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舞蹈

磁器 2021-07-09 08:10

原标题:真正出圈的不是河南卫视,是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所形成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宫廷舞蹈或更遥远时代的原始、祭祀舞蹈。在朝代更迭中,由于古代宫廷舞蹈在场景使用上的局限以及题材的限制,在历史发展和多次战乱中,古代舞蹈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并逐渐被中国戏曲表演所替代。这也导致古代舞蹈慢慢失传,终结在戏曲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以当时建立的北京舞蹈学校(现为北京舞蹈学院)为首的专家学者选择从中国戏曲表演中提取舞蹈元素,并吸取芭蕾舞训练框架、中国武术元素,参考史料文献和石窟壁画上的记载,重新编排,并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随着60多年不断的发展,至今中国古典舞的训练、理论、剧目都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诞生了大批优秀的舞蹈人才和优秀剧目。所以说,中国古典舞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却在现代背景下诞生,它具有艺术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共同属性。

《丽人行》

《丽人行》是中国古典舞剧《杜甫》中的一个选段,这部舞剧通过舞蹈讲述了杜甫的一生,并结合他创作的诗歌呈现他笔下的大唐。《丽人行》也是杜甫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春在安史之乱前所作的一首诗,从描写丽人的姿态及服饰之美讽刺杨氏兄妹曲江春游之景。作为整个舞剧中出圈的选段,《丽人行》则展示了唐朝鼎盛时期繁华下的奢靡之风和丽人们的闲适。

1

这个舞的出圈,除了整个编舞的别出心裁和表演者的过硬基本功,还得益于整个服化道上的突破。与之前那种固化的金碧辉煌、花团锦簇的唐代舞台模式相比,舞剧《杜甫》更加强调在高雅端庄的中国传统审美中寻找元素。在这个表现宫廷生活群舞的选段中,整个舞台设计得简洁大气,如同仙宫。

服饰方面也极具巧思,造型设计贾雷老师从唐代文献和壁画中,突破性地选择了回鹘惊鸿髻,配合简单的步摇和花钿。为了体现丽人们慵懒的姿态,宫女们的衣服创造性地采用了无纺布,染成绢纸的颜色,完美地表现出妃和宫女们“态浓意远淑且真”的仪态。

设计师阳东霖老师说,开场的服饰不能让舞台显得空旷,同时又要和后来高潮阶段的纤细形成反差,所以体量必须要做大。但是普通面料做这么大会太沉了,演员无法动作,更别说像后来成品中那样挥动袖子,后来他在工厂无意中发现了无纺布,才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019年开始,《丽人行》接连登上抖音、微博热搜,开始爆红网络,累计全网播放量已达20亿,同时也收获了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提名。就连影视剧《唐砖》也向它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丽人行》在剧中跳上一次中国古典舞。

无数国风、汉服爱好者纷纷自发地学习这支舞蹈,艺人吴谨言、蒋梦婕也在综艺节目《青春环游记》中同台演绎了这段舞蹈。《丽人行》选段的出圈也带动了整部舞剧《杜甫》和《丽人行》IP的火热。2019年6月,舞剧《杜甫》接受了国际邀请,从韩国开启全球巡演之旅。2020年年初,重庆歌舞团则推出了《丽人行》相关文创产品,用歌舞的方式带动文化消费。

《唐宫夜宴》

2021年2月,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登上了微博热搜前3名,并且连续5天霸占热搜榜。在此前,《唐宫夜宴》曾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节目中穿插了AR,技术虚拟的背景里也藏着很多小心思,除了著名的《簪花仕女图》之外,还有阿斯塔那的唐代屏风画《侍马图》、“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青绿山水《明皇幸蜀图》、日本热海美术馆藏的《树下美人图》、山东徐敏行墓的壁画《备骑出行图》……整个舞台就像是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

2

《唐宫夜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河南省博物院展柜中陈列的一组静态乐俑。编导陈琳曾在采访中介绍自己在国外演出时,总能看到博物馆里唐三彩的绚丽,因此她也萌发了围绕唐三彩创作舞蹈作品的想法。从妆发、服饰、色彩到演员手中各自拿的道具(缩小版的笛子、箜篌、琵琶、铙钹等乐器)等等,都结合历史背景进行了还原。

《唐宫夜宴》共分5小段,其一是博物馆中的“定格”;其二是乐俑“活化”之后,在花园中穿行嬉戏,这一段也出现了宫女之间互动的趣事;其三是夜幕降临,少女们对着镜子整理妆容,当庄严的号角声响起,所有人整装列队步入殿堂,在夜宴上奉献了一场精妙的演出。最后一段少女们回到了一开始的定格造型,重新化作“远去的历史”。

这组“复活”的唐代乐俑最打动的人的,并不是绚烂的裸眼舞台技术,而是历史赋予每组人物的不同性格。处于豆蔻年华的乐官,时而端庄,时而俏皮,她们也有少女时期的小心思。甚至为了表现唐俑的圆润,每个舞蹈演员穿的服装都加垫了海绵,就连演员的口中也塞了医用棉球。圆润、搞怪、俏皮的唐宫少女一下子颠覆了大众对唐俑的印象和对中国古典舞“唯美”的认知。

《纸扇书生》

《纸扇书生》是以“折扇”为道具的中国古典舞男子群舞,表现的是一群尚未功成名就,但一心求学上进的书生形象。胡岩老师编这支舞的初衷,是因为当时他接触到了川剧中的扇子功,对此印象深刻。所以希望能编成一个舞蹈。于是从2007年开始,他便开始不断地提炼、编排,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终于大成。

3

历时十年的作品自然也收获了很多好评,《纸扇书生》在北京舞蹈学院2017舞蹈艺术“学院奖”中获得“最佳创作奖”的奖项,同年在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中再度演绎,获得中国古典舞作品提名奖。2018年年底,它首次面向大众亮相在中国舞蹈展演上,网络上广为传播,点击量超过97万,在抖音上的点击量超过2000万,而后《纸扇书生》在《国家宝藏》第二季国宝之夜收官盛典上亮相。连着几次曝光,《纸扇书生》在全网的播放量达到了9亿次。

这支舞蹈作品分为三部分:“趣”“雅”“狂”。“趣”体现了文人的闲适情趣,“雅”体现了文人的闲雅,“狂”则体现了狂放的性情。它是书生整个群体的年轻画像,既是不同文人之间迥异的性格特征,也是同一文人形象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心态,更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环境下文人的不同情感不同诉求。

因为整个舞蹈花了10年时间,舞蹈的气质也随之渐渐改变着。从开始充满戏剧感的编排和动作,到如今充满现代人对古代翩翩公子的所有幻想。

《媚》

《媚》是舞蹈综艺节目《舞蹈风暴》中的一个现场作品,舞者朱瑾慧用俏皮的舞姿,塑造出了一个江南女子。俏皮泼辣、妩媚可人,风情却不风尘。节目一经播出,这段舞蹈就火了,有网友评论:你可以没看过《舞蹈风暴》,但是不允许你不知道朱瑾慧和《媚》。

4

这段舞蹈直接打破了中国古典舞常规中典雅、端庄的女性形象。舞蹈由舞者手执一把团扇完成,而在古代,精美的团扇意味着身份的象征,而拥有一把团扇的女子大多都“藏”在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以《媚》这段舞蹈中表现出的女性形象,就像是一个“出逃闺秀”的反叛宣言。

扇子轻轻撩拨微遮面,下巴偶尔自信扬起。加之扭胯、勾脚等动作,伴着轻快的舞步,这不免让人幻想,扬州城里这万种风情的女子身后,得有多少慕名者?

无论是舞蹈的编排还是音乐的选择,都充满活力。整个人、动作都像水一样流畅,就像她的指尖滑过你,但是你根本抓不住。这种妩媚感多一分就过于烟花气,少一分就失了娇媚。

《采薇》

《采薇》是舞剧《孔子》中的选段,《孔子》展示了孔子周游列国的生命历程,有“仁”而不得的坎坷梦想。在乱世中,国君昏庸,群臣奸佞,在此前提下孔子进谏推行礼制、仁政却屡屡遭拒。宫廷的争斗累及孔子,他被迫离开。

5

选段《采薇》来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本指因军中生活困苦,老兵借对不同季节的景致描述引发对没完没了的战争的无奈和悲凉。在这段舞蹈只重复了其中四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听起来隽永柔情,无法与战争联系起来,但“昔我往矣”是被公认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让人感慨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流逝,战士何时归来,家人是否还在?

整个选段一直充满争议,有人说这么轻快的选段不适合在孔子最悲凉的时刻穿插进来。但我认为这个选段刚刚好在映射孔子悲于百姓之苦,失意、落魄,在梦中回到家乡。这是现实与梦境的差别:出征时,杨柳依依;归来时,雨雪霏霏。

岁月如梭,孔子也不是曾经的少年,恍惚间有少女踏歌而来,结伴采薇菜。在原版选段中,造型设计贾雷老师特意为这段女孩们的造型设计了变化。在最初上台时,女孩们是盘发造型,当跳到高潮时,盘发会自动变为散发。这一前一后的造型变化,意味着女孩们从成熟变为稚嫩,从现实变为梦境。舞裙也由青色渐变至白色,青色是生机,象征着春天,白色为冰雪,象征着冬季。少女们的轻快和孔子的求志不得、颠沛流离形成强烈对比。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古代舞蹈的一种现代延续,曾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但从建立体系后发展至今,中国古典舞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风格和规定。它不是受困于“古典”二字的古代舞蹈,也不是追求前卫的现当代舞蹈,它刚柔相济,既必须有古典元素,又必须和现代产生关联。

“出圈”虽只是大众认识中国古典舞的第一步,但我们希望古典舞不仅仅活跃在各短视频平台上,因为它值得大众走进舞剧院,亲身体验一次它的魅力,也同时希望有更多的时尚设计师愿意参与进来,为中国古典舞增加新的可能。

(文字、图片来源磁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