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2022-02-22 14:52

edf8a092f9ada9893365eea8b7861c6

2bd3f889d4844cbeb245b61a49d8b12

看了画家迟树艺近几年油画作品,我想,对于一个艺术家心灵轨迹的探寻,仿佛画中人物在传递着画家现实遭遇,令我感动是画面扑面而来是一种震撼,是一种毫不留情挥洒,现代人处境,那些愤怒的人物、卑微的神态仿佛存在灵魂深处,肉体上流淌液体,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像是松节油中夹杂着香水怪异的味道,散发着无比刺鼻气味,作品中最富有活力和真实的一面,好像在聆听画家无情的倾诉,又像是一块板砖拍到我的脸上,击碎了关于审美的确立,我并不是硬把一些不想干感受扯到一起。我只是看到画家充满热气的笔触传递着一种情感,深陷其中困境中解脱出来,直觉敏锐把握现实中的人物,忽而又荒诞不羁变得让人难以捉摸,具有煽动性形象,当我看到画面之中符号化图像,自我面孔,以及个人的眼神,已成为艺术家的替身在不停转换画面之中,似乎画家在不停强化一种自我感受在更加社会化,让我的情绪变得复杂起来,我不知这是否是画家本意,他的画面不仅传递世俗优美情绪,有时也会让人头痛的不解。不管画面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练,能否打动人心,或者看过这些作品我们所想到的是什么?都显得不重要,我更加相信一切真诚的态度,存在的意义,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一切都停留在那画面之上,合理与不合理现象都存在与画面之中,即如他的书名所示:《艺·荒诞》,来解释艺术家人生的荒诞还是我们共同所处时代具体荒诞,实际我强烈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精神思考。

今天的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认识,普遍存在一种可以说是时代的倾向。他们毫不回避现实,把生活感受直接表现出来,包括现实的残酷性,即“人的存在的意义”这种探讨,生猛而毫无修饰画面,在探讨人性的价值,这是一种现实生活精神世界巨大奢实,我一直尊重艺术在表达人的精神的自由,因为所有图像与声音也包含了我们的幻想,换言之,当代艺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即表现出了这种非常明显的现实残酷性与荒诞性。或也许在迟树艺的油画作品感受到中国当代艺术一些状态。

让我们回头看看他个人成长时代背景,也许会发现他的创作的根源;出生于60年代这批艺术家追随艺术所有热情,以及个人经历和作品之间关系,他们这代人在重建自我,确实成了时代的见证者和实践者,所付出了代价。作品风格基本肯定并对当代艺术种种处境做了一定探讨,当代所有社会开放性,关于政治、性、暴力、残酷性,赤裸裸的画面,这些画面虽然多小有些灰暗,但却表现出一些异议,是否消弱了作品整体含义。也许一切在时间里见证了历史、个人的价值观。

他出生在文革时代,童年与少年是政治与暴力的社会环境中长大:

那是个特殊的时代,所有记忆里文化就是宣传,那一声声个人崇拜,是铺天盖地的革命宣传口号和暴力的斗争,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是具体口号,一场场的革命的表演,挥起革命铁拳砸向昔日的英雄,像一群畜生被人殴打,反过来又同样用拳头砸象所谓革命者,人性扭曲是对政治的向往,没有个人的意识,那是一场人性的危机,人们饥饿的认为精神可以改变一切,对于性的认识挫败感和犯罪心理,男人原始热情被枪杀,粗野残酷的斗争的形态伴随着那些革命宣传画度过了童年时代。肉体的暴力,背叛,离别、大声呼喊,留存在那些破碎不堪的记忆里,也飘散在时空里,飘散在大街小巷里,注定人生是荒诞的,被染色的人生基调。随着毛泽东的离去宣告一个时代结束。

邓小平的时代的来临,人们开始怀疑反思历史,一切意识形态,痛苦发现尖锐的阶级矛盾,甚至仇恨过去一切人性背叛。年青一代渴望学习,向往西方文化一切意识形态,甚至成为理想的家园。西方文化的介入年轻一代开始寻找“自我存在意识”成为强烈反叛者。随后爆发了天安门“学生运动”。为了精神理想来到北京,当时中国美术馆正在发生,《中国当代艺术大展》《中国人体艺术大展》当时社会普遍存在文化迷茫,漂泊流浪,骑着单车听着崔键的《一无所有》,那是青春的呐喊,住在朋友借来的房子里,寻找穷开心,----无知无畏的青春的日子在大街小巷里穿行,而更为尖锐的是对于人生理想,画画,生存,流浪,泡女。那种生存状态更像是这个社会的流氓与痞子,感知不到未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具体迷恋现实主义,迷恋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AndrewWgeth)怀斯的画风具体抚慰中国画家心灵的伤痕,那些乡愁和怀旧气氛所体现正是一代人忧伤。迎合了当时社会背景,年轻艺术家找寻那样画面,大家找不到理想状态。画家回到那冰天雪地里去,感受那原始部落鄂伦春民族诗意,口头相传的神话民族,在那残酷冰天雪地里像动物一样生存与死去。那些写实作品并未让画家满意,因为他明显感到远离他生存的现实。

九十年代随着社会开放陆陆续续看到西方大师作品展览和画册在中国出现,西班牙画家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Tapies)展览、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伸柏格(Robert`Rauschenberg)实物拼贴展览、英国艺术家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Ceorge)图片展览.

看到了画册:德国新表现主义作品;格奥尔格·巴塞利兹(CreorgBaselitz)山德罗·基亚(SandroChia)美国新表现主义;大卫·萨利(DavidSalle)菲利普·帕尔斯坦(PhilipPearlstein)埃里克·费舍尔(EricFischl)英国画家佛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吕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波普艺术;安迪·沃霍尔(AndgWarrhol)——真正看到艺术种种可能,我们几乎都在模仿临摹西方大师作品技术和样式,一场场膜拜绘画运动。形成了一代文化殖民地。几乎成名的画家都可以找到西方大师的影子,看到作品依然充满了热情,生活的理想无疑是作品的内在动力。对于西方大师的眷恋,成了一个压在那个时代艺术家身上沉重的包袱,也成了那个时代具体偶像.

九十年代后期画家放弃了商业上成就,依然又拿起画笔去中央美院版画系学习。可是那些绘画技术与画面形式也并没有找到作品内在精神动力。

2ede11431ad366371bbcad2eee29342

2aa3dc33ba50fa20936d27966b536f5

986761be4a221ea038ef3871f17bb36

08d92c6c97bfb2e26f046d62c14f0ae

594a68f9a4ba9675f5391315c1acfec

53c9ec837a869a44accc99bc7053f92

a68cf3891be6831339a5f2909bd2fe8

c5630bb9b47437817af311afddf9a69

21e128c148404aae7e47234d884bc48

0ff6418a66f096db4ed86c44de0a990

df5b98eb8209faaecb41cb670dcdc19

48287d515b63eb07319839fc397c2a3

48287d515b63eb07319839fc397c2a3

4c5db5ae25953192807d08f3d223626

f726a4d85205bb0dbaa07201423b2f6

2ede11431ad366371bbcad2eee29342

faaa8ae645bfbdd7e79705d58613e8c

aa903997c929f3a5141047dfbc2da45

5dbccc892be75528019fdf6dc9b8673

46ff01faf6d9628879bf254eeeb7475

d738e4d658b267534cf5bb8d5b3a92b

ad57db0f5fabc225c210472c4589a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