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2022-06-11 14:55
1. 永恒不再
对时间的瞬时狂热是清晰判断的大敌。
30分钟、1天、48小时、3天、7天、14天、一个月、一年。毫无疑问,我们的世界正被一种全新的时间结构所主宰。
随着17世纪末期新式钟表的诞生,时间彻底独立于自然现象,成为可被准确计量的重要物理参数。一切都变得可预期、可规划、可协调,使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也能够像钟表机械那样运转有序。数学时间开始扮演组织者和控制者,成为机器化大生产的前提。
这是工业时代的核心。而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断重复地体验着自己的肉体、精神与偏好是如何被越来越紧凑和细分的时间架构所控制的:外卖迟到2分钟便足以让人暴躁不安、网络视频的播放时长精准地控制着观者的情绪与注意力、时间与金钱愈加紧密复杂的联系,更不用说疫情以来的防控数据网,用无数个时间节点分割与阻隔着人的肉体与生活。
▲ 尚扬《诊断-6》,1994s,193×153.3cm,布面油画,(泰康保险集团收藏)
时间、数字和价值效应链接得越来越紧密。我们急迫地寻求一些事物和数字快速地发展,在短时间内确立、榨取和产生价值,也试图让一些事物和数字迅速消失。然而,留给我们反思我们的记忆、选择和里程碑的时间却越来越短,甚至濒临消失。一切都越来越同质和无力,似乎把整个时间都凝固在一个永远毫无意义的、什么都不做的状态当中——甚至和那个一切都编织成意义的整体世界截然无关。
▲ 王宝菊,《配乐诗朗诵:荒原》,2020s,65'06",行为录像
“时间是万物的尺度”,时间的破碎亦意味着万物的破碎。于是,那些我们曾经珍视的价值被不断消解,生命本体在这个时代不断让位,甚至永恒也不复存在。万物的生命周期与运行规律在当代的荒原中被无限异化,人自身的存在和处境在无数的文化、政治和生物的争端中愈加岌岌可危。
一切似乎都在发生,一切又都似乎并未发生。此时,艺术何为?
2. 万物有时:80年代、90年代、当下、未来......
凡事皆有定期,天下万物皆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有时。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在策展人郝青松的策划下,嘉德·宥爱艺术中心的开馆首展“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试图在生命的永恒尺度呈现和分析我们刚刚经过的历史经验——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在艺术中见出真理。历史本来就活在问题与真理的张力之中,应以真理发现问题,医治问题,从而延续和更新生命。
▲ 嘉德·宥爱艺术中心
嘉德·宥爱艺术中心(Ui ART Center)致力于打造首个以生命为核心主题的国际一流艺术中心。场馆命名有三层含义:1.大写的“YOU(你)”和小写的“i(我)”是强调场馆与社会的关系;2.Ui也代表着感知无限(Understanding infinity)。每个人都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对立统一,人只有在“有限”当中看到 才有可能具备“审美”的眼光,有望追求自己的“精神出路”;3.美是艺术最狭义也是最纯粹的概念,审美则是人类洞悉痛苦并且回报以爱的生命过程。宥爱艺术中心期许观者能以包容的心态,不仅能够用眼睛看到艺术形式的美,也能够用心认知到艺术内容的善,更能够用灵魂感知到艺术观念的真,具备真正的“审美”能力。
▲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本次“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共分为三个单元,构成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命叙事,可以称为一代人的艺术精神史。第一单元“记忆:一代人的怕与爱”,回看20世纪八十年代的艺术史,从历史记忆中打捞中国当代艺术启蒙时代的焦灼与希望。第二单元“失忆: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审视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史,从超验维度评判其历史价值。第三单元“医治:相信未来”,突出医治、修复的生命概念,诠释了当代艺术主题的生命转向。
▲ 孟禄丁 张群《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1985s,196×164cm,布面油画,(泰康保险集团收藏)
▲ 丁方《悲剧的力量之九》1992s,170x200cm,布面油画
▲ 马轲《沙尘暴之九》
毫无疑问,80、90年代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如野草一般强劲又蓬勃生长的艺术家们从单纯地学习西方,到慢慢开始实验与先锋的道路,在当代艺术于21世纪初获得“正常化”以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张力。
回看20世纪八十年代的艺术史,从历史记忆中打捞那个时代的焦灼与希望。经过半个世纪之后,中国艺术重新开始接续现代艺术前史,也重新建立与世界的关系。伤痕美术之后,星星画派、八五新潮、中国现代艺术展一次又一次掀起新艺术的热潮,直至戛然而止。十年时间重走了一百年的艺术史,仓促经过却极有真诚,如同一个重生之后朝气蓬勃的新生命。展览邀请了八十年代的诸多亲历者和原作参与,唤醒已经模糊的青春记忆,也在相对主义的当代艺术环境中重新肯定那一个时代的意义。展览也特别展出劳森伯格的摄影作品,回应一个特别的历史时刻。其中,1985年,劳森伯格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 47 件集合油彩、布料、照片、报纸、动物标本等混合材料的拼贴作品。已经身在西方当代艺术语境之下的他,给尚在八五新潮美术中补修现代艺术课程的中国艺术家以深刻的思想冲击,堪称中国当代艺术的启蒙者。
▲ 罗伯特·劳申伯格《安静的房子(黑山学院)》,1951s,45.7x45.7cm,银盐纸基
▲ 罗伯特·劳申伯格摄影作品
从“星星”年代到85新潮,再到89艺术大展,虽然艺术家的个体性在不断地膨胀,但艺术的当代性无不笼罩在与当时艺术体制之间相互摩擦的闷热状态中。像85艺术新潮的爆发,中国美术馆大展被封,都使得艺术的变革更趋于一次次抗争的艺术“事件”,这是当时社会环境和时代的产物,也恰恰揭露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和每一个具体个体的现实处境。
▲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到了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环境变得更多面,由许多比较复杂的事件所组成。一方面,艺术界不断尝试如何将当代艺术真正地融入现实生活与社会环境中,而不是小众的、孤立的社会状态,艺术家创作的风格与脉络也不再以对抗集体的宏大叙述为主,而是转为艺术个体性的发展;但在另一方面,一些西方策展人通过展览按照他们的需求,通过可以夸大意识形态的方式来塑造“中国”,中国的前卫艺术似乎在逃离国内的困境之后,又进入了西方的“话语圈套”与经济裹挟。
▲ 杨飞云《那时我们正年轻》,1991s,125×115cm,布面油画,(泰康保险集团收藏)
审视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史,从超验维度评判其历史价值。客观而言,中国当代艺术如异军突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参与国际艺术大展和艺术市场。但过分追求方法论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硬伤,或者迎合西方的东方主义,或者妄想自我东方主义,处境的真实和生命的真诚日渐失落。我们在欲望和成功学的狂欢中忘记了自己的历史,更失忆于永恒,殊不知巴别塔和雷峰塔最后的命运都是倒掉成为废墟,而巴别塔的目的 “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展览邀请的艺术家和作品都真诚面对了喧嚣之下的真实处境,不同于普遍的虚无主义,他 / 她们选择确定性,历史也会给予他 / 她们确定的价值。
▲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 张大力《拆·紫禁城》,1998s,95x67cm,彩扩照片
▲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全家福》,1995s,100×130cm,布面油画,(泰康保险集团收藏)
▲ 刘亚明《苍穹之眼》2011—2015,900x1200cm,布面油画
伴随着图像快速涌现的过程中,艺术与艺术世界也在不断面临着新的困境。当年被人们视为危险和革命性的艺术力量现在似乎已经老掉了牙齿,并显得那样和蔼可亲。博览会、双年展、三年展、文献展......越来越多的展览和活动追求着独特性与在地性,但多数却也只是在庆祝表面差异,并在同时不断强化着艺术世界的马太效应。在此时,我们又该如何重回艺术与生命本身?
▲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相信未来”引自诗人食指一首诗歌的名字,仿佛是先知在被掳巴比伦之后发出的世纪预言。人心的罪恶、自然的污染、社会的纷争,都需要在黑暗的废墟中被光芒刺痛和照亮,以应然价值来观照和更新实然处境。身在处境之中,心要相信未来。这一单元的作品突出了医治、修复、生命、彩虹、要有光、拥抱、爱等等概念,诠释了当代艺术生命转向的主题,也是对当代艺术价值取向的重新判断,在艺术废墟中去点燃星星之火。
在本次展览中所展出的作品,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出了这种焕然复苏的主体存在,饱满丰盈的人格精神,活泼灵动的生命张力,却又在更高层次上表现出生命的自觉。同时,本次展览也可被视为一种对于“人”主体的重新确立,并为我们在当下的处境带来了回顾、反思与启示。
▲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道德本位的崩塌与价值本位的高扬,是阻隔生命/艺术价值意识的两大问题。在这种语境下,我们如何判定艺术作品的价值成为当下时代必须被再次提起的议题。生命的焦灼折射价值本位的影子,唯有消解价值本位,关注生命本体,才能复归本心,走向生命与艺术最纯真的本质。
▲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的生命转向并非投向了虚无主义,而是在当下生成了更为特殊的意义——唯其如此悲惨,如此真实,艺术中所表现的才并非无谓的感叹,而是人类在动荡中的无力和脆弱,局限与绝望。而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关于“人”的意义被不断解构和重塑。
▲ 高氏兄弟《拥抱 20分钟》 ,2000s,表演录像
作为展览的特别策划,在展馆⼀层⼤厅版画前⾼⽒兄弟的快闪重现作品《拥抱》和艺术中⼼室外围挡杨重光的废墟艺术——290⽶围挡画,更加具体地呈现了人类在当下疫情时代的困境:与人的亲密接触,和无处不在的隔挡。
▲ 谭勋,《彩虹计划 . 缝合》,2022s,尺寸可变,彩钢板 铆钉
3. 艺术的当代生命转向
在当代社会,成为“历史”需要多久?
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指出,历史中各种文献、实践、事件、物品及其间交织的关系构成了“档案”,但档案它远不是那些置放在书架上落满灰尘的叠叠纸张,更不是停滞不前的或归为过去的泛黄记忆,而应是一个活跃的、不断和现实发生互动的知识体系。
▲ 王宝菊,《波澜》,2017s,57",行为录像
▲ 岛子,《被摧折的生命树》,2020s,100x80 cm,水墨设色
▲ 马秋莎,《从平渊里 4号到天桥北里 4号》,2007s,7' 54''单频录像(泰康保险集团收藏)
▲ 曹再飞,《逆行朗读》,2020s,行为录像
本次展览中的作品便是这种与现实交织的精神和文化档案,在其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不同转向。全球语境下的艺术实践、资金的介入,伴随着中国在高速发展之中带入的诸多社会性问题,让艺术有了更多的矛盾、冲突和体验,也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架上—观念、形式—社会性的两大转向。而在这两种形式/内容的转向,与无数愈加细分的新词语和新流派之外,“生命”的主体性也愈发显著。
▲ 达明安·赫斯特《蝴蝶画》2009s,64x87cm,艺术微喷
在这一意义上,展览的三大版块并不简单地是某种三段论或纯粹时间线性的排列,而是彼此循环往复地交织在生命之网上,不同个体在相似或不相似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处境下对于艺术和生命的思考/创作,在历史的长河中互相映照掀起波澜,共同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人的精神史与生命史。太阳底下无新事,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希冀着技术与网络工具可以带来去中心化的自由、民主体验和更加广阔的艺术创作;然而,信息技术、资本巨头与权力意志的发展,垄断了操控人类生理、心理与社会特征的可能性,人的身份让位于中心化的、个体的可追溯性,技术鸿沟成为新的不平等。在此时,艺术的生命转向再次显得尤为紧急和重要——因为在新冠病毒之外的世界里,并不都是生的希望,人类的精神与肉体同样也面临着枯萎的危机。
▲ 卢龙,《乌云》,2019s,600x180cm,宣纸油墨
▲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我们眼前的这一端是“现在”,在我们的牵引中,线不知不觉地延长,那另一端的“记忆”,就逐渐离我们远去(杉本博司)。本次展览所涵盖的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发展史,不仅唤醒了我们对艺术最初的记忆,更重新生发了对于生命本真和艺术最纯粹的珍视和思考。
▲ 艾松,《Blue Heart》,2022s,245x150x165cm,铁、烤漆
越是在沉默的时代,我们就越需要艺术,也越需要重新树立对尺度的确认。“当我们把当代艺术四十年发展的代表性作品汇聚到这里,本身就在书写一部当代的精神史。”就如策展人郝青松所说,把当代艺术放回当代社会发展中,放到全球化与东西方交流互鉴的历程中,不仅能捕捉到历史的走向,更能理解生命的去从。
▲ 付小桐《洛河图解》
▲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在美术馆展场空间的顶部,Angela Lu的作品《万物有时》结合了建筑技术与艺术语言,引入自然光线及其应时的变化,诠释了抽象而真实的时间概念。作品“大眼睛”造型的灵感源自我们的眼睛,感知光线也回应光照。而天上射下的光线,照亮了这个失忆的世代。
让永恒重归永恒,让万物重归万物。我们凝视着它们,它们也在凝视着我们。
▲ Angela Lu,《万物有时》(常设作品),2022s,800×538×325cm,装置(钢、铝、光线)
#关于策展人
郝青松,批评家、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担任多项国际艺术展览艺术顾问及评委,及多家媒体专栏撰稿人,批评写作聚焦当代艺术转型与思想史转型问题,倡导当代艺术的价值观更新。
#展览信息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
主办机构:Ui ART宥爱艺术
承办机构:上海恒飒文化
展览时间:2022年6月1日-6月26日(每日开馆时间 10:00-17:00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嘉德·宥爱艺术中心,苏州
参展艺术家:
罗伯特·劳申伯格、达明·赫斯特、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张洹、张晓刚、丁方、岛子、尚扬、杨飞云、巴荒、高氏兄弟、赵半狄、刘亚明、杨重光、毛焰、马轲、荣荣、海波、 张大力、王庆松、杨福东、曹斐、崔岫闻、胡向前、艾松、谭勋、付小桐、卢龙、曹再飞、陈劭雄、王郁洋、袁庆一、陈仁、孟禄丁、刘茵、张群、王宝菊、沈烈毅、马秋莎、刘窗、鲍尔·诺格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