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继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之后,今年又迎来“中法文化之春”10周年活动。由“凤凰艺术”和鲁能·格拉斯小镇联合主办的“格拉斯中法艺术家驻镇创作展:从时差开始”本应该在祥和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但两天前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使得今天开幕的气氛有些沉重,最终,展览还是如期开幕。或许,在这种特别情境下的“交流”才会会萌发出新的意义。

世界上的诸多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流和沟通不善所导致,很多战争是因为民族之间信仰的差异与不理解而造成,从某个角度而言,这是一场文化大战。尽管我们都处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信息全面,沟通便利,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所从事的交流是有效的,上千年的不同文化的沉淀使得我们很容易先入为主,以一种“他者的目光”来看待事物。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误读”,但“误读”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一种愿意交流的姿态,一种寻求理解和被理解的意愿。

IMG_0687.JPG▲ 嘉宾合影,左起:法国艺术家何雨晨,中国艺术家徐帆, “凤凰艺术”主编、格拉斯驻地艺术家计划的艺术总监、策展人肖戈,法国艺术家马秋·德卢尔姆,“凤凰艺术”全媒体首席代表黄晓燕,法国艺术家路易克·柯南斯基,鲁能集团相关负责人,特邀艺术家施力仁,法国艺术家劳贺琳·雷,“凤凰艺术”战略负责人刘凯乔,中国艺术家张晏卿,中国艺术家徐琳琳

当代艺术大师以及艺术理论的祖师爷马塞尔 · 杜尚曾对“误读”大加赞许, 在他看来 , 艺术家必须“误读”、不明白, 才能够走得更远。延续杜尚之思想,2015年初冬, 在北京通州格拉斯小镇推出的国际驻地艺术家项目使得中法两国艺术家们一起在小镇生活与创作; 让艺术以一种更为主动的方式介入生活。这同样也是一次打破“时差”, 激活灵感, 增进中法文化交流的新尝试。

在本次格拉斯驻地艺术家计划成果汇报展上, 汇集了7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 有着不同从艺经历的中法艺术家们的全新创作, 媒介多元, 从中国传统水墨、西洋古典油画, 到装置、影像、行为艺术。如此美妙的与多元文化的邂逅、交流和对话,总能让人灵感泉涌, 而这异彩纷呈背后的创新, 却常常始于东西方文明 “时差”所产生的美丽的“误读”。

开幕式现场

IMG_0527.JPG▲ “凤凰艺术”战略负责人刘凯乔主持开幕式

“社会的发展,让国界与行业的边界都变得模糊,很多原有的规则被打破,”“凤凰艺术”战略负责人刘凯乔分析,此次的艺术家驻地计划,是全球范围内首例大型生活居住社区发起的驻地艺术计划,这体现了艺术与居民生活社区的跨界,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认知变化。“它的本质是人们思维变化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折射,也是未来我们不能忽视的国际趋势”,刘凯乔进一步表示,这种跨界,也与本次展览中中法艺术家跨越文化的“时差”,跨越艺术技巧的“时差”所进行的联合创作模式遥相呼应。

IMG_0464.JPG▲ 鲁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致辞

鲁能公司负责人回顾了一个月来包括格拉斯中法艺术家驻地创作项目、思想无界论坛等在内的“法兰西艺术风情节”活动的具体成果,并对参与活动艺术家的丰硕成果表示感谢。他谈到,艺术因其能够启迪智慧和人性,陶冶灵魂和真善美的情操的特性注定了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格拉斯中法艺术家驻地创作项目的策划是为了还原生活空间内的艺术,是希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艺术的点滴引领多元的生活。他坚信,艺术的魅力能够带给人类更多的可能。

IMG_0520.JPG▲ “凤凰艺术”首席代表黄晓燕致辞

“凤凰艺术”首席代表黄晓燕分享了对巴黎发生的挑战人类文明底线恐怖袭击的感受。她认为这一事件会让人类回望历史,从年法国大革命之后,整个欧洲发生所有冲突和灾难,就不再是民族内部之间的文明和冲突,而是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冲突。这样冲突的历史使得今天的展览以及这一个月以来在格拉斯所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意义非凡。因为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不理解,将会是文明冲突一个根源,文化与文化之间如果能够融合,能够更多的互相理解,将会减少这种冲突。在本次凤凰团队制作的视频采访中,艺术家都提到了对不同文明这种好奇和这种了解,他们通过书本、行走来了解这个世界,但最深的了解可能还是需要大家生活在一起,因此,中法两国艺术家在小镇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IMG_0557.JPG▲ 特邀艺术家施力仁致辞

特邀艺术家施力仁来自中国台湾,格拉斯小镇的中法文化交流于他而言感触尤其深厚。他与法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到法国。一方面在法国的生活和游历使得他对法国的艺术及艺术家有着更深刻的感情,法国情怀经由敏锐的艺术敏感性的催化令施力仁成为了最早的把罗丹的雕塑等法国艺术介绍到中国艺术界的前辈。另一方面,在中法文化年的重要节点2003年,施力仁曾为重要展会“印象法兰西”策展,该展巡回上海、香港、澳门和台湾,引起了很大轰动。本次展览艺术家施力仁带来了作品《奔跑的犀牛》,希望借由犀牛的生态来呼应生态平衡和对生命的尊重。13日发生在法国巴黎的恐怖袭击令人痛心,施力人呼吁大家用艺术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消弭掉世界的丑恶,把人类的精神文明广泛提升。

IMG_0567.JPG▲ “凤凰艺术”主编、格拉斯驻地艺术家计划的艺术总监、策展人肖戈介绍了“格拉斯中法艺术家驻地项目”

“凤凰艺术”主编、格拉斯驻地艺术家计划的艺术总监、本次展览策展人肖戈介绍了7位驻地艺术家的创作情况。她提到,展览的标题“从时差开始”其实是借经纬度时间和地理的时差,来比喻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一种差异和不同。中法两国都有悠长的历史文明,它们由于彼此好奇而互相交流和借鉴。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非常美丽的“误读”,这种“误读”恰恰也是激发崭新想象力和滋生灵感的一个特别好的途径。虽然,前两天的恐怖事件让大家都非常沮丧,但是,我们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最终能够战胜恐怖主义。

IMG_0601.JPG

IMG_0607.JPG

IMG_0618.JPG

IMG_0626.JPG

IMG_0642.JPG

IMG_0655.JPG▲ 艺术家分别介绍各自作品

IMG_0628.JPG▲ 艺术家徐帆致辞

徐帆对“凤凰艺术”与鲁能·格拉斯小镇提供的机会表示了感谢,他阐释了自己的作品《我们的界》,并从文化的角度呼吁全世界的平等。他认为,大家都是在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和借力的状态下走向的未来。

IMG_0658.JPG

IMG_0667.JPG▲ 开幕式现场人山人海

3.pic_hd.jpg▲ 开幕式现场播放由“凤凰艺术”拍摄的“思想无界”微电影

开幕式现场播放的“思想无界”微电影,是凤凰团队跟拍、记录下的艺术家驻镇生活,清晰地反映东西方文化在此间的碰撞以及艺术创作灵感的激发。在为期一个月的创作过程中,北京经历了从初秋到金秋的天气变化,驻镇艺术家们亦经历了作品从萌芽到成熟的创作过程,并最终为我们呈现了形式多样、媒介多元的作品,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水墨画、西洋古典油画,装置、影像、行为等观念艺术。每个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热爱,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理解都在微电影中得以体现。

IMG_0693.JPG

IMG_0323.JPG▲ 策展人肖戈进行现场导览

IMG_0432.JPG▲ 嘉宾合影,左起:法国艺术家何雨晨,中国艺术家徐琳琳,法国艺术家马秋·德卢尔姆,法国艺术家劳贺琳·雷,艺术家肖鲁,策展人Jonas Stampe,“凤凰艺术”主编、艺术总监、本次展览策展人肖戈,法国艺术家路易克·柯南斯基,特邀艺术家施力仁,“凤凰艺术”全媒体首席代表黄晓燕,中国艺术家徐帆,中国艺术家张晏卿,“凤凰艺术”战略负责人刘凯乔

参展作品

路易克·柯南斯基 (Loïc Connanski)

路易克·柯南斯基(Loïc Connanski)是法国知名影像、行为艺术家, 在法国 Canal +电视台工作过十年的经历, 使他更热衷于通过镜头去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早在1998年, 他就掀起了先于未来的数字化艺术风潮, 其作品中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引人深思。

7.pic.jpg

▲ 路易克·柯南斯基 老子、庄子和马塞尔 装置(宣纸、墨汁、丝带、金属、陶瓷、贴纸)2015

此次联展他带来两件作品: 装置作品《老子、庄子和马塞尔·杜尚》, 路易克找出了老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之父杜尚理论之间的共同之处,构建了中国古老文明与西方现代思潮之间对话的桥梁。悬挂着埃菲尔铁塔和长城的黑色丝带孤零地布满着展厅的一角、低调、沉默、让人有些压抑。在创作作品时,路易克·柯南斯基曾问及过黑色丝带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或许他只是想制造一种沉思的氛围,唤起一种严肃的思考。但是,在中国公众的解读中,作品生发了另一层意义,黑丝带飘落的空间似乎让人感到阴郁和有些恐惧。由于两天前巴黎恐怖事件的发生、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埃菲尔铁塔的意向,使得作品更加沉默与伤感。在有追悼仪式感的空间的尽头,艺术家还“挪用”了后现代主义之父杜尚的作品《小便池》,似乎路易克在祭奠、缅怀这位伟大的先入时,也哀悼了巴黎和整个法国。

8.pic.jpg▲ 路易克·柯南斯基 无声电视 行为视频(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合作)2015

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声的平台,而马塞尔·杜尚任务艺术家的创造的需要的是沉默、缓慢、孤独,路易克与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 约定以沉默、无声面对观众2分钟创造了作品《无声电视》。《无声电视》与《老子、庄子和马塞尔·杜尚》似乎形成了某种呼应,它们都是沉默的、悲哀的和令人反思的。

马秋 (Matthieu Delourme)

马秋(Matthieu Delourme)一直在探讨网络、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并不断挖掘图像在现实的多重可能。马秋称自己是“没有照相机的摄影家”, 作为一个互联网上的“图像拾荒者”, 他将各种图像拼接、重叠、组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即时且瞬间的共时感, 之后,再将这种共时感转化为一种模糊的历史性时刻。

1.pic.jpg▲ 马秋 十二张“谷歌街”照片 装置(照片、木块)100x100cm(x12)2015

2.pic.jpg▲ 马秋 蒙娜丽莎 GIF格式 装置 2013 

3.pic.jpg

▲ 马秋 印象 素描草图(A4纸、墨汁、图片拼接)42x29.7cm(x12)

2015来自法国的马秋其实从未去过格拉斯小镇, 这次他将法国南部的香水之都——格拉斯小镇、北京通州的格拉斯小镇, 以及他自己在网络上查到的格拉斯小镇混合创作, 向观众展示了一个被“误读”的格拉斯小镇。他此次参展的作品为《十二张“谷歌街”照片》、《蒙娜丽莎》与《印象》

徐琳琳 

中国艺术家徐琳琳喜欢的艺术媒介十分多元,从传统工笔绘画到3D数字技术,她都处理的得心应手。她擅长在作品中表现物与物、物与灵之间的存 在与非存在, 用充满想象力的超现实元素去表达人类情感,以看似虚幻的现实去讲诉真实的自身。

在技法上徐琳琳首次尝试传统青绿山水中'点苔'的方法为'木耳' 加强视觉效果。在中国的青绿山水中'点苔'的意义在于'提醒儿',也就是给画面分出层次使其更加醒目。艺术家一直认为这是传统绘画中一个非常显著而且美艳的特色,就像是中国古代的'波普'艺术,所以想尝试把它夸张的使用在她的绘画作品里。

4.pic.jpg▲ (上)徐琳琳 聆听者 纸本设色绘画(熟宣、中国画颜料及矿物质颜料)50x60cm 2015;(下)徐琳琳 毒蘑菇精 纸本设色绘画(熟宣、中国画颜料及矿物质颜料)直径:45cm 2014

5.pic.jpg▲ 徐琳琳 菌族 装置(宣纸、硫酸纸、色卡纸)尺寸可变 2015

装置作品《菌族》英文名'Fungi'。 在这件作品艺术家用了很多个类似菌类生物,扇形成放射状。它们像是生长在森林里或是海底的菌类。一个个圆筒就像是接收器伸向这个世界,呼吸之间产生链接和交换。交流就是一个集群或个体与周遭的共通,我是想用菌群来比喻人类社会的群体,一簇一簇不同的圈子,相互影响,相互吸引,相互排斥。

6.pic.jpg▲ 徐琳琳 交互 绢本设色绘画(绢、矿物质颜料)190x140cm 2015

徐琳琳绘画作品《交互》的灵感来自第一次与本次活动艺术家们谈论创作思路的晚宴,有一道菜是凉拌木耳,菌类一直是她最近的创作主题。耳朵的符号意义在于聆听,无疑是交流的重要部分。木耳与蘑菇的合体叶瓣中似乎流淌着鲜红的血液, 说明它是有生命和热烈激情,仿佛有脉搏在跳动。背景中蓝色与红色的交织代表'血液'的输出与更新,是这次活动的精神所在。

劳贺琳·雷(Laureline Lê)

毕业于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的法国艺术家劳贺琳·雷(Laureline Lê) 擅长版画、素描及装置艺术, 她喜欢捕捉世界上一切“充满诗意的片段”。

首次来到中国的劳贺琳突然置身于北京通州的格拉斯小镇, 在东方人造的西方环境中, 她想寻找自己内心的东西方对话。劳贺琳的装置作品《Mimicry》是一个以游戏模式呈现的装置艺术作品。剪裁过的书法宣纸、网上蹩脚的文本翻译,再加上17世纪时一位传教士为了研究中国文字而绘制的图案……不同的小物件由同一逻辑相连接,一个网络新含义由此构成。她将东西方文化与现实中她所敏感的碎片, 以一种共性逻辑贯穿混合、截断再呈现,表达出她所理解的文化交融与误读之间的诗意。

9.pic.jpg

10.pic.jpg▲ 劳贺琳·雷 Mimicry 装置(纸、木、石、种子)尺寸可变 2015

16.pic.jpg▲ 劳贺琳·雷素描系列作品

张晏卿

1989 年出生的张晏卿是此次中法驻地计划中最年轻、最传统的艺术家。她认为,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真正山水画正式萌芽于晋,由晋兴起,刘宋而成。刘宋之后停滞仍未间断,初唐大发展,盛唐突变,中唐出现水墨画,唐末发展成熟。这次我在格拉斯新创作的是淡墨设色山水,主要围绕我在太行山写生,利用我的传统山水技法来描绘我对太行的情感,虽说是太行山但是已经是我心中山水,如果不去探索真山真水,探索生活的真实,并且形成自己的见解,又怎能画得出好作品来呢?中国画有三不朽:一、用墨不朽也;二、诗、书、画合一不朽也;三、能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不朽也。古代书画之所以宝贵者,固非其为古董而宝贵,乃其精神存在,千古不磨!景无有不可画,在于如何画得妙。三笔两笔是为简,千笔万笔也是简。画得多是丰富,画得少也可丰富。以一当十是为妙。美在皮表,一览无余,情致浅,意味淡,故初喜而终厌;美在其中,蕴藉多致,耐人寻味,画尽意在,故初看平平而终见妙境

11.pic.jpg▲ 张晏卿作品

13.pic.jpg▲ 张晏卿 云峰灵变 纸本水墨设色山水画 179x95cm 2015

徐帆

中国艺术家徐帆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是著名艺术家陈丹青的弟子。他擅长写实油画, 喜欢用具象写实的视觉语言形式去表达出当代生活中的寓言。在徐帆这次展出的油画装置系列作品《我们的界》中, 艺术家延续他以往利用伊索寓言的文本为创作基础的方法,通过自身的经历与思考来审视社会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徐帆画笔下所描绘的中国版当代伊索寓言, 其实也是对现实的荒诞发起的调侃。

20.pic.jpg▲ 徐帆 我们的界1 布面油画 100x100cm 2013

18.pic.jpg▲ 徐帆 我们的界2 布面油画 100x100cm 2013

徐帆谈到,《我们的界1》和《我们的界2》是继寓言系列后的作品,以更加关注现实世界为主,探讨我们在当下的迷失,不断摸索前进道路的愿望。尤其是《我们的界1》,艺术家直接了当的在人物头上压盖了许多房屋,以此说明中国当下的无房无希望的现实,房子问题像红衣主教般的权威!《我们的界》是对现实的荒诞发起的调侃。

21.pic.jpg

22.pic.jpg▲ 徐帆 我们的界5-1、5-2 木板油画装置 100x100cm(x2)2015

《我们的界5-1》像教堂天顶画般的被悬置起来,而另一件作品《我们的界5-2》被放置在地上。这种俯视和仰视相结合的视觉效果的灵感其实来源于中外交流,据艺术家介绍,观者所处的中间状态其实预示着在文化以及其他任何领域都没有上下,无关高低贵贱,我们永远都有俯视和仰视这种无限的循环。值得关注的是, 徐帆第一次在古典油画的展示上融入了当代装置艺术的布展形式, 这或许是此次驻地计划中他的一点收获。

19.pic.jpg▲ 徐帆 猫和鸡 布面油画 110x150cm 2011

《猫和鸡》是不言而“寓”系列中的一幅作品,它是利用伊索寓言这个古老的文本,加以作者本人对当今时代问题的看法,诠释了千年以前的道理!发现我们科技,经济都在进步,可人性依然没变!一直重复着伊索早就定下的闹剧。

何雨晨(Christelle Herve)

法国艺术家何雨晨(Christelle Herve)是一位学术研究性的艺术家。她成长于法国农庄, 希望从中国农耕 文化中寻找法国农场业与城市景观的未来形态。何雨晨喜欢灵活游走于绘画、装置、摄影等多种媒介之间。其装置作品《农地》可以 理解为一个浮雕式农耕田的空间素描;《游牧装置》则以 7 个披着牛皮的支架装置讲述移民文化的故事。何雨晨探究的是人类如何改变环境, 而这种改变又是如何反过来重塑了人类的主题。或许对她而言,将法国的格拉斯小镇搬迁至中国城市的这种“挪用”也与“迁徙”有关。

23.pic.jpg▲ 何雨晨 农地 装置(绿色家务手套、绿色包胶线)尺寸可变 2015

24.pic.jpg▲ 何雨晨 游牧装置计划 装置(支架、牛皮、衣夹、震动电机)

特邀荣誉艺术家:施力仁

25.pic.jpg▲ 施力仁 哈雷金刚 铁 198x60x130cm 2014

犀牛.tiff 拷贝.jpg▲ 施力仁 奔跑的犀牛

转眼, 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些刚相识又将分离的驻地艺术家们, 怀着对异域文化的“误读”为我们呈现了这个在交流中“歪打正着”的精彩展览。正如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所言,“误读”是人类相互理解的马达, 是通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交流与对话。格拉斯小镇住镇计划只是一个开始,“凤凰艺术”将推出更多的文化交流的活动,期待通过艺术化解敌对的情绪,化解国家、宗教、意识形态与种族造成的冲突。因为,在艺术的世界里,一直有光,会治愈伤痛。

艺术家介绍

施力仁.tiff 拷贝.jpg

▲ 特邀艺术家施力仁

北京铸造美术馆馆长、台湾现代画廊董事长、台湾画廊协会理监事、台湾台中市政府艺术顾问、中国医药大学艺术顾问、亚洲大学艺术顾问;同时也是中国、台湾两地知名艺术家、策展人,2004/2006年曾荣获台湾文建会重要奖项─文馨奖金奖的殊荣。在绘画与雕塑方面着重表现对大自然间动物亲情的感动,尤以犀牛家族系列作品最能体现艺术家的生命观和世界观,透过一家人的角色,传递了犀牛稳健坚实的特点。从古典具象到现代雕塑,体现了施先生传承与开拓的精神。

路易克.tiff 拷贝.jpg▲ 法国艺术家路易克·柯南斯基(Loïc Connanski)

路易克·柯南斯基是法国知名影像、行为艺术家,曾在法国Canal 电视台工作十年的经历,使他热衷于通过镜头去记录自己和他周围的一切。早在1998年,他就掀起了先于未来的数字化艺术风潮,做了很多交互式短视频作品。他喜欢在创造的私密世界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作品略带玩世不恭,又充满着幽默感和令人深思的力量。此次联展他将给大家带来两件作品:一件是装置作品《老子、庄子和马塞尔·杜尚》,作品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中共通的人性与智慧;另一件作品名为《无声电视》,是路易克与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合作的行为艺术视频。

徐帆.tiff 拷贝.jpg▲ 中国艺术家徐帆

中国艺术家徐帆,他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著名艺术家陈丹青的弟子。他作为2015年3月英国威廉王子访华接触的四位中国艺术家之一,与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大师徐冰共同为中英文化交流年“艺术·羊”项目创作。其作品 “羊贵妃—肖恩羊”在数百个甄选方案中脱颖而出,被威廉王子点睛,目前被英国政府收藏。徐帆擅长写实油画,他用具象写实的视觉语言形式去表达出当代生活的寓言。此次徐帆展出的作品是油画装置《我们的界》和油画作品《猫和鸡》,艺术家延续利用伊索寓言的文本为创作基础,通过自身经历与思考来审视社会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何雨晨.tiff 拷贝.jpg▲ 法国艺术家何雨晨(Christelle Herve)

法国艺术家何雨晨曾先后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布列塔尼欧洲高等艺术学院、南希国立高等艺术学院,以及中国美术学院,获得多个硕士学位及艺术实践类博士学位。她成长于法国农庄,希望从中国农耕文化中寻找法国农场业与城市景观的未来形态。灵活游走在绘画、装置、摄影等多种媒介之间的何雨晨,这次展览中,她为大家带来的两件装置作品《农地》、《游牧装置》将持续探究人类如何改变环境,而这种改变又是如何反过来重塑了人类的主题。

马秋.tiff 拷贝.jpg▲ 法国艺术家马秋(Matthieu Delourme)

法国艺术家马秋曾先后毕业于法国洛里昂高等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及艺术实践类博士学位。马秋一直在探讨网络、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不断挖掘图像在现实的多重可能。马秋称自己是“没有照相机的摄影家”,作为一个互联网上的“图像拾荒者”,他将各种图像,拼接、重叠、组合在一起。重复的图像形成了一种即时且瞬间的共时感,他将这种共时感转化为一种模糊的历史性时刻。来自法国的马秋从未去过法国的格拉斯,这次他将法国南部的香水之都——格拉斯小镇、北京通州的格拉斯小镇,以及他自己在网络上查到的格拉斯小镇图像组合,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他所认知的格拉斯小镇。他此次参展的作品为《十二张“谷歌街”照片》、《蒙娜丽莎》和《印象》。

劳贺林.tiff 拷贝.jpg▲ 法国艺术家劳贺琳·雷(Laureline Lê)

法国艺术家劳贺琳·雷曾先后毕业于法国巴黎艺术与平面设计学院、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她擅长版画、素描及装置艺术 , 喜欢捕捉世界上一切“充满诗意的片段”。劳贺琳是首次来到中国 , 她为这次展览带来的装置作品是《Mimicry》, 以游戏的形式 , 将东西方文化与现实中她所敏感的碎片 , 以一种共性逻辑贯穿混合、截断再呈现 ,展现在文化误读之间的诗意。《Mimicry》是一个以游戏模式呈现的装置艺术作品。剪裁过的书法宣纸、网上蹩脚的文本翻译,再加上 17世纪时一位传教士为了研究中国文字而绘制的图案……不同的小物件由同一逻辑相连接,一个网络新含义由此构成。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这些混杂不全的图像就漂浮穿梭于此。

徐琳琳.tiff 拷贝.jpg▲ 中国艺术家徐琳琳

中国艺术家徐琳琳喜欢的艺术媒介十分多元,从传统工笔绘画到3D数字技术,她都得心应手。27岁时,她成为独立插画家,2012年起专心做艺术创作。她擅长在作品中表现物与物、物与灵之间的存在与非存在,用充满想象力的超现实元素表达人类情感,以看似虚幻的现实去讲诉真实的自身。习惯于二维平面作画的徐琳琳通过这次驻地实践,首次尝试创作三维装置作品《菌族》。她借用菌群来比喻人类社会的群体,不同的圈子相互影响,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同时,徐琳琳还将展出一幅绢本绘画作品《交互》,灵感来源于中法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利用画面中的夸张的形象与色彩,将中国传统绘画演绎出波普的韵味。

张晏卿.tiff 拷贝.jpg▲ 中国艺术家张晏卿

1989 年出生的张晏卿是此次中法驻地计划中最年轻、最传统的艺术家。她擅长中国传统山水画、花鸟人物画, 在创作中喜欢以古为新。她此次在格拉斯新 创 作的淡墨设色山水《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等作品依然延续自己习惯的传统画法。她认为,只有坚持传统才是真正的当代,她更乐于向西方同行们展示东方山水画的妙境,而不是被他们这些搞观念艺术的法国艺术家们所影响。张晏卿认为:中国画的山水,不是西方人眼中的风景画,而是心性的修行与抒发。她在格拉斯驻地创作期间画的是心中的山水,她觉得景无有不可画,在于如何画得妙。三笔两笔是为简,千笔万笔也是简。画得多是丰富,画得少也可丰富。以一当十是为妙。美在皮表,一览无余,情致浅,意味淡,故初喜而终厌;美在其中,蕴藉多致,耐人寻味,画尽意在,故初看平平而终见妙境。

展览海报

191384758405428388▲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5年11月15日-2015年11月30日

策展人:肖戈

特邀荣誉艺术家:施力仁

参展艺术家:

路易克·柯南斯基 (Loïc Connanski),徐帆 ,何雨晨(Christelle Herve) ,马秋(Matthieu Delourme),  劳贺琳·雷(Laureline Lê),徐琳琳,张晏卿

展览地点:北京格拉斯小镇5号楼展厅

(凤凰艺术 Rebecca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