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巷财经 2021-06-06 11:21
原标题:西安天然是“博物馆之城”吗?
作为城市会客厅,博物馆逐渐成为异乡人感受陌生城市脉搏、快速融入当地文化的“捷径”。
而关于博物馆的内涵,有人曾在描述大英博物馆时这样说道:“博物馆本身就是一张世界地图,也是一台时光机。在这里,异国情调的地方,民族和建筑的梦都变成像万花筒一样立体而又迷人的生活。”
两日前,在一场关于博物馆改革发展指导意见的发布会上,博物馆建设被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中国2035年要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
博物馆对于城市软实力的塑造力量,也逐渐被看到。
“支持有条件地区打造“博物馆之城”、建设“博物馆小镇”,北京、西安、大同、南京等地被点名。
一场关乎城市软实力的竞争,即将拉开大幕……
01.城市软实力之争
5月25日,国家文物局在发布会上称支持有条件地区打造“博物馆之城”、建设“博物馆小镇”,北京、西安、大同、南京等地被点名。
事实上,对于博物馆之城的谋划,多个城市蓄势已久。
据粉巷财经(ID:nbdfxcj)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已有北京、西安、南京、成都、广州、佛山、深圳、长沙、洛阳、郑州、大同等十余个城市提出要打造“博物馆之城”。
当然,各地“博物馆之城”发展定位不尽相同。
如在深圳这座新兴的移民城市里,全市登记在册的博物馆共有58家,民间博物馆占比69%,因而发展特色民间博物馆是其一大定位;佛山将要打造“岭南文化的活态展示城”;洛阳致力于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西安则是“天然历史博物馆”。
图片来源〡西安博物院
不同于此前各地对于科创中心的争夺,打造博物馆之城既是城市历史文脉优势、传统文化闪光点和文化自信的反映,也是城市的软实力所在。
所谓“城”,一定是有体系,有系统的,需要在博物馆的藏品资源、机构数量、发展规模、建设质量、社会作用特别是服务人口的数量比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或具备一定的量级。
从等级上来看,国家一级博物馆排名前十的省市中,北京、山东以18家位居首位,江浙川粤位列第二梯队;河南、湖北、陕西以9家的成绩位居第三梯队。
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录排名前十的省市,数据来源:人民日报〡粉巷君 制
前述四家点名已在筹备“博物馆之都”的城市中,截至2020年底,北京地区备案博物馆已达197座,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3.6%;南京共有登记备案博物馆60座,其中国家等级博物馆15座,占备案博物馆总数的四分之一。
西安目前则有124家登记备案博物馆。
从空间上,西安现有博物馆分布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从类型上,以综合类博物馆为代表,社会科学类中历史考古博物馆为主体。
那么,未来西安在博物馆之城的布局上,完善博物馆类型、扩大博物馆布局范围,或是有力举措。
02.数量之外的诸多考量
然而,城市中的博物馆建筑可以一座接一座的建起,但是馆中文物如何征集,展览如何布置,博物馆相关研究如何进行等,更是关乎博物馆影响力的所在。
国内较早提出“博物馆影响力”这一概念的是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郭长虹。
近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文物交流智库编制的《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正式发布,在“全国博物馆海外综合影响力”和“最受欧洲观众欢迎博物馆TOP10”中,西安的秦始皇帝博物院均位列第六名。
对于国内博物馆在海外的关注度也将成为我国冲击世界博物馆强国的一大衡量指标。
此次发布会上同样提到,重点培育10-15家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博物馆的数量容易扩张,但经营却是一件颇费心力的事情,专业的讲解人和策展人成为构建起博物馆文化的筋骨。
图片来源〡《国家宝藏》视频截图
“在碑林行走时,常常会全身起鸡皮疙瘩。有的碑历经千年还在那里,我跟它们的作者流着一样的血,真的自豪!”
此前,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登上《国家宝藏》,一番真情发言令人动容,而因其个人魅力,也实实在在让碑林博物馆小火一把。
如今在语音导览蔚然成风的态势下,讲解员会否有被取代的压力。
一位博物馆讲解员在同粉巷财经交流时提到,讲解员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是个性化和实感化的,讲解员的风格和见识,千人千面,在不断与观众的互动中能碰撞出更多超脱于已有储备的火花。
此外,博物馆在区域资源分布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以陕西来说,八成以上的文物来自关中腹地,其中绝大多数的博物馆资源集中在西安市,不少地市级博物馆藏品数量有限。
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即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副馆长孔祥星曾提到,过去一般是上级单位调拨下级单位的文物,现在能否反向思考,由中央、省级博物馆调拨文物至市、县级博物馆,进行“文物扶贫”,发挥文物共享和交流的目的?
03.来看西安筹划
对于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方案并不是盲目提出,其实是一个关乎全盘考虑的事情。
2019年,《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方案》出炉,我们得以窥见未来西安博物馆之城的建设蓝图。
如前所述,西安博物馆之城的发展定位是“天然历史博物馆”。
而早在2017年,原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总建筑师拜振国,撰文描绘西安博物馆之城规划时,就提出要加强“博物馆”和“城”的联系,城就是博物馆。
博物馆的未来,绝不只是游荡在数字空间中的虚幻影像,而是与公众在一起的有温度的、真实的博物馆,这一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以雁塔西路雕塑一条街为例,东至翠华路,西至含光路西安美院门前。其中大雁塔与西安美院遥相呼应,街区的雕塑设计均为陕历博经典藏品的复制+再创作,是个传统文物融入街区生活的典范。
图片来源〡曲江新区官微
再拿唐城墙遗址公园来说,紧邻曲江池,鱼眼八卦图、唐诗迷宫、诗吟璮等各种唐文化元素,依托公园,已经成为融入寻常百姓生活的一角。
西安博物馆之城的规划布局是“两轴一带,四心六区”:
两轴:城市东西、南北中轴线;
一带:环山旅游带;
四心:三学街——中华文明标识工程展示中心;八办、革命公园--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展示中心;小雁塔--隋唐文明展示中心;半坡、纺织城艺术区--历史文化公园展示中心;
六区:明城墙核心区,曲江文化产业聚集区,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高新产业发展区浐灞生态区,西咸新区。
在曲江新区、雁塔区着力打造集博物馆集群、隋唐文明展示、文博创意产业于一体的西安“博物馆之城”核心示范区。
在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周边和南湖区域,建设一批集中反映隋唐文明、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此外,在丰富博物馆门类方面,规划也鼓励优先设立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的博物馆,重视民间收藏建立起的主题博物馆,加大对民营博物馆的扶持力度。
根据规划,到2021年西安市博物馆总量达到165座。
总量上去了,下一步在统筹规划上,点串成网,丰富品类,让西安真正成为“所有人的博物馆”,才是打造博物馆之城的意义所在。
(文字、图片来源粉巷财经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