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艺术商业 2021-07-22 08:30

7月初,蔡国强宣布入驻抖音,并发起了一场2小时的直播,向大众分享“蔡国强:远行与归来”展览内容,整场直播获得百万网友围观;近期,佳士得发布了上半年拍卖总结,并强调成为第一间官方入驻小红书的拍卖行;再回到前不久举行的阿那亚戏剧节,快手以直播海边对话、主题微纪录片、戏剧线上直播等不同形式介入到艺术内容……种种活跃的事件都在表明,艺术领域与社交媒体的交融正在变得越来越深刻,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社交媒体给艺术带来的改变。

社交平台拥抱艺术

谈论社交媒体与艺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Instagram即是一个典型案例。诸如辛迪·舍曼、村上隆、艾未未等知名艺术家都通过ins积累了大量粉丝,青年艺术家阿玛利亚·乌尔曼甚至将社交网站作为灵感来源,开启了一场行为表演。生于千禧一代或者后网络一代的艺术家,更善于借助社交网站的力量为自己博得关注和寻找机遇。

1

阿玛利亚·乌尔曼《卓越与完美》,2014

当我们将视线移到国内,可以明显感受到近几年各大社交平台对于艺术文化板块的大力推动,而这种推动也早就超越了原子化的单打独斗的状态,而更带有平台的整体性诉求。

以抖音为例,早在2017年,抖音就发布了“世界名画们抖抖抖起来了”H5,让名画这一元素彻底火遍了营销圈。2018年5月,抖音乘胜追击,联合八大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发起《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该短视频再次刷屏社交网络,其站内播放量达到7.6亿次;

0

抖音推出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

2019年,抖音推出旨在扶持艺术创作者的“DOU艺计划”,全国几十家艺术机构、数千名艺术家都入驻抖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抖音艺术视频播放量超过2.1万亿,粉丝数量过万的艺术创作者超过20万名。2021年初,抖音在北京举办主题为“艺术·创造·生活”的艺术创作者大会上表示,未来一年内将计划扶持1000个粉丝超过100万的优质艺术内容创作者,并探索展览数字化等多元艺术实践。

2

抖音艺术顾问团

和抖音侧重于扶持艺术家不同,快手将布局线上文艺演出作为突破口。譬如2020年疫情期间,和UCCA联合呈现“良樂”主题音乐会,邀请坂本龙一、庞宽等9位风格迥异的音乐人跨时空演奏,该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300万。

3

“良樂”坂本龙一直播截图

在前不久举办的阿那亚戏剧节,快手以直播海边对话、主题微纪录片、戏剧线上直播等不同形式介入到艺术内容中。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弥补线上用户不能到场的遗憾,快手还在戏剧节期间开启了独家线上沉浸式话剧《形同陌路的时刻》,这是国内首次在戏剧节尝试线上戏剧演出,用新型的戏剧互动传播方式,将艺术与生活融合。

4

候鸟300艺术项目中,快手搭建的帐篷,以及用于讨论交流的集装箱

5

首届阿那亚戏剧节,快手特别邀请了艺术家朱剑辰、虚拟偶像Ruby 9100m、童昆鸟、齐兴华作为快手官方合作艺术家参与了候鸟300艺术项目 ,图为艺术家朱剑辰与其作品:人类世序曲@水星#我们能像白鹤一样抓住瞬间吗

纵观整个互联网行业,2021年,短视频依然是第一大用户时长、流量和内容的来源。而从短视频发展局势来看,向垂直细分领域发展仍是必然趋势。两大短视频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对阵也恰恰证明了二者正在加速垂直领域内容的布局,而在未来,如何在细分领域做出具有竞争力的、差异化的内容才是突破流量瓶颈的王道。

除了短视频平台外,小红书也是目前艺术领域攻占的一大阵地。以做海淘攻略社群起家的小红书在早期就积累了一批非常有购买力的用户,并在2014年正式进军跨境电商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小红书社区笔记已经从最初的海淘美妆拓展到护肤、母婴、时尚、艺术、运动、旅行等全品类覆盖,内容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6

@小红书博主羊锅锅

目前,小红书上的艺术内容,以看展和艺术旅行攻略居多。一般而言,装置、沉浸式展览更容易受到网红们的追捧和青睐,各种时尚达人亦会毫不吝惜地传授拍照心得;另外,专业艺术博主的入驻也占据了一部分,他们或以知识分享的形式进行艺术推广和普及,或以分享自己专业领域的创作和工作为主。事实上,小红书上这些笔记承担了今天很多年轻人艺术指南的功用。

7

被任命为“2021年度UCCA艺术推广大使”的欧阳娜娜打卡安迪·沃霍尔展览

但即使艺术类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小红书也依然面临着比较强的流量壁垒,那就是女性用户占有绝对优势(据小红书CEO毛文超曾透露,小红书用户分布在18到30岁之间,以学生、白领居多,当中女性占到70%到80%。)

8

佳士得拍卖行王牌拍卖师郭心怡的小红书账号

近年来,小红书持续在潮流领域发力,致力于发掘各种风格和类型的潮流艺术作者。2021年5月,小红书开启了全新企划“潮流入侵”,这是一项大型潮流博主扶持计划,意味着小红书将围绕“潮流”本身进行深度挖掘,探索服饰穿搭、品牌、艺术、运动、音乐,以及由此延展到生活中的内容呈现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受一众潮男追捧的美国当代艺术家Daniel Arsham也宣布正式入驻小红书。

9

美国当代艺术家Daniel Arsham的小红书账号

在新的一系列关于潮流、露营等计划的推广计划下,2020年小红书男性发布用户同比增长138%。潮流成为小红书破圈的入口。

社交媒体为艺术带来了什么?

社交媒体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乃至于艺术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 首先,它改变了我们今天理解艺术的方式。在古代,艺术更多承载着传播教义和教化的使命,艺术也是少数人的特权,是供权贵把玩之物,普通人的艺术诉求被长期压制或者不被主流承认。艺术一直因为“门槛高”“小众”“审美水平差异大”等问题,在大众认知中存在着一定陌生感,而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为艺术开辟了新环境。

在抖音,65岁的曹桂英,拖着一辆房车,将绘画带到了全国各地;在快手,52岁的道情皮影戏艺人魏宗富为这项即将消失的技艺寻找到一个24小时的舞台。社交平台让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宣言不再是空谈,而成为某种现实。

0

魏宗富

其次,社交媒体挑战了原有艺术市场的模式。社交媒体为艺术获得了大量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也为艺术家带来最直接的商业价值。譬如有990万粉丝的艺术硕士生@赵小黎选择在抖音“暴力作画”。这些特别的出场都让这个艺术生被越来越多的网友熟知和喜欢。借助抖音短视频的平台,她的作品不只获得了粉丝,而且被带到了民族美术馆和拍卖行进行展示和拍卖。

0

艺术家赵小黎

95后壁画师“佳佳”从大二就开始接触壁画。2018年佳佳在表哥的鼓励下开设了抖音账号分享自己的壁画创作,后来其创作的《鸿运当头》在抖音上成为爆款,当天便有1000多个人邀请她画画。佳佳在活动中表示,目前依靠壁画创作、教学等已经能够实现6位数的月收入。

10

壁画师佳佳

传统的艺术市场有一套相对固定的体系,从画廊发掘代理到美术馆展览、双年展、艺博会等,艺术家的职业生涯被固化,晋升通道和上升相对都比较狭窄,只有少数才能爬到金字塔顶端。而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艺术市场相对单一的、寡头化的模式,在传统艺术市场体系之外,为艺术家创收开辟了一种可能。 再者,社交媒体拓宽了图像的生产机制。艺术终究是关于图像生产机制的学科,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我们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数字媒体时代,虚拟和真实的界限正在变得越发模糊。与数字图像相关的一切正建构着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塑造和改变着我们的当代生活,以及图像的生产。 

12

“张月薇:甲乙丙丁”展览现场,2021 长征空间,北京

张月薇的作品探究了在不断发展的数字时代中图像的表征,同时当下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在她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艺术:不止于众

不过,当我们在为这场流量革命欢呼雀跃时,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另一面。如果我们回顾艺术史会发现,艺术史也是一段极其“孤独”的历史。 印象派从一开始的被排斥、嘲笑到最终冲破桎梏,开创现代艺术潮流;塞尚自34岁隐居家乡,后半生几乎远离了尘嚣而潜心修炼自己的艺术;离开超现实主义运动之后,贾科梅蒂便离群索居,将自己蜷缩在23平方米的小工作室里夜以继日地创作;晚年的黄宾虹作品画面以黑密厚重、浑厚华滋为特色,被称为“黑宾虹”,对于这一时期的作品,早期不被大家认可,黄宾虹还为知音难寻而苦恼……

12

贾科梅蒂在工作室

而反观社交网络,则充斥着各种精心设计的、夸大式的表演和行为。在沉浸于多巴胺分泌所带来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社交平台依靠一套严密的算法逻辑,只有获得了流量,才可以被分配更多的流量。

牛津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meme一词,道金斯将其视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意为模仿产生的东西。今天这个词被大量用于解释网络生态。社交平台与UGC渠道的出现一方面为病毒式传播提供了渠道,另一方面激发了网民们自身的能动性,使得模仿式参与传播成为一种新兴潮流。为了造“梗”,每个内容创作者可以说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同样,在各大平台,关于教怎么展览拍照的打卡贴也占据了绝对主流。一位策展人曾谈及,在今天的策展实践中,设置几个打卡点,填满九宫格已经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不禁让人反思,艺术是否只有成为背景板和影棚的宿命?

13

火遍纽约的冰激凌博物馆

毋庸置疑,名气、美观确实是衡量艺术价值的因素之一,但艺术能提供的远不止这些。 那是梵高,即使郁郁不得志,都要进行的突破和探索;是弗朗西斯·埃利斯与龙卷风的冒死对抗;是克里斯托夫妇包裹一切的雄心壮志;是波尔坦斯基对于死亡的追忆,是阿布拉莫维奇用一次次疼痛和不理解追寻的真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然而,痛楚、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于当下时刻的至关重要……

0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波尔坦斯基在自己的心跳前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艺术家的创作也是对时代思潮的回应,按理说他们的想法理应被大众接受、理解,但吊诡的是,艺术家往往也是最不被大众理解的一群人,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天才和疯子之前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毋庸置疑,社交媒体的出现确实为艺术提供了大的流量和渠道,但同时,也让我们反思,是否流量才是衡量艺术的标准,而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形形色色的艺术家,如何评判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社交媒体从根本上为艺术带来了什么改变?

(原标题:抖音、快手、小红书……社交媒体让艺术下沉。文字、图片来源艺术商业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