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展览

收藏快报 2021-05-25 07:20

原标题:“我从汉朝来”专题展亮相济南市博物馆——汇聚七所文博单位300余件珍贵文物,多方位呈现汉代济南社会风貌

大汉雄风,威名远播。日前,一场极富汉世风貌的“我从汉朝来——文物世界中的汉代济南”专题展,亮相济南市博物馆。展览汇聚七所文博单位收藏的珍品文物300余件,通过讲述两千多年前汉代济南的精彩故事,引领观众从中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与辉煌成就。

东汉陶楼

东汉陶楼

东汉石兽形砚台

东汉石兽形砚台

济南位于齐鲁交界之地。两汉时期,这里农业进步,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汉代事死如事生,墓葬多厚葬,丰富的文物资源构成了济南的另一部史书。济南出土的汉代文物,在全国文物中独树一帜,不仅数量多,而且上至诸侯贵族起居生活、车马出行、宴饮庖厨,下至平民百姓化妆配饰、乐舞百戏、农耕生产等应有尽有。

汉代陶扑满

汉代陶扑满

汉绿釉陶井

汉绿釉陶井

据悉,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市文物局主办,济南市博物馆联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莱芜博物馆、济南历城区博物馆、济南长清区博物馆、济南章丘区博物馆、济南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等文博单位承办的此次专题展览,共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一篇章“赫赫诸侯——汉代王陵遗珍”,通过展现洛庄汉墓、危山汉墓、双乳山汉墓、大觉寺汉墓及腊山汉墓五座王侯墓文物,再现汉代诸侯王膏粱锦绣、钟鸣鼎食的奢华生活。第二篇章“物阜民丰——汉代生活画卷”,着眼于汉代先民尤其是贵族阶层在“事死如事生”观念之下的物质水平及精神世界,涵盖居家生活、玉器崇拜、宴饮庖厨、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等八大主题。第三篇章“百业俱兴——汉代生产风貌”,以先进的汉代生产为切入点,带领观众共同领略“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富足景象。

西汉彩绘杂技乐舞陶俑

西汉彩绘杂技乐舞陶俑

展览充分利用了济南地区考古发现相关成果,汇聚七所文博单位汉代文物300余件,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及罕见珍贵文物。如展出的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是济南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该文物1969年出土于济南北郊无影山西汉墓,生动再现了2000多年前汉代最流行的“百戏”表演形式和精彩场面。杂技陶俑陶盘长67.5厘米,座宽47.5厘米,最高俑高22.7厘米,陶俑共21人,其中乐工、表演者和观赏者各7人。它融音乐、杂技、舞蹈,观赏者于一体,是我国最早出土立体地反映汉代百戏演出完整场景的实物,在我国音乐、舞蹈、竞技体育史上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

西汉鹿首形金节约

西汉鹿首形金节约

西汉鎏金铜当卢

西汉鎏金铜当卢

再如,展品中源自洛庄汉墓出土的西汉鹿首形金节约与鎏金龙马铜当卢都极为精美,吸睛无数。据介绍,“节约”是一种马具,位于马头部位,是用来连接络头和辔带的配件。形制较小,主要用途是作为颊带、项带、咽带、鼻带和额带的连接点;当卢是古代系于马头部的饰件,放置在马的额头中央偏上部,也就是马鼻革与额革部位交接处的饰品。洛庄汉墓出土的这件当卢其形如叶,镂空浮雕,主题图案为一匹卷曲呈反S形的骏马,辅以变化的鸟纹和云纹,造型优美,实属罕见的艺术佳作。

西汉玉枕

西汉玉枕

西汉玉覆面

西汉玉覆面

西汉青铜龙马纹马镳

西汉青铜龙马纹马镳

新莽时期八乳博局纹铜镜

新莽时期八乳博局纹铜镜

除此以外,展览中还包含了大量反映汉代王室贵族身份等级的精美玉器、礼乐兵器,例如玉衣、编磬、鎏金车马器等,同时也涵盖了例如陶扑满、陶灶、陶磨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展品,使得公众在接受“高雅文化”的同时,也能通过更加熟悉和亲切的特定展览语境更好地走进和融入展览主题。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15日。

(文字、图片来源于收藏快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