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舞蹈

原标题:上海芭蕾舞团联排《起点Ⅲ》,辛丽丽:看着队伍紧起来 

“我们渴望舞台,即使台下只有三个观众,我们依然会很投入,很有环境感,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吴虎生说。

5月17日晚,上海芭蕾舞团几乎全团出动,登上久违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排起了《起点Ⅲ——时间对岸》。这是一场没有观众的内部彩排,但80位演员依然拿出正式演出的劲头,化了妆,谢了幕,做足了仪式感。

《起点》始于2017年,是上芭为本团年轻编导及创作团队搭建的原创作品展示平台。

《起点Ⅲ》的创作正值“战疫”期间,在总导演辛丽丽的带领下,主创团队和演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浮生一梦》《青蓝紫》《四季》等三部新作的创排。

《浮生一梦》由吴虎生编导,长约15分钟,以昆剧《游园惊梦》为灵感,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出发,以梦境为媒,引出当代人对生活的哲思。

《青蓝紫》连排中,本文图片:丁晓文 图

《青蓝紫》由吴虎生、陈琪编导,长约45分钟,灵感来自傅国华的建筑师系列音乐剧《河谷三号的故事》《寻找安贝尔》《交换生》,分青、蓝、紫三个章节,意在探寻现代芭蕾与建筑元素的灵感碰撞。

《曾经的家园》由王昊编导,以维瓦尔蒂的《四季》配乐,诗化地呈现了人类家园的多番景象,发出守护生态、守护家园的呼吁。

首席演员吴虎生一直是上芭的台柱子,这一次,他一口气参与了《浮生一梦》《青蓝紫》的编排,还担纲主演了《浮生一梦》里的柳梦梅。

《浮生一梦》自带多重的“跨界”属性,既有现代柳梦梅和古代杜丽娘的跨界,也昆曲和芭蕾的跨界、钢琴和大提琴的跨界。长达一年半的筹备期间可以说举步维艰,音乐、结构、样式等,都经历了多次否定、反复推翻。

彻底跌入低谷时,新的灵感蹦出来了,即由大提琴、钢琴现场演奏,以芭蕾的风格样式为主体,将昆曲表演作为“点睛”之笔。

在这个方向下,吴虎生反复琢磨结构,和音乐家们以秒为单位地抠细节。目标是既要有满意的舞台呈现,也要让每一个艺术家——上海昆剧团演员张颋、上海音乐学院大提琴教师陈卫平,都在这个跨界作品中闪光。

《青蓝紫》更复杂,分青、蓝、紫三个章节。吴虎生担纲了“紫”部分的编舞,通过四位演员不同的组合、彼此相关又各自独立的状态,去展现人的存在状态。

《青蓝紫》连排中

早在三天前,吴虎生就进了剧场,每天早上十点忙到晚上十点。

作为编导,他要紧盯两部作品的技术合成,负责舞美和对光,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给出设计团队最好的舞美样式。作为演员,他还要在《浮生一梦》里跳分量很重的舞蹈,并和芭蕾演员、昆曲演员、钢琴家、大提琴家搭戏,挑战是紧凑的、多重的。

但回到阔别已久的剧场,他很开心,“很久没这种感觉了,只有到了剧场,才有回家的感觉,才有归属感。”吴虎生的爸妈很久没看儿子登台了,这一次,他们也专门来到彩排现场,为身兼编导和演员的儿子加油打气。

上芭共有100位演员,这一回有80人登台,涵盖了所有年纪的演员梯队,年龄最小的一位只有19岁。

总导演辛丽丽说,《起点》是上芭每年专为“新人新作”准备的演出,她希望所有演员都能上,“大编导来了要挑演员,年轻人总没机会,我们自己的编导上,我就要给所有人机会,小儿子、小女儿都要练一练。”

在此之前,上芭从海内外请过不少编导,为舞团排演新作,也给演员们带来难以磨灭的成长。“饭要一口一口吃。”经过新冠疫情这一役,以及《起点Ⅲ》长达两三个月的创排,辛丽丽眼见着这支队伍没有散,而是紧起来了,“他们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一下子懂事情了,懂了生命可贵,懂了互帮互助,懂了一起往前走。”

除了《起点Ⅲ》,上芭目前还在紧锣密鼓地排练豪华版《天鹅湖》,为2020年6月“48只天鹅”在上海大剧院的登台做准备。上芭还在仔细打磨《闪闪的红星》的文本,为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