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 2021-11-10 08:36
艺术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产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依赖于个体精神劳动完成的精神产品。艺术作品凝聚着艺术家个体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它一旦走进公共空间,有了公共性,便成为连接艺术家个体和普遍大众的桥梁和纽带进行交流对话。艺术作品在充当审美媒介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图像向大众传递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也可以说,具有广泛社会接受度的艺术作品虽然体现出个体性的审美经验,但是却反映出社会性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认同。
艺术一般可以通过三个层面引导和提升大众审美。在审美认知上,艺术作品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艺术作品在客观的基础上反映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现状或发展。艺术家通过个人主观的艺术方法高度凝练客观现实,提炼出审美。这种审美方式是艺术家主观地表现客观,高度艺术化的客观产生高度凝练的审美认知,故而超越客观现实,所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通过凝固的形象和大众产生互动交流,使人们在作品的视觉图像中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获得了历史、文化和美学等知识的普及。审美认知对于审美接受的大众来说,普及知识是艺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功能,艺术作品在普及公共知识之时而达到文化普遍认同和民族信仰认同。
在审美教育上,艺术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是反映客观现实又高于客观现实的,由此,艺术作品才能产生感染作用。一方面,艺术作品基于现实,大众可以在艺术作品中找到原型或类似原型而觉得真实可信,获得审美快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艺术能产生教化人的作用,所谓“成教化,助人伦”。艺术作品不仅来源于现实,又不仅局限于现实,而是在提炼后的现实中赋予审美理想。作品中流露出的审美理想会感染大众,使其在现实中寻找精神理想,追求真善美。
社会的生产效率提高,社会的分工变得更细,社会的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不堪重负,容易出现神经衰弱、抑郁症等各种心理和生理症状。这些年,艺术治疗也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国内外有不少医学机构和医疗人员在临床上进行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效果,音乐和美术等形式是最常被使用的元素。患者在艺术作品中获得的审美愉悦和体验使得精神放松,优秀的作品以视觉感知感染观者,进而产生精神上的良性互动,逐步取得一定疗效。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慰藉,精神上得到抚慰,情绪得到稳定,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理想在艺术作品审美的过程中获得了满足。精神治愈在心理学、医学上发生着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是值得继续探索和关注的现象。
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能提升大众的审美。艺术作品除了审美功能之外,另一个积极的功能就是社会批判的功能。优秀的现当代艺术作品往往会带有一定的批判性,它所反映出的不单是审美的愉悦性,还包括更深层次的精神的反思性。它积极面对各种社会现实,重新审视社会道德和社会陈规,重新审视假恶丑,在批评的视域中让人们自省、反思和进步。而这种艺术形式通常通过简单的“美”的意愿去表达是无力的,所以仅仅从单一的角度去判断和评价显然是不够的,也是局限的。
无论如何,艺术的对人的精神引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以多元丰富的艺术作品引领大众审美,进而形成整个社会在文化上的进步,都是艺术创作不应忽视的重要责任。
(原标题:以艺术作品提升大众审美。文字来源中国文化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