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10月1日,“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展览在UCCA当代艺术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本次展览以60位(组)艺术家,涵盖涂鸦、绘画、素描、摄影、电影、雕塑和装置等多元媒介的近200件作品,聚焦20世纪80年代纽约下城极具创造性的艺术表达与探索。

展览汇集了诸如凯斯·哈林、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和辛迪·舍曼等纽约下城众多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以及相对鲜为人知的其他艺术开创者的创作,其中许多作品均是首次于中国展出。

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628

▲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2,摄影:孙诗

2022年9月30日,一场大型的大型群展“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在 UCCA主展厅开幕,并于10月1日正式向观众开放。本次展览共展出60位艺术家近200件作品,其中包括凯斯·哈林(Keith Haring),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人称“图像一代”的艺术大师;世界级涂鸦艺术家 Crash、Daze、唐迪;把纽约看作是创造灵感的简·迪克森(Jane Dickson),黄马鼎;还有瓦莱丽·贾登(Valerie Jaudon),白南准(NamJune Paik),这两位风靡一时的后极简主义与多媒体艺术家……还有许多艺术家的作品第一次来到中国。透过一系列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将观众带回“八十年代纽约艺术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643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展览开幕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2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646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与今天的安全、卫生、文明国际化的国际都市完全不同。凶杀案接近创纪录的高点,毒品的流行肆虐,纽约市还没有经历过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绅士化浪潮,在财政危机之后出现了紧缩政策,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制造业基地萎缩、白人迁移,以及州法律要求纽约市支付医疗补助和福利服务成本的异常高的份额,纽约市多年来一直处于经济衰退时期,并一直在从私人贷款机构大量借款。1975年,银行停止向纽约提供贷款,并拒绝出售市政债券,切断了继续经营所需的资金。在债权人、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压力下,纽约同意大幅削减预算,导致市政工作和服务的大量流失。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650

▲ 80s的纽约街头

财政危机似乎强调了纽约是一个功能失调、士气低落的地方——被贫穷、肮脏和犯罪所笼罩,但在纽约下城区,对艺术的表现和探索已经达到了一个富有创意的阶段。几十个艺术家以团体的名义住在这里。凯斯·哈林(Keith Haring),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他们活跃于纽约的美术馆、美术馆、夜店、俱乐部等新的空间,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艺术家们必须应对这场危机。他们怀着同样的理想,那时的他们是默默无闻的,而如今,他们已经是20世纪后期最有影响力的画家。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730

▲ 涂鸦艺术,阿凡特街头,“精确变化显示”,1983年,休斯顿街,JT

本次展览“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由亲自见证这段历史的策展人卡洛·麦考密克(Carlo McCormick)和UCCA策展顾问彼得·逸(Peter Eleey)共同策划。由十大单元构建纽约的“下城往事”,是对1980年代纽约下城地区文化进行的一次回溯与致敬,聚焦当时背景各异、艺术实践横跨多种媒介,于纽约崭露头角的艺术创作者。如今,他们已成为20世纪末最重要的一批艺术家。彼时的他们在纽约的画廊与美术馆、街头、俱乐部,以及新的替代空间中,积极进行艺术实验与公开对话,与此同时那也是一个充满动荡的时期,艺术家和艺术家群体需要面对加速的城市士绅化和消费主义扩张的冲击,并做出了回应。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734

▲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开幕导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2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738

▲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本次展览并非按时间线索展开,也不以创作流派或媒介划分,而是通过艺术家涵盖丰富多元媒介的创作,从绘画、雕塑、摄影和表演,到对当时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涂鸦和新媒体装置的探索所展现的主题分为十个章节。

缪斯之城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走进展馆,“缪斯之城”将观众带入80年代纽约。藉由黛安·伯恩斯(Diane Burns)、帕博·克罗、凯斯·哈林(Keith Haring)等人在公共空间中进行的创作与演出,除了对艺术自由言论和审美构成“重要”艺术的更为哲学化的讨论之外,关于公共空间的创作还涉及到周边城市发生的物质变化,是一次关于生活与艺术的空间改造,也是一种对新生活方式的探索。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744

▲ “下城往事”,“缪斯之城”章节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748

▲ 黄马鼎(1946-1999),《洪水》,1984,亚麻布面丙烯,91.4 × 121.9 cm。KAWS收藏,图片由黄马鼎基金会与P·P·O·W画廊(纽约)提供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752

▲ 简·迪克森(生于1952),《梦想成人酒吧》,1985,红纸上油画棒,70.5 × 50.2 cm,KAWS收藏,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全球品味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全球品味”一章展示了莎拉·查尔斯沃思(Sarah Charlesworth),路易斯·弗兰格拉(Luis Frangella),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劳丽·西蒙斯(Laurie Simmons),以及其他一些人是怎样利用艺术史、大众文化以及广告形象来批评美国的消费文化。关注图像如何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个社会,向观众展示人们对图片、物体甚至思想的认知是如何通过它们的背景而转变的。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758

▲ “全球品味”章节现场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02

▲ “全球品味”章节现场

黑光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黑光”一章将凯斯·哈林(Keith Haring)、肯尼·沙夫(Kenny Scharf)为夜店绘制油画和雕塑结合起来,展现了当时的艺术与快速发展的夜生活。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推广者通过制作创新的传单来宣传他们可以提供的最棒夜店之旅。这些引人注目的活动宣传绘画、设计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居民们急于登录邮件列表,立即“进入”当晚最酷的场景。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07

▲ 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两个黄色人物连体)》,1983,木板上迪高荧光颜料,20.3 x 55.9 cm。©凯斯·哈林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11

▲ “黑光”章节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15

▲ “黑光”章节现场

身陷危机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身陷危机”章节则再现了艾滋病对80年代的沉重打击。面对自身的死亡,或为了纪念逝去的朋友,艺术家们以带有浓重忧郁色彩的作品试图唤起人们对身体脆弱性的关注。面对悲伤,许多艺术家一如在“现场”章节中马里珀和曾广智镜头下聚会的音乐家、歌星和俱乐部成员那样,试图在群体中寻求藉慰。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20

▲ “身陷危机”章节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30

▲ 马里珀(生于1957),《麦当娜“每个人”》,1983,博物馆康颂纸上放大宝丽来胶片、档案墨水,61 × 61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34

▲ 曾广智(1950-1990),《纽约地铁里的凯斯·哈林画作,纽约,1981》。摄影©曾筱竹舞蹈计划公司(纽约)所有。照片中的画作©凯斯·哈林基金会。图片由曾筱竹舞蹈计划公司(纽约)提供

流动的身份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除了在俱乐部中所展现的角色之外,艺术家们还对新的身份和自我表演模式展开了探索。“流动的身份”章节中,阿什利·比克顿(Ashley Bickerton)将自己风格化的个人品牌置于企业商标之中、斯特蒂文特(Sturtevant)则复制了凯斯·哈林的作品,洛兰·奥格雷迪(Lorraine O'Grady)通过行为表演挑战了艺术界内外对黑人身份的构建与接纳。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37

▲ “流动的身份”章节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41

▲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与凯斯·哈林(1958-1990)、ERO(1967-2011)、“妙手佛迪”(生于1959)、富图拉(生于1955)、“粉红夫人”(生于1964)、艾瑞克·哈兹(生于1961)、LA II(生于1967)、曾广智(1950-1990)、肯尼·沙夫(生于1958)、拉梅尔兹(1960-2010)合作,《无题(趣味冰箱)》,1982,冰箱上综合媒介、丙烯、喷漆、墨水记号笔,143.5 × 61 × 64.8 cm。©让-米歇尔·巴斯奎特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神话与原型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在“神话与原型”章节中,不拘一格的艺术家,如罗伯特·霍金斯(Robert Hawkins)、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托马斯·拉尼根-施密特(Thomas Lanigan-Schmidt)、尼古拉斯·穆法雷格(Nicolas Moufarrege)、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白南准(NamJune Paik)、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和南希·斯佩罗(Nancy Spero),通过对漫画、低俗小说和神话中图像的挪用和批判,介入美国例外主义的叙述,并打破了人们对性别的既定观念。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45

”神话与原型”章节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49

▲ 理查德·普林斯(生于1949),《无题(三位低着头的女子)》,1980,柯达Ektacolor照片,每件50.8 × 61 cm,版数3,共10版及2张艺术家试版。©理查德·普林斯,图片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提供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856

▲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60-1988)与凯斯·哈林(1958-1990)、“妙手佛迪”(生于1959)、富图拉(生于1955)、艾瑞克·哈兹(生于1961)、LA II(生于1967)、曾广智(1950-1990)、肯尼·沙夫(生于1958)合作,《无题(蓝色花瓶)》,1982,玻璃钢花瓶上丙烯、喷漆、墨水记号笔,61 × 50.8 × 50.8 cm。©让-米歇尔·巴斯奎特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01

▲ 珍妮·霍尔泽(生于1950),《挽歌:我是人……》,1987,竖直LED电子牌(红色、绿色二极管),285.8 × 25.4 × 11.4 cm,版数1,共4版及1件艺术家试版。©2017珍妮·霍尔泽,艺术家权益协会(ARS,纽约)成员,图片由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幕布和舞台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幕布和舞台”章节则汇集了罗伯特·库什纳(Robert Kushner)、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等其他艺术家针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反思性创作,这些艺术实践涉及戏剧、舞蹈,以及最早被涂鸦占据的墙壁和地铁。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08

▲ “幕布和舞台”章节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12

▲ 朱利安·施纳贝尔(生于1951),《唉》,1987,歌舞伎剧幕上油彩和蛋彩,457.2 × 335.3 cm。©朱利安·施纳贝尔,图片由艺术家与维托·施纳贝尔画廊提供,摄影:汤姆·鲍威尔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21

▲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60-1988),《旧铁皮 ©》,1981,木板上油漆,73.7 × 45.7cm。©让-米歇尔·巴斯奎特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从未到来的未来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在“从未到来的未来”章节中,拉梅尔兹(Rammellzee)和埃尔斯沃思·奥斯比(Ellsworth Orbis)沉醉于非洲未来主义所蕴含的自由潜力,而肯尼·沙夫(Kenny Scharf)色彩鲜艳的动画片《杰森一家》的角色则预示着对曾许诺的未来的怀念,这种伤感亦将持续几十年之久。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25

▲ “从未到来的未来”章节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28

▲ “从未到来的未来”章节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34

▲ “从未到来的未来”章节现场

物逝人非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展览的最后一章“物逝人非”(Obsolete Creatures)转向20世纪80时代落寞的谢幕,此章节标题源自黄马鼎描绘恐龙骨架的画作《过时的生物》(Obsolete Creatures),他也是众多不幸因艾滋病离世的杰出艺术家之一。

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到来,纽约以及艺术家群体也发生了改变。就某些方面而言,下城区的艺术家们对街头文化、高级艺术(high art)和前沿技术的远见卓识已被广告和大众媒体所接纳。而在之后的十年间,互联网的发展开启了新的互联时代,并对纽约的世界文化之都的自我定位提出了挑战。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38

▲ 黄马鼎画作《过时的生物》在"物逝人非“章节展览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41

▲ 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米老鼠 USA)》,1982,纸上墨水,54.6 x 74.9 cm。©凯斯·哈林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在展馆里,参观者仿佛像是“穿越”到了纽约的下城区,在占地1800平方米的北京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馆里,领略到了纽约的各种艺术形态,包括涂鸦、绘画、摄影、影像、装置等。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47

▲ “下城往事”展览现场

“下城往事”所呈现的艺术实践在今时今日,尤其是在中国,仍然具有特殊的生命力,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早期,城市正是艺术灵感的重要来源。此次展出的作品仍将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引导我们在充满变化以及不确定的当下,探究艺术和所有创造性自我表达的无数可能。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50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53

▲ “下城往事”展览现场

展览共同策展人卡洛·麦考密克(Carlo McCormick)表示道:“与UCCA合作令人激动,UCCA过去曾出色地将真正重要的西方艺术介绍给中国观众。出于分享、试图让观众了解我们过去的经历、恐惧和希望,我们构思了‘下城往事’,并相信尽管我们存在种种不同,但依然可以从过去面对的挑战和试图解决问题的方式中找到许多共通性。”

微信图片_20221007205958

微信图片_20221007210001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开幕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2

“20世纪80年代初的纽约同时蕴含着巨大的希望与问题,艺术家们对艺术与社会发展的集体不满,引发了对过往或现状的质疑,激发了他们积极寻找新方向的热情。当时的人们对过去倍感失望——现代主义、工业主义和城市主义的伟大计划已经没落——在质疑、遗弃和被忽视的真空中,新一代的艺术家,或以群体或以个人所展现出的非凡能量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微信图片_20221007210007

微信图片_20221007210011

处的“街角派对:音乐与涂鸦体验区”,摄影:孙诗微信图片_20221007210015

▲ 观众在展览开幕现场体验UCCA携手Nreal推出的“UCCA 15周年特别呈现——未来·视界”AR项目

微信图片_20221007210022

展出时间 

2022.10.1 – 2023.1.29

周二至周日 10:00-19:00

(最后入场时间18:30)

 特殊开放时间 

2022.10.3(周一)正常开放

2022.12.16(周五)14:00-19:00闭馆

 展览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

798艺术区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

查理·阿赫恩(生于1951)

约翰·阿赫恩(生于1951)

埃尔斯沃思·奥斯比(1942-2011)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60-1988)

格雷琴·本德尔(1951-2004)

埃多·贝托格里奥(生于1951)

阿什利·比克顿(生于1959)

麦克·彼得罗(生于1953)

黛安·伯恩斯(1956-2006)

莎拉·查尔斯沃思(1947-2013)

帕博·克罗(生于1946)

阿奇·康奈利(1950-1993)

吉米·德萨纳(1949-1990)

简·迪克森(生于1952)

克里斯·“戴斯”·埃利斯(生于1962)

LA2(生于1967)

路易斯·弗兰格拉(1944-1990)

富图拉(生于1955)

彼得·哈雷(生于1953)

凯斯·哈林(1958-1990)

罗伯特·霍金斯(生于1951)

珍妮·霍尔泽(生于1951)

彼得·于亚尔(1934-1987)

瓦莱丽·贾登(生于1945)

凯利·詹金斯(1959-2005)

罗伯特 · 库什纳(生于1949)

托马斯·拉尼根-施密特(生于1948)

露易丝·劳勒(生于1947)

罗伯特·隆戈(生于1953)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1946-1989)

马里珀(生于1957)

约翰·“克拉什”·马托斯(生于1961)

麦克德莫特(生于1952)和麦高夫(生于1958)

尼古拉斯·穆法雷格(1947-1985)

伊丽莎白·默里(1940-2007)

洛兰·奥格雷迪(生于1934)

乔·奥弗斯特里特(1933-2019)

白南准(1932-2006)

朱迪·普法夫(生于1946)

理查德·普林斯(生于1949)

李·奎诺尼斯(生于1960)

拉梅尔兹(1960-2010)

朱迪·里夫卡(生于1945)

沃尔特·罗宾逊(生于1950)

玛莎·罗斯勒(生于1943)

克里斯蒂·拉普(生于1949)

肯尼·沙夫(生于1958)

朱利安·施纳贝尔(生于1951)

辛迪·舍曼(生于1954)

劳丽·西蒙斯(生于1949)

奇奇·史密斯(生于1954)

南希·斯佩罗(1926-2009)

哈伊姆·施泰因巴赫(生于1944)

斯特蒂文特(1924-2014)

塔布!(生于1959)

里戈贝托·托雷斯(生于1960)

曾广智(1950-1990)

唐迪·怀特(1961-1998)

大卫·沃纳罗维奇(1954-1992)

黄马鼎(1946-1999)


策展人

微信图片_20221007210029

 

卡洛·麦考密克 Carlo McCormick

卡洛·麦考密克是居住在纽约的美国文化评论家和策展人,同时也是众多关于当代艺术和艺术家的书籍、专著和图录的作者。麦考密克经常在美国各地的大学和学院讲授流行文化和艺术。

其文章见诸于《影响:新艺术理论杂志》《光圈》《美国艺术》《艺术新闻》《艺术论坛》《奥地利摄影》《美国鼎盛时期月刊》《Spin》《Tokion》《Vice》等杂志。麦考密克是《Paper》杂志的高级编辑。

他也是“下城秀:1974至1984年的纽约艺术界”展览的客座策展人(与林恩·冈珀特和马尔温J·泰勒合作),该展览于2006年在纽约大学的格雷艺术馆和费尔斯图书馆举行,随后巡回至安迪·沃霍尔博物馆(匹兹堡)和奥斯汀艺术博物馆展出。该展览被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美国(AICA USA)评选为2005-2006年度纽约最佳主题展览。

 

微信图片_20221007210033

彼得·逸利 Peter Eleey

彼得·逸利是UCCA特约策展人,常驻纽约。曾担任纽约MoMA PS1首席策展人,2010至2020年策划了40余场展览。最近,策划了芭芭拉·克鲁格于MoMA的展览(与兰卡·塔特索尔合作),以及黛安娜·劳森(Deana Lawson)于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ICA)和MoMA PS1的展览(与伊娃·瑞斯皮妮合作)。

除众多新兴和著名艺术家个展之外,彼得·逸利还策划了许多大型群展,其中包括于“911”恐怖袭击十周年之际策划的展览“9月11日”(2011)。2015年,他领导由格拉斯·克林普(Douglas Crimp)、托马斯·J·拉克斯(Thomas J. Lax)和米娅·洛克斯(Mia Locks)组成的策展团队,策划了最后一届群展“大纽约”(Greater New York)。2019年,彼得·逸利与鲁巴·卡特里布(Ruba Katrib)共同策划了“行动剧院:1991-2011年海湾战争”(Theater of Operations: The Gulf Wars 1991-2011)。

在加入纽约MoMA PS1之前,彼得·逸利曾担任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视觉艺术策展人和纽约非营利公共艺术机构Creative Time的策展人。彼得·逸利也是一名活跃的当代艺术写作者和演讲者。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编辑/曹佳慧 责编/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