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上海双年展五日谈:Be Water, My Friends

2020年11月10日至14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的第一阶段“湿运行”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正式启动。作为此次为期八个月的双年展的第一阶段,“湿运行”占据了PSA的一楼大厅与三楼剧场,通过持续五天不间断的讲座、辩论、工作坊、鉴赏等活动,将PSA变为一座实验熔炉。2021年4月10日至6月27日,第13届双年展的最强音将出现在2021年春季的实体展览中。

2020年6月7日,于疫情在全球不断来袭之际,这部由出生于越南裔导演阮鲍(Bao Nguyen)制作的纪录片,在ESPN电视网络首映。在影片中所呈现的一次发生于1971年的采访中,功夫大师李小龙曾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向外国记者既传达了李小龙个人的人生与功夫哲学,同时也饱含着东方智慧。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并非是“水之道”第一次蜿蜒地流过欧美诸国的土地,也并非是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古老智慧第一次在西方传播。但是,当李小龙对着镜头自信地说出这些话时,我们却依然感受到了某种思考的力量——在新时代的数字媒介中,在最危急的当代流行中,古老的智慧依旧有着全新的生命力。

面对困境时,成为水,就不会调动所有的能量去撞向问题本身,而是让能量随着一个宇宙的纯粹意识而流动—就像水。水总是能找到最容易流动的路径。在没有路径可以穿越阻碍的时候,水会不断积蓄能量,不断累积高度,总有一天到达一个高度可以轻松跨越阻碍。水不借助任何外力或者“辅助工具”,水就是用“水”自身去超越所有要超越的。“水滴石穿”,你看不到一刻两刻的改变,但那是水巨大的耐心。

于是,如水一般,柔软而又刚强,充满变化,能适应万物的形状,水又是随屈就伸,但却不向困难屈服。

今年的第13届上海双年展,同样呈现了这种变化性与未来性。特殊的疫情状况,让这场中国大陆首个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如水体一般转变了形态。流动既指向了双年展自身系统的转变,同样也更是所处时代的诡谲变化。而如果说“水”过于抽象而无形,那么在此时,“水体”则成为了时代中不可或缺的具体主体。它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对于水体运行系统的思考,同样也指向了对人类社会的反思与讨论——我们究竟该如何生存于这个时代?

1

2020年11月10日至14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的第一阶段“湿运行”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正式启动。作为此次为期八个月的双年展的第一阶段,“湿运行”占据了PSA的一楼大厅与三楼剧场,通过持续五天不间断的讲座、辩论、工作坊、鉴赏等活动,将PSA变为一座实验熔炉。在这里,艺术家、学者、导演等多领域的嘉宾与现场观众一同通过热烈而深沉的思想交锋,共同感受,彼此启发,融合成为“水共同体”(hydrocommons)。以期让个体叙事与生态命运再次交融,探索跨越物种、超越国界的互联协作新形式。

本届上海双年展由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以及三位策展组成员玛丽娜·奥特罗·韦尔齐耶(Marina Otero Verzier)、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Lucia Pietroiusti)、由宓共同策划,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担任研究与出版总监。

2

▲ 2020上海双年展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图片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作为西班牙策展人、建筑师和写作者,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建筑设计实验室主管,在雅克最初的设想中,“上海这座城市将不仅仅成为双年展发生的场地,而且将作为表演者,深度参与双年展话语、内容与经验的编织过程......集合不同的感性与知识,让双年展为城市留下永续的文化能量”。

同时,“从细胞到人,到人与人的连接;从管道到腮室,到实验室,到气候变化,本届双年展的灵感来自于这些跨种群的联盟。从一次呼吸到一个生态系统的构成,我们是如此地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牵动。面对全人类共同经历的挑战,本届上海双年展将通过挖掘多样的流通和交融形态,证明人与人的关联和不可分隔。”

3

4

5

6

当然,水流重塑了地理环境,也为生命带来新的活力,而这一切并非顺畅无阻,没有冲突。当下世界性的疫情似乎让人们回忆起千百年前自古存在的现象:

在历史中,狩猎采集族群经常变换营地,留下了一堆堆排泄物,上面聚集了大量病菌和寄生虫的幼虫。但农民是定居的,他们生活在自己排放出来的污水之中,从而为病菌从一个人的身体进入另一个人的饮用水源提供了捷径——而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同样再次面临着来自自身水体的威胁,对于“流动”的谨慎,以及对于联结和融合的重新思考。

那么在此时,“水体”应该如何运转?而无论是生物、政治、文化、经济或科技领域,我们又能从这种既仿生又与仿生无关的主体思维中,去寻求到怎样的智慧与策略?

7

▲ 主题概念图,由保拉·比拉普兰纳为第13届上双设计制作

同时,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与上海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条件息息相关。长久以来,上海便是各种流动性场域的汇集之处。这座城市地处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邻近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其发源史与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紧密相连。本次主题也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历史相呼应。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为南市发电厂,是上海最早建成的电力枢纽之一,曾为黄浦江畔的工业、经济和基础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加速着整座城市的生产与人员流通。

生活的流动是从原因到结果,但创造力的流动则常常是从结果到原因。可以说,即便转换了自身形态,但上海双年展依然以上海城市为母体,以开放的视野持续追踪全球语境下的社会变革及知识生产趋势,成为每两年一次集结于上海的大型国际当代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

这条“大河”既有上海艺术周期间的激荡,也有沉静与从容。在接下来5个月的展览生长期中,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成为活动发生和向外辐射的基地,而流媒体、电视频道、社交网络、高校,以及与城市动态息息相关的系列干预行动将成为内容生产与输出的基建,联合创造线上线下社交与公共生活的新模式。

随后,第13届双年展的最强音将出现在2021年春季的实体展览中(2021年4月10日至6月27日)。展览将以庆典的形式拉开帷幕,覆盖当代馆1至3楼以及烟囱空间。展览希望观众能在思考和对话中组建流动的社群。作为上双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项目”将更加深入地发现和挖掘上海的历史文脉,以黄浦江为线索串联起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与河流相似,传播也同样总是处于变动之中,从来不会完全一致,人们只能描述它以前是什么,将要面临着什么。传播是形成关系的过程。这意味着它本质上不是一个传送信息或散布(流传)信号的过程(尽管这些事情可被视作关系建立过程的开端)。第13届上海双年展是上海双年展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与上海城市历史、网络平台、国际机构连接最为广泛的一次。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它将打破传统“展览”形式,联合艺术家、研究者、行动者、机构和社区,以交响乐的结构为观众打造环环相扣、渐趋增强的三段式体验。

而无论是讨论、剧场、行动亦或展览,在对待这些艺术与思想时,我们在当下也应当如同对待那些珍贵的水罐一般——世易时移,沧海桑田,但人类精神却一直绵延不绝。

下面,“凤凰艺术”便带您再次回溯时间长河,重回关于水体的“五日谈”中。

第一日:11月10日

启动仪式

8

11月10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的启动仪式在PSA一楼大厅举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艺术处处长谭曙、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轮值主席费大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马克·维格利(Mark Wigley)、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第13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玛丽娜·奥特罗·韦尔奇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侯瀚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长周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葛世平、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上海万科代表邱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总监王立俊、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文体处副处长杨焱等人出席了开幕式。

9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艺术处处长谭曙代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表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始终充满了艺术的能量和活力,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持续为市民带来全球高品质的文化艺术展览和活动,并为观众提供参与和体验艺术的平台。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则表示,创立于1996年上海双年展正在经历着24年来最大的一次考验。面对考验,我们要制造挑战,迎接挑战,创造新文化。本次主题“水体”,正是在这样一种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当中不断生长、流淌和重组。

在现场,她介绍了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三个阶段,并表示希望能够打破之前“双年展等于一个展览”的思维定势,将上海双年展变成不受时空限制,跨学科讨论,创作和排演的平台,唤醒艺术的原动力,给城市注入精神的活力。

10

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则通过线上视频呈现了本次上海双年展中“联结”的关键性。他介绍了本次上海双年展的进程,表示此次双年展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程的逆转,将以展览拉开序幕的双年展变为渐趋增强的三段式体验。我们正处于令人激动的变化时刻,面对全人类共同经历的挑战,来自不同传统的文化、艺术、科学之间的联结显得尤为重要。

11

而在第13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玛丽娜·奥特罗·韦尔奇耶看来,相聚不仅仅是人体的聚集,而是一个多样性的融合。同时,在当下这个很难真正相聚在一个物理空间,甚至共情变得困难的时刻,她介绍了一件需要观众与艺术家共同完成的作品——伊西娅尔·欧卡丽兹(Itziar Okariz)与她的女儿共同演绎的《海洋呼吸》。

12

▲ 艺术家伊西娅尔·欧卡丽兹与她的女儿带领全场观众共同感受呼吸的起伏律动

跨物种“湿”联盟

水体作为策展语言

13

跨物种“湿”联盟:水体作为策展语言

主题演讲:《水体》

演讲者: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

对谈嘉宾:玛丽娜·奥特罗·韦尔齐耶(Marina Otero Verzier)(第13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Lucia Pietroiusti)(第13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由宓(第13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费大为(PSA学术委员会主席)、侯瀚如(PSA学术委员会成员)、马克·维格利(Mark Wigley)(PSA学术委员会成员)

14

“水体”对谈是由PSA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的为期五天的跨学科对话。系列对谈的第一场,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以《水体》为主题分享了策展团队的理念,他表示“湿运行”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主题,而非一个最终成品,它需要观众与艺术家共同将主题深化。在他看来,本次双年展不仅是美术馆馆内的活动,而是注重激发讨论以及思想的碰撞。线上嘉宾玛丽娜·奥特罗·韦尔奇耶、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侯瀚如、马克·维格利,与在场嘉宾费大为就当下艺术实践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如何重建不同主体之间的关联,以及艺术机构在其中的角色等问题展开讨论。

15

▲ “跨物种‘湿’联盟:水体作为策展语言”对谈现场

“鱼焉知水”

水体作为艺术哲学

16

“水体”对谈

“鱼焉知水”:水体作为艺术哲学

主题演讲:《水的意象与时间》

演讲者: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对谈嘉宾: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沈语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张双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王维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教师)、汪建伟(艺术家)

作为一个喻体,“水体”关涉流动性、解辖域化、后女性主义、后人类等议题。本场对谈分享了学界关于“水体”的最新论述,并围绕艺术与哲学之间互补共生关系作出新的回应。艺术哲学作为一个近年重回艺术或哲学讨论的词汇,将试图在后哲学的感性空间中追问艺术问题,在艺术发生的同时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以《水的意象与时间》为题从中国传统思想中以“水”指涉时间的隐喻谈起,讲述自己对时间的理解。通过解读古代词汇“时”、“昔”、“来”、“古”、“今”、“作”,他提出中国对于时间的理解是如水一般流逝的的不是时间,而是万物。在场嘉宾孙向晨、沈语冰、张双利、王维嘉,以及汪建伟就如何把握“水”、如何把握“时间”,以及艺术与哲学的关系等问题继续讨论。

18

19

▲ “‘鱼焉知水’:水体作为艺术哲学”对谈现场

第二日:11月11日

20

2020年11月11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的第一阶段“湿运行”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迎来两场对谈,分别是“潮湿的媒介:水体作为生态思考”与“顺流与堵塞:水体作为社会组织”,以及一场特别项目《庞若何:以喷泉的精神——庞贝表演》。此外

工作室系列对谈

与“流动的图像”单元分别在一楼大厅与三楼剧场滚动播出。“水体”对谈由PSA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倾情支持。

潮湿的媒介

水体作为生态思考

21

“水体”对谈

潮湿的媒介:水体作为生态思考

主题演讲:《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水体”》

演讲者:翁子健(亚洲艺术文献库资深研究员)

对谈嘉宾: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袁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应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双聘教授)、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青年研究员)、曹明浩与陈建军(艺术家)

今天,水资源枯竭和生态失序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危机。要以艺术的名义和方式真正参与对水体和生态环境的保卫,仅靠宣言和姿态远远不够。人们还需直面导致其失序的复杂社会成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激烈社会冲突。1995年夏天,成都“水的保卫者”活动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家第一次以生态保护的名义介入社会实践。2001年,应星的著作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在书中通过故事指出,乡土逻辑—国家治理逻辑之间的冲突是生态激变的后果,这种后果同时也归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本场讨论的主题中,水体作为“潮湿的媒介”,代表了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也预示了一种全新的生态认知方式。

22

亚洲艺术文献库资深研究员翁子健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水体”》为题,梳理了水作为媒介和主题从中国传统艺术到当代艺术的演变。他认为,当代艺术关注人为改造自然过程中的遗存,基于水的变化、流动、循环,以及暂时性等特性,艺术家们创作了很多精彩的作品,并通过水追问人的问题。此外,中国当代艺术中首次产生围绕水的保护意识展开艺术实践。线上嘉宾渠敬东和应星,以及在场嘉宾袁新、鲁明军、曹明浩与陈建军围绕水在现代世界中的形态、水在中国文化中的传承变化,以及水作为社会生态等话题展开讨论。

23

▲ “潮湿的媒介:水体作为生态思考”对谈现场

顺流与堵塞

水体作为社会组织

24

“水体”对谈

顺流与堵塞:水体作为社会组织

主题演讲:《分水岭、网络与去中心技术的谱系》

演讲者:王洪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对谈嘉宾:由宓、玛丽娜·奥特罗·韦尔奇耶、石青(艺术家)、ReUnion Network(艺术家)、孙晓星(艺术家)

本场讨论借由水流的顺势与逆势探讨自动化与延迟的概念,将“水体”的意象扩展至社会纬度。晚期资本主义中,自动机械与人类自动化、去机械化劳动之间相互作用,人机混合工作流应运而生。这一切将“固化的”变为“流动的”,“延迟”、“堵塞”和“迟缓”的概念也由此诞生。在这种流动的现代性的影响下,正如⻬格蒙特-鲍曼特所说,我们目睹了越来越多的原子化的个体和可量化的自我。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重新编织社会组织,ReUnion Network、孙晓星通过其社会参与与艺术实践,提出重新塑造社会关系的方法;王洪喆将河流地形学和血液循环作为网络社会的原型,重新审视劳动分工、协作与去中心化技术的历史,进而考察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前的“网络”思想,如何塑造了今日人们对于去中心的流动性和非异化劳动的想象。

25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王洪喆以《分水岭、网络与去中心技术的谱系》为题,将水的流体化形态作为动力原则进行思考。在他看来,分水岭对土地脉络的标记是人们认知土地交通和疆域的基础。通过追溯现代网络思想发展的历史,他指出围绕河流产生的人口流动与物质运输是现代网络思想在认识论上的起源之一。水的流向是中心化的网络,而水体由支流向主干汇聚呈现了去中心化的拓扑结构。这种中心与去中心的二元对抗是欧美早期网络思想的核心命题,而对它的超越也指向了网络想象中的新可能。线上嘉宾由宓、殷艾雯、孙晓星,与在场嘉宾石青分别联系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对网络空间形态、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及未来社会的组织方式等问题继续讨论。

26

▲ “顺流与堵塞:水体作为社会组织”对谈现场

庞若何

以喷泉的精神——庞贝表演

27

特别项目

希玛利·辛格·索恩(Himali Singh Soin)与大卫·卡佩·塔珀瑟(David Soin Tappeser):《庞若何:以山为道——庞贝表演》

希玛利·辛格·索恩从“希玛利(Himali)”这个姓名及其同词根的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s)处开展联想,并从当地的泛灵仪式与疗愈、神圣几何图纹、新物质主义与心灵自然主义等传统中广汲灵感。

28

艺术家希玛利·辛格·索恩与大卫·卡佩·塔珀瑟(David Soin Tappeser)合作,艺术家带着传统的印度那迦达(Nagada)鼓,从喜马拉雅山出发,一路行至庞贝古城遗址,用即兴的鼓声与自然共鸣。

29

▲ 《庞若何:以喷泉的精神——庞贝表演》现场

第三日:11月12日

30

2020年11月12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的第一阶段“湿运行”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迎来两场特别项目,分别是由童文敏带来的《很久以前——PSA》以及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Astrida Neimanis)与克莱尔·布里顿(Clare Britton)的《归流入海》,以及一场对谈“汊流与逆流:水体作为生命政治”。此外工作室系列对谈与“流动的图像”单元分别在一楼大厅与三楼剧场滚动播出。“水体”对谈由PSA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倾情支持。

特别项目

很久以前——PSA

31

特别项目

童文敏:《很久以前——PSA》

童文敏将上海本地特有的植物“嫁接”于表演者的身体——根据每位表演者姿态、特性的不同,所属植株也有所区分——并在PSA现场构建了一片“森林”。因⻓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疲惫的肌肉,伴随着个体呼吸的律动微微起伏,一棵树和一片森林,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得到重新审视。

32

艺术家童文敏带领观众在植物废墟之上,体验一片由身体和行为构建的流动森林。

33

▲《很久以前——PSA》现场

汊流与逆流

水体作为生命政治

34

特别项目

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Astrida Neimanis)与克莱尔·布里顿(Clare Britton):《归流入海》

作为水体,我们彼此间存在着无时无刻的流动——渗透、滴流、溢出。我们的身体不断经历着溶解与剥离,并在这一过程中生成他者。河流的源头往往承载着共同的想象,而这次我们将目光放在河流的终点。此次表演讲座在两位参与者——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与克莱尔·布里顿——交缠的声线中徐徐展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悉心追踪一条悉尼当地的河流,从一个高尔夫球场不起眼的排水渠汇入太平洋的始末。在物种灭绝加剧、多样性衰退的当下,讲座提出了疑问:终点之后是什么?是否终点处还有另一个水体,等待潮汐涌入,带来新的水体?

35

“水体”对谈

汊流与逆流:水体作为生命政治

主题演讲:《归流于海》

演讲者: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学者、女性主义作家和教育者)与克莱尔·布里顿(艺术家)

对谈嘉宾:费大为、张念(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向在荣(昆山杜克大学比较文学助理教授及艺术副主任)

海纳百川,看似终结,其实更像另一种开始。这也许是上古创世史诗《天之高兮》中对水混沌幽深的表达。水生成万物,又包容万物,为万物提供便利,却又分毫不取。水同时又瞬息万变,集潮湿古怪之物的于大成。水还是不专一、不偏袒,一视同仁又变幻莫测的天地之母。本场对谈将时间拉回太古之初,回溯最原初的“古怪神水”,接应学者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对终结的思辨。

36

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与克莱尔·布里顿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悉心追踪一条悉尼当地的河流,通过交缠的声线讲述河流从一个高尔夫球场不起眼的排水渠汇入太平洋的始末。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认为,人与人之间身体的汲取、孕育、生产、抚养过程是社会被母性化的过程。同样,汲取与给予也发生在人体与非人的身体之间,形成相互联结、互惠的关系。除身体的联结之外,与女性主义息息相关的还有权利的结构。在场嘉宾费大为、张念,以及向在荣从希伯来、中国、希腊、古巴比伦等多个文化传统出发对“水”以及女性主义的立场进行解读与讨论。

37

▲ “汊流与逆流:水体作为生命政治”现场

第四日:11月13日

38

2020年11月13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的第一阶段“湿运行”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迎来一场特别项目——设计创投会(Smart Tank)。此外工作室系列对谈与“流动的图像”单元分别在一楼大厅与三楼剧场滚动播出。“水体”对谈由PSA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倾情支持。

设计创投会

Smart Tank

39

“水体”对谈

“湿运行”特别项目——设计创投会(Smart Tank)

主持人:陈伯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策展实验室主任)

参与设计师:Sputniko!、托马斯·思韦茨(Thomas Thwaites)、克拉伦贝克与多洛斯(Klarenbeek & Dros (Eric Klarenbeek))、陈逸云、Dogma Lab

参与投资者:茅矛、阿特·迪克(Art Dicker)、许智伟、周毅

在一个平行叙事产出颇丰,围绕“未来”的概念争议丛生的时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在事实与虚构、真实与虚假之间,思辨设计(speculative design)和资本能否为人类和地球创造出理想的生活场景?

双年展“湿运行”的这场特别活动模仿了美国真人秀“创智赢家”(Shark Tank),举办Smart Tank艺术创投会。参赛的艺术家/设计师需要说服投资人,为他们的艺术项目筹得启动资金。无论是用蘑菇自行生成的建筑,以变异蚕丝制作的夜光服装,能与动物沟通的智能设备,还是用无机材料模拟自然的设想,都有可能赢得虚拟的1000万元人民币奖金。

每位艺术家有8分钟的时间来介绍自己和他们的提案,然后回答来自投资人小组的问题。在现场主持人的引导下,通过提案、提问和讨论环节,投资者们将最终决定奖金究竟花落谁家。

40

设计创投会(Smart Tank)是本次“水体”对谈中的特别项目,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策展实验室主任陈伯康主持。参与的设计师克拉伦贝克与多洛斯(Klarenbeek & Dros (Eric Klarenbeek))关注生态友好型技术,将藻类作为原材料打造生活器皿乃至建筑;陈逸云为宅家人士设计以床为核心、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小空间;Sputniko!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蚕虫基因,制作出传说中月老的“红线”;Dogma Lab设计的日常使用产品集能量采集与消费于一体,为未来能源问题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托马斯·思韦茨(Thomas Thwaites)思考人类对坏境的伤害,并提出制造“无害”汽车作为应对方式。参与投资者茅矛、阿特·迪克(Art Dicker)、许智伟、周毅分别对设计师们的构想提问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41

▲ “‘湿运行’特别项目——设计创投会(Smart Tank)”现场

第五日:11月14日

2020年11月14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的第一阶段“湿运行”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迎来《生境、地质与能量基础》工作坊,以及一场特别对谈——“‘化身为水’:水体与叙事想象”。此外工作室系列对谈在一楼大厅滚动播出。“水体”对谈由PSA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倾情支持。

生境、地质与能量基础

42

工作坊

曹明浩、陈建军:《生境、地质与能量基础》

特别嘉宾:童春富(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生态学者)

赏析:《横断山脉——干旱河谷科学考察》,35mm胶片,彩色,汉语,1985年,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第一本

当我们重新去审视合理化的现代进步性时,现有的技术并未能消生态焦虑,反而多元生境的在地现实被“自然”的绝对概念所遮蔽。当我们焦虑地面对着地方、全球、边缘角落的环境现实时,可能需要重新再看这一区域的人类活动与历史构造,从而理解水系的当代困境。

43

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与观众分享了1985年的纪录片《横断山脉——干旱河谷科学考察》和他们虚构的叙事作品,并从自己的项目出发与观众展开讨论。两位艺术家通过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上下游进行实地考察与文献搜索,思考岷江上游水系的流变。生态学者童春富对他们的工作从主题、岷江与上海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的合作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回应。

44

▲ 《生境、地质与能量基础》工作坊现场

“化身为水”

水体与叙事想象

45

“水体”对谈

“湿运行”特别对谈——“化身为水”:水体与叙事想象

影像赏析:《共谋失忆症》,王拓;《塔洛》,万玛才旦

对谈嘉宾:毛尖(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王拓(艺术家)、万玛才旦(导演)

人类经由“水体”所产生的共生经验,在文学与电影中凝结成了一种叙事想象。本场对谈从文学和电影的角度讨论“水体”,从河流水域、生态水循环,到社会组织与人的精神,从而探讨不同族群之间的共生问题,并将个体经验与想象拓宽至宏观的人类存在体验之中。

46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毛尖从地理上有丰沛水资源的国家与城市的电影作品谈起,认为潮湿的氛围赋予电影一种天然的抒情性。结合导演万玛才旦和艺术家王拓的作品,水体的运行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水,还是精神意义上一直围绕我们的东西,比如像水一样在各个民族之间流淌的伤痕。万玛才旦谈及《塔洛》中对水的描写和自己的成长经验,表示日常生活中水是一种得之不易的资源,与之相连的是人对水的珍惜。而在藏人的信仰中,水是神圣的生命。王拓将自己近几年有关档案的创作与水的形态联系起来,提出不可见、只能通过周围的物理存在确认的档案与水流动、透明的特性类似。三位嘉宾随后就电影与美术馆中影像文本之间的关系及差异等问题继续讨论。

47

▲ “‘湿运行’特别对谈——‘化身为水’:水体与叙事想象”现场

戴陈连

桂花寻去月轮移

48

工作坊戴陈连:《桂花寻去月轮移》

此次工作坊中,艺术家与参与者分享创作当代纸偶光影表演的经验。不同于大众对于皮影戏既定的刻板印象,纸偶光影表演能够呈现电影般的视觉效果。工作坊将带领大家认识制作纸偶的基本技巧和规律,进行各种模式的肢体训练与观察,分享基础的表演理论知识,编排表演的结构与内容。同时,工作坊也将着重光影技巧的训练,身体谱系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结合当下环境与彼此之间的协作意识。用肢体和纸偶表演检索历史记忆、用自主发明的光影技术和身体动作去摸索民间故事和当下社会之间存在的联系。参与者将综合运用工作坊所体验的技法,创作属于自己的当代影偶表演微型作品。

11月10日-13日

“流动的图像”单元

49

“流动的图像”单元

“流动的图像”单元呈现了第13届上海双年展策展团队的精选系列作品。来自不同背景、世代、文化的艺术影像将汇聚于PSA三楼剧场滚动播放。透过或实验或传统的叙事对“水体”这一主题的不同诠释,观众⻅证了人类与动物、植物、微生物、矿物乃至整个物质生态系统之间的交织渗透。同时,观众还在原始灵迹的感召与纠缠中,体察跨时空流动的感情缔结,及其所诉诸的新团结形式。

工作室系列对谈

50

工作室系列对谈

在疫情导致时空隔阂的当下,无论艺术家身处何处,都没有停止思考与创作。在“湿运行”期间,我们邀请观众们走进艺术家的工作室,一同窥探他们的工作状态,介入思想的流动生成中,让我们作为“水体”连接彼此。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