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成都 2020-12-09 17:08
原标题:涨知识了 原来影视剧里面的汉服这么有讲究!
你了解汉服吗?如果你回答:“汉服就是汉朝时代的服饰”。那么,我就要给你上一课了!
汉服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泛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开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经确定,一直到清以前,都是我们的服装主流。千百年来,对整个汉文化圈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朝鲜等民族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上衣和下裳分开的“深衣”制、“襦裙”制。
“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
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连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遂”,称之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缀、襟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衣服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则是为了遵循古制传统。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深衣普及率很高,流传的时间有三千多年,从先秦到明代末年,并逐渐形成了深衣制。
“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
这个就很好理解,正式礼服,最明显就是皇帝皇后了吧。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顾名思义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华夏服饰自古以来,崇尚上衣下裳,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说,上衣是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因为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襦裙”制
第三种为“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三面梳头,两截穿衣”成了传统女子的服饰特点的描述。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张以前看到的:第一排最中间——短T恤,休闲裤就是我们汉族同胞!56个民族56朵花,为什么偏偏就我们汉族这朵花那么突兀呢?
试想一下,如果穿上汉服站在中间,又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服。除去国家大事的礼仪,普通汉人的家礼包括冠婚丧祭四礼。四书五经对汉服礼服有详细的描述。
汉服也是华夏礼仪的必要组成部分。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同时更是华夏礼仪的一部分。
汉服无论在文化艺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术剑道、音乐舞蹈、品茗茶道等方面,都是极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服饰。在历史的承传与发展过程中,汉服充分展现了古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涵,更是纯善纯美的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重要象征。
延伸阅读:这些影视剧里的汉服你知道吗?
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因为服饰不断地变化,每个朝代的衣服都很有特色,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生活风貌和当时设计衣服的智慧。
《女医明妃传》
《女医明妃》传讲述了明朝正统和景泰年间的历史故事,女医谭允贤克服封建礼教,悬壶济世,建立医女制,打破了女性不能为医的封建思想。该剧以明朝为背景,其中的服饰经过考究,符合基本的形制,少女时期的谈允贤,穿着打扮偏向甜美素雅,多着明制袄裙,浅绿色刺绣花纹的上衣搭配金线钩花的红色裙,扎着可爱发型,尽显活泼俏皮的气质,造型娇俏不失大气。
女官时期,谭允贤身着明制蓝色官服与白色领口和袖口的装饰,看起来英气十足又不失女性魅力。
成为妃子后的谭允贤着装华丽十足,多刺绣和花纹更显高雅与贵气,大多为明制对襟褙子之类的服饰,端庄典雅,皮草毛领与高贵的宝蓝色服装搭配,给人的感觉也贵气十足。
《大明宫词》
《大明宫词》的剧情是围绕唐朝太平公主,讲述武则天时期宫廷之间的恩怨情仇,相较于其他类似的影视题材,《大明宫词》在服装上,更多地引用了唐代的服饰特点和元素,接下来就以剧中太平公主为例,介绍成年前后的服饰变化——少女时期太平公主的服装,色彩偏淡雅,主要有鹅黄、淡粉、白色等服饰色彩,妆容与钗环配饰也只是简单点缀,作用是为了体现少女的轻盈灵动。
成年后太平公主的服装以齐胸襦裙为主,色彩也多以红色相衬,袒胸襦裙装是由女上衣襦和女裙配套组合的,袖子采用大气沉稳的广袖,襦有方领、交领、圆领等领型用来彰显出大唐公主的气派和神韵。
《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剧中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所穿的就是道服,因唐代学道风气盛行。
道教服饰,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五个部分,道士品阶不同,穿着也不同,而仙鹤是道教常用的图案,世称成仙为“羽化登天”,细节处理据说也被道教协会认可。
《清平乐》
《清平乐》以北宋为背景,以第四任皇帝宋仁宗赵祯的一生为主线,描述了他从少年继位-操纵官府-爱民治国的故事。
《清平乐》将独树一帜的宋代美学,运用于剧中服化道,极重历史考据,服饰面料色彩以淡蓝、浅黄、青等淡雅颜色为主,讲求修身,注重追求风雅。
宋仁宗头戴通天冠,需用北珠卷结于冠上,有二十四梁,礼服上衣与裳搭配,黑色缘其领、袖及衣裾,系以绛纱裙,内衬白纱中单,领间系垂白罗的方心曲领,腰间束以金玉带,前系蔽膝,系佩绶,穿白袜黑舄。
曹皇后大婚礼服名为袆衣是皇后礼服中的最高级别,头戴龙凤花钗冠,脸上用鱼鳔胶贴上珠翠面花更添优雅,祎衣着有“翟”纹,锦鸡,皇后袆衣锦鸡数目讲究,有12行,每一组都是一对,锦鸡相互对望。
大臣的服饰也有考究,一品、二品侍祠朝会着绯罗袍,中书门下则冠加笼巾貂蝉诸司,三品、御史台四品、两省五品侍祠朝会则服之,六品以下无中单,无剑、佩、绶。
盘点了以上这些影视剧中的服饰,大家感觉如何?
影视作品有其传播的便捷性,优秀的服化道担负着通过服饰打扮,让群众了解中国不同朝代的服饰文化和生活状态等人文历史的重要作用,这也说明了考究的服化道的重要性,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不容篡改,同时我们也应该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输出,让泱泱大国的五千年历史在现代依旧焕发光彩。
(文字、来源有文明成都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