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设计

艺非凡 2020-11-19 11:36

原标题:当蒙娜丽莎迷上社交软件,尺度比脑洞更大

法国著名喜剧演员Fabrice Maruca突发奇想,把魔爪伸向巴黎卢浮宫的各路名画,根据名画衍生出一个故事——《奇趣美术馆》,魔性满满,笑到头掉。

《蒙娜丽莎》——脸书鼻祖丽莎

41118BBCF7098557207FD370308C9EBA1F4BBE16_size3047_w440_h243

作为每年给卢浮宫带来四分之三收入的业绩大户蒙娜丽莎,掏出手机拨通电话:“上次提到的那件事处理得怎么样了?”

“什么事?”

“就把我转去《最后的晚餐》呗,不还是达芬奇的画吗? ”几百年来画里只有她一个人,完全找不到人说话。

谁知电话那头一盆冷水:“《最后的晚餐》在米兰,而你在巴黎。”

“我没法每天像个傻子一样笑了,从1503年起就这样。”每天保持微笑迎送2万人,业绩大户丽莎并不稀罕她的C位。

23B106A2779F76F7B5E03CFE74C846049796EDB7_size2091_w440_h243

爱翻白眼,害怕孤独,没事刷刷脸书,作为迪卡普里奥的小粉丝,画里的蒙娜丽莎与大众拉近了距离,人称“行走的表情包”。

《美国哥特式》——斗嘴父女Battle日常

《美国哥特式》的真正含义曾让几代人都迷惑不解,经常被误认为夫妻二人。

C3D3D55C709B090F1B703CFC371B81EAC47C9083_size2466_w440_h240

画中父女两一改往日的臭脸,现场Battle:

“我没板脸。”

“你就在板着脸。”

“那你想让我怎样?”

以上毫无求生欲的对话,和生活中的小两口不能说毫无关系,简直是一模一样。

据画家的妹妹(同时也是画中女模特的原型)透露,两人其实是一对父女。

他们是美国大萧条时期,地方小镇上的“ 一位沉默寡言的父亲和他极受宠爱的女儿 ”。

3B4D79548AE6A284459C7ADB91394FFE1A836A63_size106_w680_h820

看完后,已经完全忘了原画长什么样了!

《镶木地板刨工》——历史上初代“打工人”

三维工人正为雇主刨地,右边的工人说起自己明天要去参加表妹的婚礼。

57A5469362625EFD0E4215DA0FFBD9CFFB2E0C94_size2893_w440_h243

旁白两位工友怀疑他和老板有不正当关系:“怎么你每次请假都批,每天都最早下班,还一周只工作五天?”

右边工人诧异:“我只是不愿意像你们一样加班罢了。”

原来,从1875年卡耶博特画了他们,法国诞生工会、带薪休假、颁布劳动法;

自2000年起,每周最多工作35个小时,增加调休假。

两位工友一头雾水:“我们竟然一天工作12小时,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几百年的福利待遇?!”

5712E7C0A569C822D775636646299CADC83D51E9_size36_w660_h409

社畜实锤。

看起来,无论哪个流派都没躲过导演的“辣手摧花”。

除了Fabrice Maruca的《奇趣美术馆》,加拿大艺术家James Kerr同样将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油画元素纳入现代的语境制作成趣味动图,严肃的画面被消解成黑色幽默,信息量巨大。

当电影人物走进历史,将会发生什么故事?

James以动态方式把电影人物P进画里,赋予了沉闷的作品生气,拉进我们和时代的距离。

294DF8907E3CC364880D0CECF6F34B9CF87938A4_size924_w600_h378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AADF5BD596A466C1A555A2E2C9AA7BB11667EA12_size1242_w600_h391

爱德华·霍普《夜游者》

38D81C30B7E6A2530889328A9112F9BFFAEF002D_size1451_w640_h800

借着脑洞大开的黑色幽默,设计师们以充满趣味的再生手法走进时代的褶皱中,有网友精准评价: 小朋友的视角,成年人的审美,地球人的艺术,火星人的脑洞。

“想象这些人物离开伟大的艺术品会是什么样子”,政治、战争、革命与法律,当艺术品脱离商业价值而存在,作品中的个体是否还能被赋予生命?脱离了大众娱乐,艺术品能够发出的声音似乎很小,却也足够重。

设计师将目光聚焦到文化中的“人”,用荒谬的笑点把他们介绍给现代世界。

(文字、图片来源于艺非凡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