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载我以形”出自《庄子·大宗师》,其下一句话是“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那么是谁“载我以形”呢?周褐褐的理解中是自然,即人在自然之中完成了由生到死的生命历程。周褐褐确实是一个认真读过《庄子》的人,并不是断章取义地找一个看似高级的典故居为己用;她在阅读中确实被庄子的自然观所感动,好奇所谓万物“不同形相禅”的瞬间的生息形变,即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转化。

1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韩小易

2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韩小易

当下很少看到有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家,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援引老庄哲学,因为这似乎是太过于老旧或是高深。而对于很多美术院校的青年学子来说,海德格尔、福柯和居伊·德波才是需要反复熟读的思想家。但周褐褐觉得古代经典仅使用了简单的几个字,就描绘出一个值得后人不断回味的场景,她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就是7月22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的展览“载我以形”。

思维定势将我们牢牢困住

对于第一次观看周褐褐作品的观众来说,展览“载我以形”中的部分雕塑作品可能会产生某种不适。这些雕塑往往呈现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它们也与人体的骨骼有某些相似之处。笔者第一次看到周褐褐的作品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电视剧《冰与火之歌》、电影《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电子游戏《魔兽世界》与长篇小说《爵迹》的插图。这些大众文化制造出的图像已经深深地影响了笔者的认识,周褐褐的作品也一度被人们贴上“哥特式”标签。

3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

4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

此次展览从周褐褐近五年间的创作中,抽取了她对生命意识和生物形态给予强烈关注的部分,涉及装置、雕塑、绘画、影像、摄影等不同类型。周褐褐的雕塑确实是受骨骼与生命的关系触动,但是并不是指向死亡、阴暗与恐惧。笔者不得不承认流行视觉文化与科幻小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于一个未知事物的认识。周褐褐拒绝标签化,她希望观众能够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势、用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阅读她的作品,感受一些超越其上的东西。

5

▲ 从左至右分别为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艺术家周褐褐、策展人王晓松,龙美术馆(西岸馆),2021,摄影:韩小易

在周褐褐看来,作品的奇异形态只是被日常视线、概念所掩盖的多重生命的自然延伸。正如展览中的作品《元柱》安静地立于展厅之中,这是周褐褐对于世界起源的思考。她在谈到这件作品时说:“元,始也,是一切创造的原点。东方有‘毕宿三柱’,西方有‘创生之柱’——亦是天鹰星云冰冷氢气构成的三根巨柱。在夜色中静立,仰望星辰,不禁醒悟:正是我们联结了大地和宇宙,俗世和苍穹。凡人的头颅就是星空的支柱。”

6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曾指出:“人类知识体系的形成根植于三种最古老的科学,即天文学、数学和力学……具体地说,天文学不仅是古人赖以建立时空体系的重要手段,而且直接促进了传统政治观、宗教观、祭祀观、礼仪制度、哲学观与科学观的形成。” 周褐褐能够从天文学的视角出发进行创作思考,确实触碰到了文明最为本质的一个内核。

7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作品《元柱》局部,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KESEN柯森

从这个角度再看《元柱》,人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就会有所拉近。三个人形的柱子可能是一种涌动的生命状态,是无形的、变化的。而生命起源的奥秘或许就在三根元柱间的台子上,一种亘古的时空观念就此展开。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

同样是生活在电影工业、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体之中,为什么周褐褐就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生命,用另一种形式去展现生命呢?这还是要结合艺术家的成长经历来解释。

8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作品《它处》局部,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KESEN柯森

周褐褐小的时候在成都的一个寄宿制幼儿园度过,和其他孩子一样生活在物质消费还不发达的80年代。但是后来,10岁的周褐褐随母亲远赴德国生活,她在德国感受到了一种明显的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在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上,该城的威廉高地壮观的水压台阶瀑布让她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童话世界;而巧克力梦龙(MAGNUM)牌雪糕更是让她难以忘记,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内地还没有推出口感如此浓郁的冷饮。

9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作品《矩阵》《能量塔》局部,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KESEN柯森

因此,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周褐褐的好奇心被大大地调动了。她在德国的学校中弹琴到半夜,拿着一大串的钥匙在众多教室中穿梭而被自动反锁的门困住,最后从厨房的后门中逃了出来。而这个时候的她也对于自然界的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曾拿着瓶子将一样斑点的瓢虫关在一起,静静地观察它们身上所具有的对称造型。即便是长大以后开始进行艺术创作,周褐褐也在养蚕的时候发现很多书本中没有提到的特殊现象,难以解释。胡适曾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而周褐褐则怀有一种强烈的质疑精神去看待与自然有关的事物。

10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作品《膜》局部,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KESEN柯森

此次展览中的作品《在那遥远的岛屿上是我和昆虫的家》,就是讲述了她和昆虫的一个幻想:“将自己的基因融入到昆虫的体内,化为一座又一座的自然岛屿,岛与岛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甚至是生殖隔离)。各处地貌的细微变化显现着鲜明的自然景观,留存着我的基因与思考。融合是一种模因。我们都有过这种‘变形’的想法,或许是因为我们对于人体构造十分单一的不满吧。这种想法也是一种生命,甚至生命本身也是一种生命。”

多元文化下的审美形成

周褐褐在德国读完小学后,回国后入读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在完成了四川美术学院本科阶段的学业后,东渡日本文化服装学院进行研修。当然,去日本留学的初心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有机会接触自己所喜爱的日本乐队L'ARC~EN~CIEL(彩虹乐队)。周褐褐接受了西方音乐、美术学院和服装设计的科班造型训练后,渐渐地对材料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听音乐可以不吃饭”的创作状态中,以鲜明的实验性与思辨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1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作品《能量镜》《COVID-19肺》局部,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KESEN柯森

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由三组作品和周褐褐的收藏构成的。策展人王晓松在这里试图揭示一种艺术家个人爱好与其创作的密切关联,而圆形展柜中周褐褐千奇百怪的收藏也给出了一些作品的灵感来源:矿石、青云海螺、深海刺豚的骨骼、马来西亚扁竹节虫标本、第一张在日本打工的工资单、信件、借书证、旅游纪念品、摇滚音乐出版物……周褐褐对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可以娓娓道来一段特殊的经历,仿佛这些物品都在见证她生命的厚度。

12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韩小易

策展人王晓松用“非虚构”三个字来形容周褐褐作品给他本人的感受。“非虚构”指的是一种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但是周褐褐认为她并不是虚构展览中的种种形象,而是以自己的艺术创作如实地描述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只是这种个人经验有时候还不能被今天的知识所定义。周褐褐的的作品大多非黑即白,或是偏好运用银色;但是她表示自己并不排斥色彩,反而说:“我热爱一切存在于世的色彩”,但是这些她喜欢的彩色去了哪里? 

13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作品《鞘翅》,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KESEN柯森

周褐褐在不说话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冷峻而神秘的。但是和她交谈起来就像是见到了一个久违的朋友,那种开始的距离感瞬间消失。而周褐褐的作品也是这样,其言说并不是试图成为某种思想的引导者,而是希望能够将她的思考分享给更多的观众,能够激发观众自身的思考能力。在周褐褐的作品面前,笔者感觉到了“我就是我”。

14

▲ “周褐褐:载我以形”展厅现场,作品《狂热者二代》《COVID-19肺》局部,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KESEN柯森

对于周褐褐而言,艺术的形式千变万化、形式各有千秋,唯一重要的是唤起了怎样的情绪、引发了怎样的思考。绝对真实的生命或许并不存在,周褐褐将会继续试图寻找这个星球的隐秘力量与可见世界的交互界面。

展览信息

15

周褐褐:载我以形

艺术家:周褐褐

策展人:王晓松

展期:2021.7.23-2021.9.12

展览地址: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二展厅,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