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旅游

中国文化报 作者:冯琪,未酉寅2020-11-25 10:39

原标题:维也纳文化印象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位于多瑙河畔。凯尔特人(凯尔特人在罗马帝国时期与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在约公元前500年建立维也纳。公元15年,维也纳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前线城市,用来防卫北边的日耳曼部落。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城堡,公元881年以“维尼亚”首见记载,12世纪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1137年成为奥地利公国的都邑。此后维也纳成为神圣罗马帝国(1278年起)的首都。13世纪末至1918年,维也纳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16世纪和17世纪奥斯曼帝国每次入侵欧洲都在维也纳被阻挡。随着19世纪奥匈帝国的强盛,维也纳成为当时欧洲一个重要的都会,也成为奥地利帝国(1806年起)和奥匈帝国(1867年起)的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奥地利再度和纳粹德国合并,战后,奥地利和维也纳跟德国和柏林一样,遭到英、美、法、苏四国划分四个控制区管理,直至1955年,奥地利获得独立。

OIP (3)

维也纳有“音乐之都”的美名。这个美名来源于18世纪至19世纪初玛丽亚·特蕾西亚母子当政时期。玛丽亚·特蕾西亚(1717—1780),是奥地利大公和国母、匈牙利国王和波希米亚(今捷克)国王。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妻子。她出生在奥地利,凭借尊贵的血统得到了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顶王冠,并使她的丈夫和儿子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冠,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新焕发了活力,奠定了奥地利大公国成为现代国家奥地利帝国的基础。玛丽亚·特蕾西亚和她的继任者、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热衷于改革,打击教会势力,推动社会进步,经常在宫廷举办音乐会,观看歌剧表演,使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获得了“音乐城”的美名。这个时期,诞生了一批著名音乐家,他们的成就开创了欧洲古典音乐的先河。

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维也纳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均出自这个时期的维也纳。

海顿(1732—1809)出生于奥地利南部靠近匈牙利的劳罗,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海顿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之父”。莫扎特叫他“海顿爸爸”。所谓弦乐四重奏,顾名思义,就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音乐演奏形式,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海顿在维也纳最重要的音乐成就是创作了《皇帝四重奏》。18世纪末,海顿到英国,目睹英国人唱国歌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而深受感动。那时候,奥地利正在遭受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侵犯的威胁。海顿提倡制定奥地利国歌,以鼓舞奥地利人同赴国难,保卫国家,他自己也着手谱曲。他把这时谱写的旋律放在他第77号弦乐四重奏曲的第二乐章,而这首弦乐四重奏曲后来被称为他的最高杰作,更赋予副题《皇帝》。至今,《皇帝四重奏》是所有弦乐四重奏里最流行的作品。这首《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被用作奥地利国歌旋律长达120年之久,1933年被选为德国国歌旋律,两德统一后仍使用海顿的这个旋律作为国歌。1809年,海顿在维也纳去世。

OIP (2)

莫扎特(1756—1791)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少年即崭露音乐头角。1762年,莫扎特与父亲、姐姐一同到维也纳举行音乐会,受到特蕾西亚女王的接见。1784年,莫扎特再次来到维也纳,在这里,他创作了享誉世界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费加罗的婚礼》是法国剧作家博马舍于18世纪30年代创作的,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获得好评,但当时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莫扎特请当时的宫廷诗人洛伦佐·达·彭特改编此剧,并说服皇帝准许上演。莫扎特用了一年时间谱曲,他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讽刺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歌颂聪明而机智的仆人。1786年,《费加罗的婚礼》于维也纳奥地利国家剧院首演。由于此剧题材敏感,上演期间,国内的贵族大为愤慨,皇帝本人虽然很欣赏这部作品,但迫于压力曾多次要求莫扎特删改内容。《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众多歌剧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歌剧中的巅峰之作。至今,该剧仍是各大歌剧院上演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有如天籁的歌声和错综复杂的男女人物关系,宛如角力般层出不穷的小计谋掀起的阵阵幽默,以及角色间对唱带给人们的音乐享受,至今仍是许许多多观众念念不忘的经典。莫扎特另一部享誉世界的歌剧是《唐璜》,这是一部两幕歌剧,初演于1787年。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的胆大妄为的人,他既厚颜无耻,又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骗了许多村女和小姐,他终于被鬼魂拉进了地狱。这部歌剧一直留传至今,成为许多剧院的保留剧目。1791年,莫扎特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创作了另一部享誉世界的歌剧《魔笛》,这也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临死前几小时,他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想象着正在进行的《魔笛》演出。

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德国波恩,1787年到维也纳,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一见面,莫扎特让贝多芬演奏音乐,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一直到1792年他父亲死后,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在这里生活了35年,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重要作品几乎都在这里写成。

贝多芬的生活非常不幸,从1796年开始他的听觉日渐衰弱。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的时候,痛不欲生。贝多芬把耳聋看作是死亡对生命的威胁,因为音乐家听不见音乐,难以想象怎样创作。他在极度悲哀和恐惧之中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斯泰特遗嘱》,想了结自己的生命。幸运的是,贝多芬用他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战胜了个人的痛苦和绝望,凭着对艺术的坚持和惊人的意志走出了痛苦的阴影。苦难变成了他创作的力量和源泉。1801年,他创作了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这是在精神近于崩溃时点燃的生命火花,是他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胜利象征!这不仅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好转,也标志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贝多芬与命运英勇搏斗,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在1805年至1808年创作了气魄恢弘、极为感人的《命运交响曲》。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它毁灭我!”1808年,就在他写下遗嘱的维也纳附近的海利根斯泰特小城,贝多芬写下了《田园交响曲》,热情地赞美大自然,诉说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在1808年夏天的书信中说:“我在灌木、大树、草坪和岩石间行走的时候,是多么快乐啊!因为树丛、花草和岩石,都能给人以共鸣。”为了写作《田园交响曲》,贝多芬经常散步于林间、田园,“贝多芬小路”留传至今。

贝多芬还在1801年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月光交响曲》。相传,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贝多芬悠闲地在维也纳郊外散步。忽然他听到远处传来了熟悉的钢琴声,弹的正是自己的一首奏鸣曲。贝多芬随着琴声,来到一幢破旧小屋前,往里面一看,一个双目失明的少女正在一架破旧的钢琴上弹奏,旁边坐着一个男子在烛光中做鞋。贝多芬看到这种孤清却散发着温馨的画面,忍不住推门而进。见有人进屋,男子忙起身与贝多芬打招呼,介绍:“这是我的妹妹,爱弹钢琴,常听贵族们弹奏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的钢琴曲,现在弹奏的曲目,是她自己边听、边记、边学的。”贝多芬听了这番话,感动万分。恰巧此时,一阵风吹灭了烛火,房间里只剩下从窗外照射进来的月光,小屋笼罩在银白色里,伴着琴声,充满诗情画意。贝多芬在银色月光的启发下,即兴为这位少女演奏了一首曲子,从而诞生了《月光交响曲》。

贝多芬一生的最后10年(1818—1827),他在全聋、健康情况恶化、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3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自发性哀悼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柩。

OIP (4)

贝多芬的作品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除“维也纳三杰”外,还有稍后出生在维也纳的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父亲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和儿子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均以创作圆舞曲知名。老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最著名的曲目是《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乐曲是每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结尾必须演奏的曲子。小约翰·施特劳斯更为著名。老约翰·施特劳斯坚决反对自己的儿子学习音乐,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名银行家。但小约翰·施特劳斯一意要学习音乐。父亲凭借自己的影响,不让任何剧院为儿子提供演出场地,但儿子还是说服一家剧院演出了自己的作品,并立刻产生轰动。当地媒体疯狂地报道这场父子间的“施特劳斯家族内战”。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以圆舞曲著名,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866年在维也纳创作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将该曲作为保留曲目。约翰·施特劳斯父子死后,均葬在维也纳。

这个时期还有出生在维也纳的音乐大家舒伯特,他创作的《天鹅之歌》《冬之旅》等乐曲,为世界留下了不朽乐篇。

维也纳还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如李斯特、莱哈尔、布鲁克纳、马勒、格鲁克、勃拉姆斯、维瓦尔第等,在此度过了人生中最辉煌的音乐生涯,他们许多人死后也葬在维也纳。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在维也纳为世界创作了极其丰厚的音乐精品,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OIP (1)

除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外,维也纳还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剧院,即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始建于1861年,历时8年完工,原是皇家宫廷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另外三个歌剧院是米兰斯拉卡歌剧院、伦敦皇家歌剧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观众席共有6层,楼上楼下有1642个座椅,背后还有567个站位,3层还有100多个包厢。剧场正中是舞台,总面积为1508平方米,包括三部分:前台、侧台和后台。舞台总高度为53米、深度为50米,能自动回旋、升降。乐池很宽大,可容纳110人的乐队。

维也纳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又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固定场所。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于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金色大厅长48.80米、宽19.10米、高17.75米。当时现代声学还未被运用到剧院设计中,但建筑师对共鸣与传声进行了独特处理,高台木制地板下挖了一个空间,并仔细计算楼上包厢的分割与墙面女神柱的排列,天花板和墙壁使用防止静电干扰的建材,令厅内的听众不论坐得远近高低,都能享受到一样的音乐演奏效果。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因二战一度中断,1959年后恢复。 

OIP

总之,维也纳的声名是与音乐连在一起的。维也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音乐天才,推出了一部又一部音乐大作,几个世纪来一直是世界音乐圣地。维也纳人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可以听到那优雅的华尔兹圆舞曲。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阖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议事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文字来源于中国文化报,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