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21-05-27 09:02
原标题:进一步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
近日,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2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介绍《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十三五”期间,全国备案博物馆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增幅23.4%。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224家,非国有博物馆1860家,免费开放博物馆521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博物馆体系布局逐步优化的同时,博物馆社会功能有效发挥。2020年全国博物馆举办2.9万多个展览,策划22.5万余场教育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接待观众5.4亿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1.3亿人次,“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新风尚。
关强介绍,为进一步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实现博物馆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历时近3年,研究起草了《意见》。《意见》的亮点和创新点在于: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鼓励先行先试,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如探索建立行业博物馆联合认证、共建共管机制。二是坚持统筹协调。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发展。如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重点培育10—15家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三是坚持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社会参与、跨界合作、互联网传播等方式,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多措并举盘活博物馆藏品资源。
博物馆体制机制如何创新,是各方关注的热点。罗静说,在管理体制上,我们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博物馆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管办分离,赋予博物馆在业务上更大的自主权。在激励机制上,我们探索给博物馆更多的人事制度改革,对陈列展览、教育项目、文创产业开发的收入分配,提出了对符合规定的人员予以绩效奖励的相关要求。在社会参与上,我们实施了“博物馆+”战略,积极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科技、传媒等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调动更多的力量。
李宏说,下一步要推动博物馆更好地服务基层,推进博物馆与城乡公共文化的设施合作,助力各类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的打造,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感,推动博物馆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服务15分钟城市生活圈,增加博物馆展览教育活动进乡村的频次。还要搭建社会参与的平台,增加服务供给;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服务,推进博物馆大数据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博物馆的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
(文字来源人民网,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