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舞蹈

2

▲舞剧《李白》剧照

“月夜思”“仗剑梦”“金銮别”“九天阔”“鹏捉月”……舞台上,李白的现实与梦境交错呈现,徐徐展开他在“道”与“势”之间挣扎徘徊的一生。

近日,舞剧《李白》在北京北展剧场首演,拉开“为人民起舞”泸州老窖·国窖1573艺术周北京站的帷幕。

“为人民起舞”艺术周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主办、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总运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总冠名、中国舞蹈家协会为支持单位,于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陆续走进全国20座城市开展《李白》《孔子》《昭君出塞》三大舞剧巡演,用舞蹈艺术的语言、高水准的演出,为广大人民群众带去高雅艺术的盛宴。

三大精品剧目巡演二十城

与往年巡演相比,本次艺术周可谓全新升级,不仅有《李白》《孔子》《昭君出塞》三大精品剧目巡礼全国20个城市,更以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实力派演员参演、极致舞美等亮点打造具有顶级艺术水准的演出,为各地观众带去高雅艺术的享受,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中国古典文人里,“诗仙”李白毋庸置疑排名前列,无论是他数量庞大、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还是反复出现在我们视野当中的多样化改编形象,都让这位绝顶浪漫的诗人成为中国文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舞剧《李白》选取李白人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通过他入世和出世的抉择,揭示“诗仙”的内心世界。

舞剧《孔子》选取的是孔子周游列国的传奇往事,用舞蹈语汇展现“仁”与“礼”的思想,其片段《采薇》早已“出圈”,深受年轻观众喜爱。

舞剧《昭君出塞》从汉时与匈奴在边塞累有战事开始,讲述汉皇“宁边思倾国”,昭君“请缨赴塞上”,完成和亲宁边使命、促成民族和睦的一段佳话。舞剧刻画了昭君在和亲过程中的无奈与苦楚、大义与勇气等种种情感,展现了大爱情怀和家国情结,传递了“天下和合”的理念。

用灵动舞姿弘扬中华文化

本次艺术周以舞剧演出为核心,由“舞之魂”“舞之爱”“舞之道”“舞之梦”四大板块构成,就地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文化系列活动。“舞之魂”由舞剧《李白》《孔子》《昭君出塞》组成,精选中国歌剧舞剧院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舞剧,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新时代美好生活;“舞之爱”公益互动互助活动中,主办方将组织艺术家进山区、进社区,通过表演及指导等不同形式贡献文艺力量;“舞之道”理论研讨交流活动则围绕当地人文、历史特色,在各地开展舞蹈艺术与城市生活主题的文化对话论坛;“舞之梦”艺术成长计划以快闪、艺术课堂、小舞迷幕后独家探班等活动,为孩子种下艺术梦想。

艺术周的创立,充分体现了国家院团和国有企业以人民为中心,立足生活、不忘初心、结合时代发展步伐的社会责任感。相关负责人表示,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艺术服务,创作出有价值、有意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是国家院团和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用艺术作品铸就民族脊梁

作为艺术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为“舞蹈·亮了一座城”的“舞之道”学术论坛上,参会嘉宾结合舞剧《李白》《昭君出塞》探讨了当下传统民族舞蹈的创作和审美趋势,围绕传统舞剧的传承发展,探讨城市人文和舞蹈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希望为舞蹈行业的繁荣发展构建一条更具生命力的创新之路。

艺术周总运营方、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海君在发言中提出了两个思考:民族舞蹈艺术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以及新时代舞蹈艺术如何推动城市文化共融共生?他表示,一个城市的舞蹈文化,应以其受众度来衡量价值,以接受者是否感到快乐和幸福为现代城市舞蹈文化的标尺。

舞剧《孔子》《昭君出塞》总导演孔德辛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剧目创作部副主任赵海风则结合两部舞剧作品探讨了当下传统民族舞蹈创作和审美趋向的演变。他们表示,取材自古典人物、传统故事的舞剧能够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收获口碑、票房双丰收,足以证明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而选择恰当的艺术手法呈现出优秀的民族故事,才能够在浮躁的时代洪流当中,维系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在艺术表现中努力弘扬民族精魂,铸就民族脊梁。

据介绍,北京站演出后,9月起,艺术周将陆续开赴上海、杭州、南京、合肥、昆明、深圳、广州、武汉等城市。主办方依据城市特色,着重文旅元素,串联艺术周主旨与城市文化,同时贯穿全国巡演的坐标轨迹,挖掘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展现新时代的发展成果,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周,助力各地人文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名片打造,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和传播热度。

(原标题:用舞蹈点亮一座城。文字、图片来源中国文化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