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展览

新民晚报 作者:吴旭颖2020-12-02 11:21

原标题:黄浦区非遗精品展亮相土山湾博物馆,跨界联动帮助传统走进生活 

12月1日,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迎来了一批黄浦区非遗精品。“神工妙力 独具匠心” ——2020年黄浦区非遗精品展(徐汇巡展)拉开帷幕,这是黄浦区非遗精品展首次走出黄浦,举办巡展。展览上,各非遗项目之间的跨界联动,令人眼前一亮。“未来,我们会让黄浦非遗继续‘走出去’,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范围。” 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非遗办主任淦妍慧说。

NEM1_20201201_C0325915936_A2563043_副本

图说:黄浦区非遗精品展(徐汇巡展)拉开帷幕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上海细拓帮曹素功墨锭留住传统

国家级非遗项目曹素功墨锭与周虎臣毛笔共享一个展台。文房四宝中的“两宝”合璧,展示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初级笔墨套装、面向没有时间自己研墨的白领的浓缩墨汁加毛笔“德高大雅”文房套装、针对专业书法家及收藏者的“梅兰竹菊”套墨礼盒以及“兰亭雅趣”毛笔套装等。在跨界联动上,两个非遗项目已相当有经验。上世纪90年代,两家便合并成立了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合力进行老字号的保护和复兴。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吴庆春介绍:“我们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又联合了安徽的宣纸、砚台相关非遗传承人,一起推出各种笔墨或者文房四宝套装。我们的受众群是一致的,所以这番合作也有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NEM1_20201201_C0325915936_A2563039_副本

图说:曹素功梅兰竹菊套墨礼盒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韩梅娟介绍:“墨锭产品上的花纹,很多都是从古董、文物上复制的。”复制纹样的工艺,则是依靠黄浦区另一项非遗“上海细拓”。上海细拓非遗传承人韩志强解释:“原本他们用拍照、扫描的技术手段来复刻墨锭纹样,会因为镜头角度等影响,有细微的变形。只有传统的拓印技术才能保证完全一样,而上海细拓原本是用于甲骨文的拓印,能够将细如发丝的部分都清楚还原,特别适合用于还原精美的墨锭纹样。”于是,韩志强带着几位徒弟,一面精进上海细拓的制作技艺,一面帮助曹素功墨锭复刻传统墨锭纹样。“这样一来帮助曹素功墨留住了‘根’,二来也让上海细拓有了用武之地。非遗只要能‘活’起来,就一定能传承下去。”

NEM1_20201201_C0325915936_A2563040_副本

图说:盘扣挂件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海派旗袍盘扣在拼布包上焕发新生

黄浦区级非遗海派旗袍盘扣传承人刘秋雁正在介绍自己的展品,却走到拼布艺术的展位,指着架子上的一款包包说:“这款包上的装饰,也是我制作的旗袍盘扣。”刘秋雁自己的展台上也没有旗袍,反倒是添加了盘扣元素的笔记本、首饰、装饰画等琳琅满目,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人气颇高的盘扣,也曾一度无人问津。刘秋雁坦言:“现在旗袍的生产也追求效率。即便是手工定制的旗袍,也很少有人会花一两天的时间来定做一副盘扣。”好在,跨界合作之路,让海派旗袍盘扣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2019年,东华大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邀请刘秋雁制作一件海派旗袍。项目组提供的布在做完旗袍后还剩下一块边角料,刘秋雁觉得可惜,便按照旗袍领口的样式制成了一本笔记本,上面也加了与旗袍相同样式的盘扣装饰。这本笔记本,成了刘秋雁灵感的源泉,随后她便邀请许多艺术家、设计师合作,开发出更多类型的文创产品。

NEM1_20201201_C0325915936_A2563042_副本

图说:皮质盘扣旗袍包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2020年,在黄浦区非遗传习基地、上海皓古文化艺术馆的一次活动中,刘秋雁偶遇了拼布艺术的非遗传承人,见她们正在发愁新设计的文创拼布包上该用什么装饰,刘秋雁便立即伸出橄榄枝。加上盘扣的拼布包,传统韵味更浓,还显得独特时尚,赢得了许多年轻女孩的喜爱。刘秋雁说:“大家并不是不喜欢盘扣,只是穿旗袍的机会少,注意到盘扣的机会更少,我们必须主动走进大家的生活。当传统手工艺变成生活中用得上的东西,大家都很乐意购买、支持的。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因文化的点缀而变得更加美丽。”

(文字、图片来源于新民晚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