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拍卖

苏富比亚洲 2020-11-23 07:53

原标题:1982:涂鸦大师凯斯 · 哈林声名鹊起时

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有所成就,或者说是有了想成功的念头。无论是之前还是现在,我满脑子都只想着画画。——凯斯・哈林 (Keith Haring)

1

凯斯・哈林与其中一个绘画系列,1982年。© Joseph Szkodzinski

2

凯斯・哈林在纽约市的地下铁月台创作。© Laura Levine

1982年是凯斯・哈林在纽约艺坛声名鹊起的分水岭,《无题(二十三幅作品)》是同年之作,逐格呈现出画家别树一帜的视觉艺术语汇,曾为2016年蘇富比当代艺术「#TTTOP」专场重点拍品之一,如今再度现身拍场。

这组二十三幅纸本作品展示了哈林别开生面的油漆笔素描,他从八十年代初的地下铁涂鸦中淬炼而成的风格一一跃然纸上。那些年,他会用粉笔在广告预留位置的黑墙上即兴绘画,最初经常出现的是吠叫的狗和发光的婴孩,然后扩大到各种如今广为人知的符号。本组作品的元素涵盖古今,例如古埃及金字塔和电视机同时出现,它们以图画代替文字,为哈林毕生的创作特色写下提纲。

3

4

这些粗线条图画流露出一种一气呵成的随心所欲,是哈林作品风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本意是希望月台上的通勤族能在电光火石之间一眼辨认出画风谁属,因此轮廓非常简约。但是即使外形简单,内里却饱含深意。单独一张图画也许平淡无奇,一旦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不期然地营造出一种天启般末日感。人的手臂化成巨蛇,飞碟发射光线,吠叫的狗长出翅膀——每幅图画都生动有趣,带出的信息神秘莫测。

这种叙事效果来自一整组集合的作品,而这些图画的诞生亦反映出哈林能够不断迅速作画的纯熟功架。他是涂鸦大师,在人来人往的月台上练就出短时间内画完作品的好身手,快速绘画对他来说轻而易举。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每次都可以一模一样地复制出自己笔下的符号,瞬间唤醒观众心中似曾相识的感觉。简而言之,这二十三幅作品「彷佛是原始符号的迷你百科全书或辞源」,为哈林事业生涯早期的艺术语汇追本溯源(大卫・沙皮罗,《凯斯・哈林:1982年填色册》,布里格斯・鲁宾逊画廊,纽约,2005年)。

5

6

1978年,哈林入读视觉艺术学院,并于第一个学期开始一个月后在日记里写道,他希望自己创作的艺术可以「像文字而非图画那样被人阅读/图画代表文字。/古埃及艺术/象形文字/象形图案/象征主义……观众自行想象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概念」。观乎他在艺术愿景方面的深入思考,可见他在年仅二十岁时已在艺术之途上迈向成熟,而且仍像海绵吸水般继续学习新知,不倦磨砺技巧。七十年代后期,符号学和概念论在学术界大行其道,无疑为哈林自行创造一套符号的想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这种尝试亦传达出他对图画叙事功能的体悟。

八十年代的哈林一边专注学业,一边努力在纽约东村闯出名堂。他同时在东尼・沙法拉兹画廊(Tony Shafrazi Gallery)担任助理,却从未提及自己的艺术创作——比起传统的主流艺术,他更乐于到处涂鸦和张贴海报,在夜店Club 57里表演的独立制作也令他分身不暇。然而两年后,哈林开始在东尼・沙法拉兹画廊开展,本次上拍的作品曾收录于1982年首场个展图录中的填色册里,见证他从艺术学院学生跻身成为纽约著名艺术家的蜕变历程。拍品来源优秀,最初由摄影师大卫・拉沙贝尔(David LaChappelle)从东尼・沙法拉兹画廊购得,显示同行对哈林作品的兴趣和支持。

7

伦敦苏豪区东尼・沙法拉兹画廊的凯斯・哈林个展开幕现场,1982年。© Allan Tannenbaum

无论是公共壁画、绘画、还是大型雕塑,这次上拍的纸本作品为哈林的创作生涯奠下基石。它们作于艺术家在纽约艺术圈崭露锋芒之时,当中独特的视觉符号更是早已成形。

8

凯斯・哈林《无题(二十三幅作品)》

估价:900,000 - 1,200,000美元

(文字、图片来源苏富比亚洲,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