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舞蹈

绿叶育人 作者:赵滢纳2021-01-25 14:59

原标题:这部舞剧版的《潜伏》,没有台词,如何感动无数观众?

舞剧之美在哪里

舞剧,顾名思义就是以舞蹈来演绎的戏剧。和话剧、歌剧、戏曲不同,舞剧大多没有台词,仅用肢体语言来完整地讲述一段故事,展现舞蹈本身的形式之美。

u=863438731,1459661686&fm=26&gp=0

还没体验过舞剧的同学可能会有疑惑:这样能把故事讲清楚吗?

相对于其他戏剧,舞剧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其实,舞蹈艺术的表现性很高,写意大过于写实,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扩大自己的想象空间。

u=1947900917,887082302&fm=26&gp=0

经过舞蹈重塑后,日常生活中洗衣、做饭等动作,也能变身成为极具美感的肢体造型。

虽然在表演中没有言语,但是通过“夸张”化的演绎,观众也能把握剧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走向。

在表演的过程中,碰到需要营造某种戏剧气氛、主人公宣泄情感的时候,舞剧就会用一段精心编排的舞蹈,把这些时刻从一整段故事里单独“拎出来”。

这种处理方式,就像是电影中的人物内心独白和高潮场景,让观众的观赏情感,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而舞剧的“终身伴侣”音乐,也在表演其中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音乐除了要和戏剧的整体风格相互应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外,也能通过曲调和节奏的变化,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中的情感变化。

u=2813759646,565570586&fm=26&gp=0_副本

除了演员们的演绎,灵活多变的舞台布景,同样能为观众们营造“电影”一样的氛围。

迷雾、冷雨、暗夜、黑伞、一张旧报……幽暗的灯光下,《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极具张力的布景,营造出了沉浸式的还原场景和极富现代感的舞蹈语境,把观众瞬间带回到惊心动魄的上海解放前夜。

除此之外,还有精致到位的人物造型、编排到位的舞美等等,它们相互推动着故事的走向,合力承担将故事“讲好”的重任。说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就对舞剧的魅力,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舞剧看起来阳春白雪、十分高雅,欣赏起来却老少咸宜、不挑门槛。

u=1985831553,2498208497&fm=26&gp=0

它的形式美,很容易打动人,它的精神内涵,又很容易感染人。

《永不消逝的电波》除了如画场景,也有深刻剧情。艺术家们通过对舞剧的“再创新”,让红色精神,也随着辗转的舞步娓娓道来。

《电波》中的上海风情

充满烟火气的弄堂,在上海的清晨中醒来。

伴随悠扬舒缓的旋律,身着旗袍的阿姨嫂嫂们拿着蒲扇开始生煤炉。

她们用扇子遮着清晨一缕乍现的阳光,轻轻吹着炉火,让它慢慢“洋”起来......

随着演员们的舞步辗转,一幅“石库门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画卷徐徐拉开。

上海解放前,局势虽然笼罩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下,但普通百姓的生活,依旧围绕着柴米油盐打转。

u=96284653,1229291751&fm=26&gp=0

弄堂口,男人们出门工作,女人们整理着洗净的衣物,晾晒好被子和床单,又把烧饭的炉子支起来,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看火。

生火、煲汤、发呆、遮阳、绣花、照镜子......这些动作都靠手上的一把蒲扇来完成。

这段舞蹈,并不只依靠“技巧”和“美感”来支撑,更多来自真实生活中的烟火气息。

没有华丽的衣饰,一身素色的干净旗袍,藏着东方女性的考究和精致。

长于大都市的女人们,哪怕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也不会丢失舒服和熨帖。

在悬念叠出、扣人心弦的故事进展下,这段《渔光曲》将时间定格,带着人们重回上海弄堂里静谧的老时光。

另一场景中,上海街头,流连在旗袍店里的女人们,透过茶色玻璃,像是从旧时的彩色照片中走了出来。

这段女子群舞,演绎着上个世纪的优雅与恰到好处的美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充满年代个性的音乐和舞蹈氛围。

走出旗袍店,来到喧嚣的都市街头。

报童四处奔走,卖花女孩流连在人群之中,黄包车夫载着客人从街角拐出来......

熙攘的街道上,人们各司其职,主角夫妇则身负使命,穿梭在人群之中。

u=2265414305,3380167023&fm=26&gp=0

弄堂里有活色生香的市井群像,也有蒲扇轻摇的闲雅时光。上海的美,似乎是多元的,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摩登”仿佛成为了上海唯一的标签。在《电波》当中,这些日常生活桥段,潜藏在摩登的外表之下,质朴而真实,而这不仅是能打动人心的文化底色,也是上海独有的美学气质。

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主义

《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演以来,观众与业界口碑长红,也在国内舞剧界掀起了一波“红色”浪潮。

u=2653514273,2376026186&fm=26&gp=0_副本

全剧时长约两小时,分为上下半场,而故事就从李侠与兰芬夫妻在上海的潜伏生涯开始。

上半场中,主要人物出现,传递情报、互相怀疑,他们彼此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试探。

下半场,角色们的双重身份被逐个揭破,斗争从暗向明,革命志士们不断倒下,而上海也即将迎来解放的光明。

主人公李侠有着多层身份:报馆职员、地下工作者,同时也为人丈夫。

和平时我们接触的英雄故事相比,李侠更像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因为任务要求,他不能将喜怒哀乐摆在脸上,更多的时候,这位“伪装者”会带有一些焦虑、煎熬的情绪。

面对战友的牺牲,李侠依然要选择隐忍,他甚至也不能放声大哭。

在他牺牲前夜,面对家人,李侠也同样有万分的不舍。

这种情感,像是在应和林觉民的那篇《与妻书》一般。

英雄也是平凡的,他们也有痛苦与不舍,但当信仰支撑着他们,便能做成不平凡的事情。

观众们之所以被打动,不仅是因为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更是因为透过舞台上这些年轻人,看到了旧时那些浴血奋战、同样年轻的生命。

在这里,信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它饱含着革命志士对于新中国未来的希望,而它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u=3138958586,905710877&fm=26&gp=0_副本

舞剧的创作原型李白烈士,在高压环境里生活了12年,但他也在和妻子的相互扶持中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更加坚定了信仰。

他希望解放后,身边的人每天都过得快乐,每天都有粗茶淡饭的幸福。

而这种共情与共鸣,是超越年龄、超越时代的。

上世纪黑夜中,电波发出的微弱“滴滴”声已成绝唱。但通过当代舞者的演绎,电波再次回响在剧场上空,延续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和记忆。

(文字来源于绿叶育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