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2023-03-08 14:42

2023年2月28日至3月27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是继去年“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的第二次大展,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展”。

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视频及现场报道。

微信图片_20230308143617

 

▲ “大地之歌— 2023美丽中国纪事”现场视频,拍摄、剪辑/董洁旭

“两年前,中国美术学院成立美丽中国研究院,倡导‘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跨界贯通中打开生活艺术的新可能,在在落地实行中激发文化生产的新方式,从文创、文旅、文教、文娱四个方面,形成艺术文化赋能社会发展的新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人文艺术的新能量。”

微信图片_20230308143639

“美丽中国”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牵动着生态、生产、生活多个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城乡风貌、产业创新、人文素养、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从区域发展到基层治理、从城乡规划到社区营造、从生态修复到乡村振兴,再到每个人的身心安顿,均涵括其中。在艺术维度上,“美丽中国”建设之关键是要在新时代城乡建设中再造一种中国人的风景;从社会维度讲,“美丽中国”建设之核心是乡土体系的修复和生活世界的再造。

微信图片_20230308143703

▲ 大地之歌— 2023美丽中国纪事  启幕仪式

微信图片_20230308143717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美丽中国研究院院长高世名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表示:“本次展览以中华世纪坛为枢纽,从形形色色的美丽中国实践中,遴选出近百个具体生动的代表性案例,呈现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多元维度。通过这个展览,我们编织起一个遍布中国大地的美丽中国“行动网络”,以近百个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提案”,形成美丽中国跨界创新的“智联网”。我们希望,通过“2023美丽中国纪事”,可以让无数实践者们的“点滴之功、一己之力”聚沙成塔、涓滴成河,让无数建设者们的默默耕耘、久久为功,谱写出美丽中国的大地之歌。

微信图片_20230308143736

▲ 左中一、吴丰昌、范迪安、徐和建、陆军、马峰、左亦、金一斌共同推杆为2024美丽中国案例/提案征集暨“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启幕

微信图片_20230308143755

▲ 冯燕、韩敬霞、季楠分别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中华世纪坛与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签署合作意向书

微信图片_20230308143815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美丽中国研究院院长高世名做展品讲解

美丽中国建设中的艺术实践的提案,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包括了城市和乡村项目,以及不依赖特定地域或城乡融合的跨地域性项目。可视化的研究数据,如“案例筛选原则”“案例地域分布图”“案例图像”“词云图”等,为此次的美丽中国实践之旅提供深度导航。

微信图片_20230308143836

▲ 展览现场

 

展览 · 主题板块

展览分“生态”、“乡村”、“社区”、“数字“未来提案”五个主题板块,推出“从乡土学院到美丽中国”特别单元,涵盖⽂献资料、影像视频、装置等。

「生态板块」在“生态”这一板块中,体现了“开发绿色价值,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所展示的案例,或是以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以乡村经济带动生态保护,合作共治维护绿色环境,起到了“开源”的作用,如安吉“余村全球合伙人”模式”,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助力共富共建;青海省玉树市的“帕卓巴游牧人合作社”以改善生活习惯和维护环境为初衷,实现了合作社的发展,为高原社区的孤儿、残疾人士等提供了工作机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或是将现代建造和自然材料的融合,唤醒下一代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平衡”,如“南京红山动物园”通过尊重动物原始生活习惯的环境和平等的关系去连接人与自然;

微信图片_20230308143912

“登云自然探索乐园”用互动性的景观设计激发孩子们对于自然感知。或是倡导减少污染的生活方式,探索“循环”利用之道,守护生态环境,如“德迦零废弃社区”,青海省的高原居民捡垃圾并利用垃圾建造房屋,守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再造衣银行”项目建立了完整服装回收再利用体系,提升衣物的循环利用率。或是从缝合自然的多元视角,推动和谐共生的有机农业,“修复”文化与精神上的断裂,让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意识重新和自然融为一体,如通过现代景观设计净化水环境,切实修复被破坏实地生态的“海南城市湿地修复公园”;“Smurf无人驾驶清洁船”则从工业设计角度,利用雷达和算法等技术,实现对于水体质量自动检测和清理。

「乡村板块」在“乡村”这一板块中,呈现了寻找文化根源,重建乡土家园的面貌等实践案例。展陈案例中,实践者们在挖掘和记录真实乡土民俗艺术的同时,结合新材料与新技术再创造以打造新民艺,其中有通过影像人类学的方式长期跟踪记录黄河区域民艺的《大河唱》音乐纪录片;有展示新疆地区当代艺术的“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及其开展的民艺帮扶计划“碧曳”;也有重整产业链和现代设计让传统民艺融入当代生活的“自然造物”。为营造乡村日常美育,点亮孩子的艺术梦,这些实践者们试图将美融入乡村的日常场景,像童话一般多彩梦幻的“富文乡中心小学”使得每天的上学、玩耍成为美育的舞台;大凉山“花火计划”用模块化的工作营引导孩子们为自己创造游乐场;而“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项目则超越了“无墙”博物馆的概念,主动走入乡村,长期服务于乡村美育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022

“大南坡”项目以发掘与农耕和手工业紧密相连的农村生活习惯与文化体系切入,复兴文化、产业和美学;“松阳实践”发挥艺术设计的力量,通过政府与学者的紧密合作,创造出了独特的乡村振兴协作样板;其中“幸福工程”通过公益创业机制扶助困境母亲,以纪实摄影展览的方式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一些实践者通过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地的环境条件,着眼于城乡互动下的乡村经济,“宿集营造社”项目在黄河河湾用革新的集合经营方式创造出文旅热点;“松赞酒店”项目则用一连串的酒店串联起进藏路线,让旅客深度体验西藏的风土人情;“九女峰”用山顶上的“一朵云”盘活一个无人村。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037

▲ 展览现场

「社区板块」“社区”板块打造了新话邻里之间,焕发日常活力的“生活圈”。实践者们以创新的方式寻找重新联结社区关系的独特切入点,试图开创多元立体的公共空间模式,这里有基于社区花园和公众参与来系统性地达成社区生态多层次修复的“社区花园系列公众参与实验”;也有营造开放欢迎城市空间的被称为“森林火车站”的嘉兴火车站。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100

艺术的力量是一种关怀,实践者以陪伴式设计参与社区营造,从而重塑社区主体意识,“金台村重建”为汶川大地震后失去家园的村民重建村庄;“留坝两个‘100’项目”发动百户农户参与改造投资改善乡村经济环境和人居环境。而有的实践者创造主题以粘结剂增强邻里情感关系,从而唤醒共同生活记忆,保住生活中最真实的烟火气,其中包括让儿童成为策展人的“iSTART儿童艺术节”;让艺术家设计、让社区欢乐的“CAP社区艺术计划2.0”;在香港用设计为小摊主排忧解难,留住多彩街头生活的“排挡创新”。为老旧场所和物品注入新的生命力,许多实践者也选择了延续活力的“针灸疗法”,对社区在尺度和角度上进行新模式探索,“goodone旧物仓”为社区旧物构建出庇护所,使其焕发新生;“陶溪川”则通过对旧陶厂的多元业态改造,创造了瓷都新文化地标。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117

▲ 展览现场

「数字板块」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诞生了新的美学探索,“人机智能交融,科技动力赋能”“数字”板块案例中得以体现。数字升级融合了设计制造,让科技可以为弱势群体赋力,“盲人视觉辅助眼镜Ⅱ”帮助盲人观察周围环境;“悠扶机器人”能搀扶行动不便者;“蜡烛消灭者”用低成本的方式为非洲及国内能源匮乏地区或低收入的人群提供光源,设计“智造”改变了生活。数字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更新”了创作的思维方式,达成全新的情境与体验。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142

“北京2022冬奥会形象景观系统”从传统山水画中提取逻辑,建立模数化的景观系统;“牧光计划”在甘肃敦煌独特的自然背景下展开别开生面的光影体验,以技术建构了新情景,催生了数字新视觉。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200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媒介,发挥了“聚能”的功效,河北省“西窑头村——FA公社”通过数字平台连接都市与乡村,促进乡村发展;“中国码”融合了科技与文化特色,优化资源配置与使用体验,有序管理国有资产......数字技术的应用,文化遗产得到了时代新发展,新技术不断解锁文化资源潜力,如传统书法字形结合数字化设计的“方正字体库”;以及通过遗产数据和实际规划的良性互动、促进东北地区村镇复兴改造的“中东铁路(黑龙江段)建筑群数据库”。数字辅助梳理、记录历史遗存,活化非物质人文资源,促进从古到今的资源“转化”。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229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234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258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303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美丽中国研究院院长高世名做展品讲解

展览期间还将集结各界专家学者、联动各大媒体,围绕生态环境”、“文旅振兴”、“艺术乡建”、“民艺复兴”、“文学影像”、“公教美育”等方向,举行“下一站NEXT STATION·美丽中国系列论坛”活动,意在立足中国大地,聚焦人民生活世界的修复、激活与再造,探索城市更新、乡村建设的创新思路,共同探讨美丽中国的建设之路。

微信图片_20230308144417

▲展览初步搭建了“美丽中国线上档案交互系统”,观众可以通过“地域”选择找寻家乡案例,也可以根据板块内容、实践属性筛选特定案例,后期系统也将结合展研空间孪生、档案地图谱系、提案跟踪研究等各功能持续延展迭代。(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

展览信息:

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

SONGS OF THE EARTH: Artistic Documentary for a Better China

展览时间:2023年2月28日-2023年3月27日

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二层(北京)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

[联合主办]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承办]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美丽中国研究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编辑/张悦 拍摄/董洁旭 剪辑/董洁旭 责编/dbk 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