

▲ 幻像NO.10,布面油画,150×113cm,江衡,2018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16

▲ 幻影NO.1,布面油画,180×110cm,江衡,2017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假发的基本功能,是创造一个新的个人形象。选择假发的有两类人,一类是自己的头发出现了某些问题,如白发或脱发;而另一类人是将假发作为一种暂时性的装扮,且不愿意将真发进行复杂的烫染处理。因此,假发代表着一种对于美好的追求、一种欲望、一种与众不同与一种永远年轻、健康的祈盼。而假发作为一种商品,也参与构建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秩序,某些人因为假发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了人的发展方向,也就是“杀马特”现象的出现。斯洛文尼亚学者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认为在后现代主义中,人们对物品或商品的消费心理是一种狂欢与释放;在文化空心和存在不安的心理环境中,可以借由购买商品的附加符号价值,从而获得自我价值与内心的满足与愉悦,以此逃离日常工作的重复机制,这或许就是假发最为强大的功能。

17

▲ 静物之19,布面油画,120×90cm,江衡,2018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18

▲ 消费时代的景观,布面油画,170×140cm,江衡,2017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江衡的“假发”系列绘画虽然也描绘了一些完整的假发形象,但是多数作品还是以断发为主,有一种“斩断三千烦恼丝”的意味。因此,笔者从江衡的作品中看到了一种跳脱消费主义陷阱的方式,那就是斩断。“斩断”在佛教中经常出现,宝剑在佛教中就是一种可以斩断因果、烦恼、情欲的象征。而禅宗历史上也有一出公案耐人寻味,名为“南泉斩猫”。《景德传灯录》记载:“师因东西两堂各争猫儿,乃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赵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汝适来若在,即救得猫儿也!’”很多人认为杀生是佛门的根本大戒,但是星云法师认为“其实,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斩猫,为的是斩断大众的物欲和执着。”

19

▲ 谜NO.9,布面油画(电镀不锈钢装裱、铁皮手工打磨),120×120cm,江衡,2019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20

▲ 幻像NO.22,布面油画,174×133cm,江衡,2020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凡人皆有物欲,每一个人对衣、食、住、行都有需要;但是过多的物语就会拖累人的内心,卷入资本的车轮难以抽身。获悉南泉法师只是把猫放跑了,但是他对于“物欲和执着”却是真的下了狠手。面对席卷全球的消费主义裹挟着物欲横流,“南泉斩猫”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或者我们也可以站在江衡的作品前,看着斩断后的发丝仍然保持着艳丽的颜色与妖娆的姿态,似乎就像是正在歌唱的塞壬,让你沉醉。

展览信息

21

江衡:剪断的,未被吹散的记忆

展览时间:2021.4.17-2021.5.12

艺术总监:李小山

策展人:林书传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号展厅

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联合主办: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