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展览

文艺星球 2021-01-29 10:24

原标题:当设计师遇到“油画之父”的色彩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 扬·凡·艾克主题年”,这位尼德兰文艺复兴早期的著名画家,在西方艺术史上被视为“油画之父”。在绘画主题和技巧上,他不循陈规,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理想化的“神”,而是写实的、细节丰富的凡人。在颜料和颜色实验上,扬·凡·艾克也立下功劳——虽然他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开始用油画创作的,但在同代人中,他是对油画这种颜料研究最深入的。这位十五世纪早期尼德兰油画技法奠基人的许多作品,近六百年后,仍在为今天的艺术设计提供灵感与创作养分。

1 (1)

展览现场

根特设计博物馆的最新大展《设计里的凡·艾克色彩》邀请了来自比利时本土和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来到根特,近距离观看凡·艾克的作品,和大师作品进行对话碰撞,并从自己的设计领域入手,运用不同材料、光影变化等元素,来进行新的颜色试验。展览中,上百件涵盖了各个设计领域的作品被集中呈现,包括造型简单色彩大胆的家具设计、纺织品设计、陶艺、玻璃艺术等。这些艺术家、设计师的主攻领域和创作方式各式各样,而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对于创造性运用颜色的兴趣。色彩的起源是什么?你如何创造和运用颜色?颜色对观者有什么影响?这些凡·艾克试着通过绘画去回答的问题,也是 今天设计师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策展人德米特纳蕾指出,凡·艾克不仅是艺术家,也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尤其擅长化学和物理。他熟悉视觉原理,了解透视理论、光的折射与反射原理,也清楚这些光学现象对油画颜色的呈现会产生什么影响。化学知识则帮助他“改造”颜料。当时油画还没有盛行,市场上买不到油画颜料,自己手动调制颜料时,他知道颜料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最终可能收获的颜色是什么。结合油画颜料和透明的有色釉,他的画通常色彩饱和度很高,且带有一种强烈的光泽感。“在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上,凡·艾克完全是当时的先驱。”德米特纳蕾说:“他的调色板,永远都会是灵感发源地。”

1 (2)

Ying Chang,延展性,2018

展览“设计里的凡·艾克色彩”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体验空间(Experience Room)”在博物馆的老展厅部分进行,这座建于18世纪的建筑前身是康尼克酒店,至今,它总体都保持着当年的面貌。十一名设计师受邀打造“体验空间”,每个人拥有一个独立的房间,可以自由探索人类各种感官和颜色、物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是关于颜色的“研究项目”,探索颜色对人感官和心理层面的影响,包括“多彩的黑色”项目,颜色与压抑感关系的试验。在博物馆的新展厅进行的第三部分“颜料漫步”,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颜色之旅,策展人和设计师们从《根特祭坛画》选取出13个细节,提取其中的颜色,组成八个不同主题色的小分区。漫步这一展厅,就像走进一个万花筒,可以选取任意的起点与终点,来来回回地走动,每次都可能有新发现和新体验。展览于2020年5月开幕,将持续到2021年2月。

生活在15世纪的扬·凡·艾克肯定想象不到,他和哥哥休伯特·凡·艾克(Hubert Van Eyck)在1415到1432年期间共同创作的《根特祭坛画》,在六百年后,会被当代设计师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琢磨,成为研究对象和灵感来源。

1 (3)

Ying Chang,延展性,2018 ANIMA,2014年

《根特祭坛画》是一组多翼式“开闭形”的祭坛画,长4.61米,高3.5米,形似缩小版的教堂正厅横截面,位于根特圣巴蒙教堂内——祭坛闭合时,外面有9幅画;到天主教节日与盛会时,祭坛左右双翼会打开,人们可以见到里面的21幅作品。在“颜料漫步”展厅,经典画作局部的特定颜色被放大,两位绘画大师的颜色探索和各种材料、光纤、图案与空间展开一场全新互动。不同学科背景的设计师们,结合新的科技与理念, 创作出一件件“现在时”的设计作品。从画里黑色的阴影到圣玛丽深蓝色的斗篷,从中世纪根特红色的屋顶到基督椅子上闪亮的青铜色,从天鹅绒和皮草头饰的奢华质感,到总领天使加百列(Archangel Gabriel)柔软的翅膀,这些小分区包含一系列的当代作品,它们或是在颜色上与凡·艾克画作互相呼应,或是直接借鉴了画作里某些特殊视觉效果。

《根特祭坛画》下半部分正中央那幅画中的裸色长袍,在陶艺师玛丽·菲利帕·扬森(Marie Filippa Janssen)的陶瓷与传统锰釉结合的作品《笼式炉5号》中获得新生——这座陶瓷制成的“炉灶”,表面线条流畅、起伏不平,远看很容易误认为它是一件长袍或一块裸色布匹。在南德长大的扬森,从小住在传统民居,冬天,家里会用瓷砖炉灶来取暖。过去,人们很重视家里的炉灶——他们用漂亮的瓷砖来装修炉灶,甚至将它们与故事和谚语联系起来。而《笼式炉5号》,是80后的扬森对老式瓷炉的致敬和重新定义,这座被“陶瓷布”覆盖的炉灶,看起来好像在太空中漂浮,“布料象征着温暖,同时也暗示它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1 (4)

达安·维曼(Daan Veerman),数字工艺品挂毯,2018

阿根廷设计师安德烈斯·雷辛格尔(AndrésReisinger)从绣球花的造型吸取灵感,设计出浅粉色的雕塑家具“霍滕西亚椅子”。这把椅子和杨森被陶瓷布覆盖的“笼式炉”一样,放大材料本身的某些特质,很容易激发观众强烈的“触摸欲望”。十多年来,雷辛格尔的首要创作“伙伴”是CGI,CGI是电脑三维动画(Common Gateway Interfae)的缩写。2018年,他曾经把自己用CGI设计的虚拟版云朵状扶手椅图片发在Instagram上,收到很多网友点赞,这把椅子在设计类杂志中被“展览”,有三个人甚至预订了这款不存在的椅子。

2019年,借助两万片织物花瓣,雷辛格尔将这把高人气的虚拟椅子变成了现实。“霍滕西亚椅子”这个项目落地过程中,雷辛格尔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模仿超触感——如何让椅子呈现出绣球花的蓬松质感。经过几个月的搜寻,他找到专注纺织品的产品设计师朱莉娅•埃斯奎(JúliaEsqué),两个人合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保留“虚拟版”椅子独特质感的心愿,最终成为现实。“霍滕西亚椅子”的名称也由此诞生,霍滕西亚(hortensia)是绣球花(hydrangeaflower)的另一个名字。

15世纪初,凡·艾克不满足堪培拉颜料的绘画效果,做了大量实验,往油脂中加入天然树脂后, 实现了想要的效果——油画颜料行笔流畅,干燥速度更快,且允许反复涂抹修改,画家因此对画面有了更大的掌控权,绘画的新时代由此展开。六百年后,设计师雷辛格尔则试着挑战设计领域的常规操作,开发新的工作流程。CGI的渲染过程,为他开辟了新方法。在项目实际展开之前,他提前在虚拟世界反复试验,并预测项目的结果。“CGI让我可以测试物理材料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我可以进行‘彩排’,测试颜色、材料和纺织品在装饰装潢阶段的表现,看什么时候可能出现褶皱。”这一方法,也减少了材料与资源的浪费。

1 (5)

Germans Ermics,低视线屏幕,2017

雷辛格尔认为,如果仅仅在物理世界工作,会受限于它本身固有的局限,为了避免生产复杂化, 设计师只会去考虑那些易于开发的物体。“这是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错误。”而借助3D工具,限制与边界不复存在,设计师可以实现真正地自由创作,想到什么都可以马上去做。“这些试验让我自由设计我想象到的东西,也帮助我开发完全不可预料的过程。”

“颜料漫步”区可以找到颜色、材质和各种物体结合的创新实验,“体验空间”主要关注在于颜色和多种感官的“化学反应”,作品的互动性更强,这一区的参展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试着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嗅觉甚至味觉。

来自加拿大的跨学科艺术家乔丹•索德伯格•米尔斯(Jordan Söderberg Mills)的作品《永恒之光的反射与一尘不染的镜子》,是展览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走到这件作品前,很多人都忍不住和这块“魔法镜子”合影,拍下自己和同伴在“镜子”里的彩色投影。

“永恒之光的反射与一尘不染的镜子”是《根特祭坛画》中一句拉丁语的铭文,画在圣母玛利亚头顶,原本是用来形容玛利亚的,被索德伯格挪用,作为自己的作品标题。他尝试通过自己的装置作品,从物理的和隐喻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概念。“永恒之光”应该是什么模样?你如何在一件作品里制造出“永恒之光”的体验呢?索德伯格试图用这件装置作品去回答这些问题。

1 (6)

展览现场

这位连公开肖像照都有五彩光影在脸上的舞蹈艺术家,很多作品都以光作为核心主角。索德伯格发现,要研究光,就不可避免要研究颜色,它们的关联就像是音乐的和弦,“每种颜色是一个音符,它们齐声演奏时,就‘谱成’了白光。我对这些很感兴趣,如何用手指去弹奏不同的音符, 或者说,‘弹奏’不同的颜色。”

为了制造“永恒之光”的体验,索德伯格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白光投影,投影到镜子里的白光,可以展示相同光纤内部,同时在发生的内在复杂性和无限性。就像进入了另一个维度,镜子象征着一种脱离了触觉经验的物理模型。“我们的感知允许我们看到的范围其实很狭窄。我如何让你感觉到好像自己身处多元宇宙呢?也许是通过将光划分为不同的平面,并创造出无限多个镜子。”被媒体称为“镜子里的男人”的索德伯格说:“我想让你见到一些看不见的东西。”

1 (7)

展览现场

如果说“体验空间”是对未来世界的大胆想象,“研究项目”则是对当下现实的深入观察,呈现了当代设计领域对色彩与人类行为两者关系的研究,突出设计师的实践对色彩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您如何装修一个没人想去的地方,一个许多人正在经历一生中最艰难时刻的地点?”荷兰设计师琳恩•布劳维尔(Lynne Brouwer) 的“为不适感而设计”项目,结合色彩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了几个压力较大的环境,例如法庭、警察局、火葬场和精神病院,并给出建议,应该如何去部署特定高压空间的颜色,减轻人们身处其中时的不适感。

“纯粹的黑色是不存在的。就像白色,黑色几乎存在于所有颜色之中,并构成无穷无尽的各种灰色——不同的色调和强度。”在1882年给弟弟迪奥的一封信里,荷兰艺术家梵高很坚定地写到他对黑色的最新发现。一百多年后,荷兰设计师海拉•琼格里斯(Hella Jongerius)沿着前人的步伐继续对黑色的探索,她与一家手工艺品涂料制造厂合作,开发出“多彩的黑色”——这是一个深色系的世界,不同色调的黑在此被呈现。

“观看凡·艾克的作品,你会意识到,知识和研究, 是这些杰作的基石。”策展人德米特纳雷说:“今天这些杰出的设计师、艺术家们的工作过程,与凡·艾克那时的探索是完全相通的。这次展览的目 的,是向社会各界的参观者展示一个事实:设计, 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

(文字、图片来源于文艺星球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