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艺术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

2021年6月18日,“中国艺术大讲堂”在中国美术学院启动,大讲堂启动仪式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六个教指委共同主办,浙江省教育厅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承办。6月18日下午,活动还举办了艺术学晋升学科门类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共商新时代文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开拓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1

▲ 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现场

6月18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参加会议并讲话。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中国艺术大讲堂是艺术学科的专业课、素质教育的通选课、有温度的课程思政课。要弘扬主旋律,带动广大艺术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用心用情去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把有高度的事情做得更有温度。要融合再出新,积极推动文文、文理、文工、文医、文农、文理工农医的交叉融合再出新,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进一步发挥艺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有能量的事情做得更有力量。要奋力开新局,坚持抓专业质量、课程质量、教材质量、技术方法、理论研究、质量文化、战略规划,推动艺术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把已锚定的事情做得更加坚定。

2

▲ 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现场

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3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介绍到,2020年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艺术学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更新知见、涵养性灵、打开身心的重要渠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着力推出“中国艺术大讲堂”。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致辞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中讲到:

今天,教育部艺术学科6大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领衔,齐聚美丽的中国美术学院,继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国经济大讲堂之后,正式推出中国艺术大讲堂。至此,新文科建设的系列中国大讲堂全部正式推出。按照计划,中国艺术大讲堂首期共有30讲,将有30位艺术专业领域的名师名家,也就是高等艺术教育领域的大老师、大先生倾情共同推出当代艺术教育的中国金课。这30节课,既是艺术学科的专业课,又是素质教育的通选课,还是有温度的课程思政课。中国艺术大讲堂开讲对于推进新文科建设,加强艺术专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提高高等学校美育工作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过12天就是建党一百周年的喜庆日子,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就是要用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心情,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回望过去,文艺工作一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42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时隔72年的两次讲话,都体现了“人民性”这一核心思想。我们举办中国艺术大讲堂,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通过艺术学习、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感国运之兴盛、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5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周星致辞

6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致辞

7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致辞

8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东致辞

9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峰致辞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周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代表六个教指委分别在会上作了发言。

启动仪式后,美术学教指委主任委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进行了中国艺术大讲堂第一讲。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教育厅负责同志,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会委员代表及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参会。各省级教育部门代表、各高校师生代表通过观看网络视频直播的形式在线观看了启动仪式和第一讲活动。

10

▲教育部新闻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开讲“中国艺术大讲堂”第一讲

许江演讲意在以中国绘画的传承与迁变来说明中国精神不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而且更是在时代沃土中生生不息地生长着的文化现实。他表示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国作为主体所生发出来的内生特点,中国精神不再仅仅是僵化的、历史的幻象,也不是西方简单臆断中的那个非西方的东方,中国精神既包括了源远流长的我们自身的伟大文化传统,也包括了今天仍然在本土生活中生长着的创生之力。

11

他说中国文化精神不仅活在传统中,更活在日常生活中,伴随岁月的迁变,由生活而出,注目往还;又向生活而入,吐纳更新,跬积嬗变,悄然迹化为日常性的力量,以生的活的方式,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影响生民,进而塑造人心。他结合北宋大师文同的《倒垂竹图》、赵孟頫的《秀出丛林》图、李衍的《四季平安图》,指出墨竹成了一份纤远的缠绵,将人心与烟雨修竹维系在一起,通过一管软笔的意写,把传统与日常幽秘相联。

中国文化精神不仅活在可见的现象中,更活在不可见的深处。他向现场观众展示了一个观念性的拇指微电影:一个背立的身影在观看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并带领大家领略了《富春山居图》《早春图》等中国名画,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眼光,一种不唯一时一侧的观看,更是将观看化入胸壑,化成天地综观的感性方式。

中国文化精神不仅活在一己的感受中,更活在共同的集体经验与历史情怀中。许江带领大家巡览《后赤壁赋图》,在尺幅之中,我们共同登临胜迹之境、怀远之境、悲慨之境、御风陶醉之境。此四境,交揉叠错,彼此诱发。起兴在展阅之间,唱答越今古千年。

12

▲ 参观习总书记“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重要讲话十五周年纪念文献展

融合出新,奋力开创

13

▲ 与会嘉宾大合影

为办好中国艺术大讲堂,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 弘扬主旋律,把有高度的事情做得更有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今天,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启动中国艺术大讲堂,既回应了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更响应了习总书记“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的伟大号召。大讲堂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广大艺术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用心用情去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二 融合再出新,把有能量的事情做得更有力量。

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艺术与科技的碰撞让这种热爱更具感染力。艺术教育、艺术研究不断“出圈”,越来越多跨界融合的生动案例。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着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他还强调,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中国艺术大讲堂为载体,积极推动文文、文理、文工、文医、文农、文理工农医的交叉融合再出新,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进一步发挥艺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重要力量。

三 奋力开新局,把已锚定的事情做得更加坚定。

参加大讲堂启动仪式的6个艺术专业类教指委的各位委员、艺术专业的各位老师,要深入探讨新文科建设的创新机制,共话高等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艺术学科高质量发展,要在“抓好七要素”上下大功夫,一是抓专业质量,二是抓课程质量,三是抓教材质量,四是抓技术方法。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四项新基建。第五是抓理论研究,六是抓质量文化,七是抓战略规划。要把大讲堂的成果落实到艺术专业建设上,落实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上,落实到高等学校美育工作上,落实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把大家共识变成理念和思想,把成熟思考变成计划和行动,把优秀成果变成人才培养的实招和高招,加快形成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文化,做好新时代艺术学科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为文艺工作新征程凝心聚力、共育英才。

艺术学晋升学科门类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

主题:新文科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时间:6月18日14:30—17:3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圆桌论坛Ⅰ:“新文科”进程中艺术学科的建设路径

地点: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

圆桌论坛Ⅱ:艺术学科的知识生产与美育实践

地点: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三楼公教教室

圆桌论坛Ⅲ:艺术学科的自主评价体系

地点:18号楼201会议室

圆桌论坛Ⅳ:学科交叉与艺术教育新领域

地点:18号楼306会议室

论坛总结  17:45—18:15

地点: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