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 2021-11-11 08:35
人的审美能力是多维的,包括对绘画、音乐、文学等文化艺术作品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其中对绘画艺术的感受和表达是审美能力的重要部分。美术馆是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机构,随着社会对美术馆公共职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教育日益成为美术馆的重要工作之一,美术馆如何通过公共教育与公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结,从而提高公众的审美能力,是美术馆公共教育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北京画院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中国画画院,且是藏有齐白石作品最多的艺术机构,一直以来致力于对齐白石艺术、传统中国绘画和20世纪美术大家的深入研究。北京画院美术馆在此基础上,开辟了“齐白石系列展览”“中国古代书画系列展览”和“20世纪美术大家系列展览”,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成展览内容展示给公众。因此,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公共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传播齐白石艺术、传统中国绘画艺术和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艺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史,通过多类型的公共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于传统绘画和20世纪中国美术的审美能力。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美术馆的公教活动主要从三个层面对公众进行审美的引导。
首先是对画面审美语言的感知。绘画作品与音乐、文学作品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更为具象化,其中的色彩、线条给予人们直观的感受,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令人一目了然。而绘画本身也是画家对世界的一种感受或情绪的表达,它通过绘画作品传达给观者。观者将自身经历、经验、体会融入到观看过程中,最终形成对一幅作品的印象,这是由眼到心的体验。人人都可以不尽相同,带有非常强的主观视角。有的艺术家甚至认为观者的观看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之一,是观者和艺术家通过画面的一种交流,观者的解读赋予了艺术作品新的涵义。美术馆尊重每一位观者的审美体验、审美感受,努力营造出舒适安静的观展环境,让观众沉浸在艺术作品中去充分地挖掘自身对每一幅作品的感官和思考。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所设计的公共教育活动中,我们注重在观展环节中,让观众有充分的时间去感受作品,并且与他们沟通对于艺术作品的初步感受,并进一步询问他们为何会有这种感受,这些资料本身对于美术馆的研究来说也是极其宝贵的,有助于我们理解大部分观众的需求,研究观众的审美倾向、审美基础,从而寻找出解读艺术作品的切入点。
其次是背景知识了解与介绍。当观众对于艺术作品有了初步的感知之后,许多观众便会产生进一步的兴趣,这幅作品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艺术家是怎样的人?对艺术作品背景知识的了解,帮助观众进一步理解作品和艺术家,并逐步构建起观众的艺术知识储备。因此我们在展厅通过多种渠道为观众提供艺术品背景知识的解读,除了展厅的展板、标签之外,还为观众提供微信导览、直播导赏、虚拟展厅等基于互联网终端的服务,方便观众利用手机以最便捷的方式,从技法、画家生平、创作故事等方面对艺术作品进行尽量全面的解读,帮助观众最大限度地了解作品。
北京画院美术馆从2013年起便推出了微信导览和虚拟展厅服务,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把分散在手机和电脑端的服务,都集中在北京画院微信公众号上展示,观众只要关注了北京画院的官微,从下方的“微展”菜单中,就可以看到北京画院所有自主策划展览的微信导览和虚拟展厅内容,在虚拟展厅的制作中,我们又将带导览内容的作品做了热点设置,只要用手指点击作品图片就可看到作品大图、导览文字,甚至收听导览音频文件。
再次是引导观众逐步形成体系性的审美认知。近年来,随着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不断推出优秀展览,公众对于文化艺术的喜爱日益升温,许多观众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艺术知识储备,他们渴望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具有研究性的学习,希望美术馆能够开放更多体系化的学术资源。
针对公众的这一需求,美术馆在做微信导览的时候格外注重对艺术史体系的解读,把艺术家和展品,放到展览的体系中,放到北京画院的研究体系中,放到宏大的艺术史的体系中。不再仅仅是对单独作品的单一解读,而是注重艺术家艺术发展脉络,注重展品和展品之间的关联性,当观众在展厅通过微信导览看展后,他们将对展览、对艺术家风格的演变过程有更为整体化的认知。同时,我们也不断在官微中持续推出解读齐白石艺术、古代书画的文章,帮助公众从日常的碎片化阅读中获得整体性的艺术史的知识内容。当公众对于艺术作品从直观感受逐步转为理论性、研究性的学习,对于公众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将有着极大的提高,当他们从观看一幅作品,变为观看艺术家的系列作品,再到观看某一时代的诸多作品时,他们将在头脑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鉴赏的数据信息,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将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这也是美术馆公共教育工作最终的目的。
(原标题:美术馆公共教育与公众审美力培养。文字来源中国文化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