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近期,艺术家朱金石在“上海──藝術門”和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分别举行了个展“甘家口303”和“时间的船 / 拒绝河流”。朱金石1954年生于北京,是中国抽象艺术和装置艺术最早的实践者。80年代初开始抽象绘画创作,1986年移居柏林后又转入行为、文字、装置等艺术实验,1994年之后往返柏林北京之间,2010年后生活工作于北京。

时间的船 / 拒绝河流

2018年3月10日,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艺术家朱金石的大型个展“时间的船 / 拒绝河流”。此次展览根据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双空间的独特建构,将艺术家代表性的装置艺术和独领潮流的“厚绘画”同时呈现。

1

2

▲ 朱金石个展《时间的船》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8

第一空间“时间的船”宣纸装置精确到使用一万四千张宣纸,一千八百棵细竹,两千根七米绵线。作品纵贯气势恢宏,当光线从顶部天窗撒下,穿过密密的细线打在宣纸的褶皱上,苍桑与脆弱,坚固与柔软则同时映入视线。当观者走进作品的通道之中,瞬间封闭的形态在浮动其中的光斑与尘埃敞开,宣纸做为古老材料的记忆被重新唤起,产生出一种从未存在的空间幻觉,时间在此诗意地栖居。

3

4

▲ 朱金石个展《拒绝河流》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8

朱金石的宣纸装置起始于1988年,那时他在柏林将一立方体宣纸安置于北京与自己遥相应对。1997年他在温哥华美术馆用五万张揉过的宣纸搭建出十八米高、三米圆的装置作品,穿越周壁四层空间,悬置在大厅正中。二十年之后,当朱金石这次在北京798构想宣纸作品,他试图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空间做出新的诠释。宣纸与竹子的薄柔赋予这件巨大装置以轻盈,由此对比出包豪斯工业建筑的沉重与时代记忆。

5

6

▲ 朱金石个展《拒绝河流》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8

第二空间则精选了朱金石近十年独领潮流的“厚绘画”,包括数件八十年代抽象绘画作品。朱金石的“厚绘画”一反西方九十年代之后的构成主义、新几何主义的抽象绘画主流,超越传统抽象主义的单一理念,注重于自己的体验。正如华盛顿赫希洪博物馆馆长Melissa Chiu所评论的“他的绘画创作无视存在于不同媒材(绘画/雕塑/装置)之间的严明界线,亦无视存在于对抽象艺术之地方性与跨国界理解之间的差异。在更大的程度上他关注于材料本身,他的创作表现了他从材料之中追寻意义的兴趣。”

7

▲ 朱金石《天池》,布面油画,100 × 75cm × 3,1985

8

▲ 朱金石《地中海》,布⾯油画,180×160cm×3,2017

9

▲ 朱金石《用颜料抗拒颜色》(局部),布面油画,180 × 160cm,2015

10

▲ 朱金石《用颜料抗拒颜⾊》,布面油画,180×160cm,2015

11

▲ 朱金石《无题四》,布⾯油画,180×160cm,2016

12

▲ 朱金石《油墨》,布面油画,250 × 200cm,2013

纵观朱金石过往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抽象绘画与观念装置艺术这两条平行的脉络贯穿起伏于始终。此次展览将两者并置,可让观者进一步体验到当代艺术的今日美学。

甘家口303

公寓艺术的概念由策展人高名潞提出,尤指涉九十年代中期在缺乏公共空间允许的环境下,中国艺术家在私人空间自发组织的艺术活动。公寓艺术作品多取材于家庭和个人生活环境,以低成本、袖珍、短暂即逝、偶发和难以保存为特点,这些作品保留了艺术家与其具体的生活情境之间不可分离的关系,与此同时,公寓艺术家有意识地对任何艺术体制保持着对抗态度。

13

▲ 朱金石《背对的佛》1998,照片装置, 旧木质储物箱和照片

14

▲ 朱金石《时钟》1995,竹筐、水泥、水,每个竹筐, 60 x 60 cm 装置尺寸可变

15

▲ 朱金石《山水案》1995,折叠桌子、炊帚、面粉和水,北京甘家口

16

▲ 朱金石《临时房子》1994 ,水泥池、炊帚、面粉 ,装置尺寸可变

2018年3月25日,朱金石在上海的首场个展“甘家口303”在“上海──藝術門”展出,分三个部分,二十余件作品贯穿了艺术家1979年至今的装置与绘画实践。

展览的第一部分首次还原九十年代中期朱金石近十件袖珍的公寓艺术装置,包括《病床》、《时钟》、《临时房子》、《山水案》等,画廊入门右侧的第一个独立空间是甘家口303房间的复制,墙上的文字档案则再现了朱金石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在公寓艺术时期的艺术理念。

17

18

▲ 朱金石《宣纸堆》1994,宣纸 装置 尺寸可变, 北京甘家口

19

▲ 朱金石《方阵计划 一立方体宣纸在北京》1988,宣纸,100x100x100 cm 北京甘家口

20

▲ 朱金石《权力与江山》2008,照片 66 x 100 cm

展览空间的中心位置亦即第二部分,朱金石的六件从1970年代至今的公寓艺术作品投射出策展人高名潞宏观的艺术史理念,他认为相比于流行全球当代艺术的超大型作品,中国公寓艺术提供了与之相反的、更为智慧的简朴,而艺术的本质恰恰是蕴藏在其中的心性。

展览的第三部分是十件2017年绘画作品,这次展览开放了画廊地下室空间,其高度近似朱金石的工作环境,恰当的契合了公寓艺术在不同时期的风格。

21

▲ 朱金石《四月在何处 三》2017,布面油画 180 x 160 cm

22

▲ 朱金石《春之祭 四》2017,布面油画 180 x 160 cm

23

▲ 朱金石《天意》2017,布面油画 180 x 160 cm x 2

24

▲ 朱金石《失去白云》2017,布面油画180 x 160 cm x 3

25

▲ 朱金石《飞 二》2017,布面油画 180 x 160 cm

26

▲ 朱金石《白瓦非白瓦》2016,布面油画 180 x 160 cm x 3

对话“凤凰艺术

李大衡 X 凤凰艺术

 (以下为了方便阅读,“凤凰艺术”= Q

27

▲ 艺术家朱金石

Q:唐人这边两个空间有两个名字,《时间的船》、《拒绝河流》,好像都跟流动性有关,有这个关系吗?

朱金石:我还真没想,但你这么一说呢,我觉得有这个意思。我不喜欢给作品起名,但这次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都有名,或者我以前起的名字也都比较不太容易理解,比如说“颜料的空缺”。这次两个名字比较容易找到一种关联。也多少要考虑到展览的环境,798来的都是年轻人,所以要找到互相之间能够对话的东西。有时候用一个名字也好,或者给一些叙述也好,让观众不要太紧张,放松一些。

28

29

30

31

32

33

34

▲ “甘家口303”展览现场

Q:可以谈谈关于您的“后绘画”,上海那边主要是针对“公寓艺术”那个时期的东西吗?这次宣传里提到说用了“14000张宣纸,1800棵细竹”为什么一定要这么精确的数字呢?是否有象征一种理性和平衡的东西在里面?

朱金石:上海实际上跟北京这个也差不太多,一半是装置,一半是绘画。上海的装置集中在90年代中期,这边的展览作品就比较对焦在我的宣纸装置,根据它的空间形成的不同变化。

关于数量,如果你没有材料数量的考虑,你也不知道你要准备多少。刚开始不太知道到底要准备多少,经过几次工作以后,团队就知道了,多少张纸承受力度够,多少根竹子。从黄山那边我们找到竹子,一根竹子7、8米,我们只要中间一段,3米。剪多长,你得有个数字概念,我们就是3米。

1988年,第一次用宣纸做作品,没有把它作为主体,也是用不同的材料来做,但宣纸是比较典型,比较能够找到身份,尤其在90年代,能够看到身份的标志。

35

▲ 《船》,装置,宣纸、细竹、棉线,1500 x 350 x 420cm,鲁贝尔家族美术馆,迈阿密,美国,2012,鲁贝尔家族美术馆收藏

Q:您一开始用宣纸,可能也有传统书法的东西在。在这之前有跟书法有接触,还是说一开始就是本能性的东西?

朱金石:跟书法没有直接接触,抽象绘画在60年代之后,使用的工具,在改变工具的基础上改变了画面,大部分人都以为是从有形象到没有形象,实际上,它还在材料上有非常大的改变,甚至是决定了抽象绘画的改变趋势。

我在80年代初的时候开始尝试抽象绘画,但感觉达不到自己的想法,就改用这种比较宽的,15公分的。当时我找的是比较硬的粗刷,用它来替代画笔。后来到了欧洲,发现大家都用这样的工具,通过扩大笔的宽度来构成抽象绘画自身的特点。50年代,抽象派的艺术家就进入东方的书法,提供了一个模式,当你在做的过程中,肯定你也会认同那种选择。这种语言本身就来自亚洲,但终究它是50年代和80年代的,我们说现代主义,或者现代主义抽象的样式。到了80年代之后,或者到了我后来绘画,不会去太考虑书法、空白,东方性的语言。现在要跟它形成一个距离,有意识地脱离它,改变它,不从它的角度入手,因为它太简单化,太概念化。

36

▲ 《宣纸道》,装置,宣纸,1800 (h) x 300 (dia.) cm,温哥华美术馆,温哥华,加拿大,1997

Q:您的切入点不是从社会性、思想性,或者说大的语境,再往回去解读这些作品,而更多是从里往外发的东西,从细节入手。

朱金石:这涉及到当代艺术里面两大阵营。这两种风格实际上都跟西方的思想,西方艺术的演变有关系,有些艺术家强调社会性,博伊斯强调“社会雕塑”。另外一派的艺术家说,如果是一个材料,你最好让它放在那里。他自己也不能说话,你也不能说话,让它客观地存在那。就这两大系统支撑了当代艺术整个框架。

37

38

39

40

▲ “甘家口303”展览现场

Q:在你看来,对于你作品的理解应该从艺术本体出发,还是从社会语境中理解?

朱金石:在中国我们了解比较多的就是社会艺术,就是说艺术之间的社会性,忽略了当代艺术的另外一个系。但这两个系没有一个分界,有条河流,刚刚说拒绝河流,这个真的拒绝河流了,有一个河流在挡住它,那就拒绝这条河流,不要这条河流,互相之间不要分的那么清楚。艺术的社会性跟艺术本身的体制也是一样,比如我们说语言带来的观念,带来的思想,带来的感觉,它之间没有冲突,也没有分界,非此即彼的那种并没有,想做哪个就去做哪个,什么触动你了你就去做什么。

41

▲ 朱金石《水面上的宣纸》,行为,中国北京,1995

Q:从材料来讲,您觉得这些绘画使用的材料本身有什么变化吗?你对于不同颜料的质感和水溶性等是否有偏好?材料本身的变化带给你什么改变?

朱金石:我天天跟颜料工厂他们老板聊,他们老板老得来,我用着用着就不高兴,他就过来了。一般的艺术家不注意这个问题,我非常注意。这些是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我们艺术家主要的工作全在这。研究材料是当代艺术的要点,它不是说我画画跟别人画画就是不一样,别人画画是研究绘画,我一般不好意思说,我说了怕别人生气,我从来不研究绘画,我研究材料,但我对艺术史很了解,18世纪这些画家的作品,我挨着个的看,在那待了20多年。不像中国艺术家拿个面包,带瓶水就到美术馆去看几天,那哪来得及啊。我们没事就去看,就在旁边,没事就去看两眼,耳儒目染的这种感受比你研究学习更重要。因为我现在做的工作,别人反过来要让你进行接触,不给你们讲什么道理,讲道理也是越简单越好。你看,孔子的道理都很简单,你可以记住,你记住之后可以有不同的层次,通过不同的层次,来加深对这个意思的理解。艺术也可以这样,所以就有了拒绝。消除边界,不要让什么事情被隔开,时间的船,不要在水里面。所以没有方向。

42

▲ 1979年中国美术馆外东墙《星星美展》现场,画面中部为朱金石的三件作品。

Q:为什么上海个展是以此为名?

朱金石:我们说展览的名字叫什么?甘家口303。为什么要这么做?这里面有一个我们比较长时间的思考。我们刚开始合作,从2003年开始交流,关于他的想法,艺术门的这个展览,严格来说比唐人这个要著名,因为它属于艺术史的一个展览,作品又不大。你说好像不像一个个展了,其实还是一个个展,只是你个人怎样在一个场景里面,在一个时间里面、历史里面,有一个什么可能性。说的比较复杂了,但你有了这样一种判断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个艺术家这个作品真得好。

90年代中期中国还没有装置艺术,严格来说还没有装置艺术,装置艺术是我们在外面才刚刚学会,我们中期要拿回来实践了。实践的时候中国的艺术家也想做,但不知道怎么入手,这个时候就形成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43

▲ 朱金石《无常》,装置:宣纸,宋代碗,水,冬瓜,尺寸可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中国北京,1996

Q:高老师的文章里面写,中国艺术家在门口摆了一些东西,不管它叫装置,就是摆了一些东西在那里。

朱金石:对,他认为叫装置太容易了,装置谁不会做?但是如果做成不是装置了,那谁会做?他有这么一个比较深的意思。他认为这些年做出来的作品不错,有点不像装置了。所谓不像装置,就是它不符合西方的标准了,但又做得特别好,他认为这个在中国艺术史里面,当代艺术史里面,是应该关注的一个时间点。甚至我想,他可能会认为,中国当代艺术90年代中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但是他怎么再去论述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展开。但可以感觉到,他对个时间这样一个形态是非常认可的。我认为他代表了中国艺术批评的权威的观点,西方人再专业也看不懂,因为他们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只能用他自己西方的思想看他们自己的艺术家。这样的情况下还是缺少高老师这种能力。

首先,90年代中期的工艺艺术高老师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他区别于西方的一些想法,比如非体制化、非商业化、非专业化,这几个特点都是在西方当代艺术里面不具备的特点,这些是缺点,什么都没有你干嘛呢?明明是缺点,但是高老师把这个缺点当做一个优点来重新解读,艺术不是GDP,不是人均产值,跟那个没关系,穷和富、多和少都不重要,重要在于你有没有这个想法、智慧,和你说的本体的那种东西。当时的作品其实蛮有社会性,抗拒社会,不让你做你非要做。不让你做你在家里做,什么意思?就是不同意嘛,人都举手你非不举手。跟今天不一样,今天你的作品爱在哪儿做在哪儿做,那个时间至少公开场合是不让做装置艺术。

44

▲ 朱金石《从有限到无限》,综合材料,600 x 400cm,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2007

Q:那咱们说回材料,像在美术史里边,西方美术史由于现代绘画、材料绘画,由于材料的改变,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比如当时可能发明了小的图画颜料,小管的不同颜色,可能就影响了艺术家的绘画形式,后印象派等等。你怎么看待媒介和材料?

朱金石:不是媒介,就是材料,就是工具。媒介跟材料是两个概念,媒介它有传播,像你们那是属于传播型的,材料就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变成筷子了,它就肯定要变化。画画也是,18世纪的绘画是圆头笔,那个笔跟中国毛笔差不多,放在这个管子里面,拿线一绑。我到德国还用这种笔,大部分笔是这样的。油画笔那时候发明了一个铁钩,铁钩这么一压,18世纪之后就开始有工业革命了,那时候研究出了一种铅皮。

展览信息

45

46

时间的船 / 拒绝河流

艺术家:朱金石

展览时间:2018.3.10—4.30

展览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 / 第二空间)

47

甘家口303

艺术家:朱金石

展览日期:2018年3月25日至5月15日        

展览地点:藝術門(中国上海江西中路181号1楼)

4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