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网 2021-03-02 14:21
原标题:400多场线上展览集聚浙江博物馆公共服务综合平台
“假期‘云看展’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家躺着看国家珍宝岂不是更好”……如今,“线上看展”这朵“云”,正越来越流行。
点开“浙江博物馆公共服务综合平台”,能看到400多场线上展览,玉琮王、汉铜凫尊等浙江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都“上网”了!进入“博物官”小程序,离你最近的展馆、最热门的展览“一网打尽”。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馆藏“上网”的意愿不减反增。数字技术,让文物与观众越来越近。
但文物数字化不仅仅是将文物拍照“搬”到网上,要让博物馆上“云”,成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还有多长路要走?
线上观展,赏玩兼备
古老的文物遗迹,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有了新的呈现。
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该馆信息资料中心研究员张永春向记者展示了“浙江博物馆公共服务综合平台”页面。点击进入“文博地图”,选择不同地区的博物馆,就能了解馆区概况和展讯;进入“数字展览”,在手机、平板或PC端云观展,享受360°沉浸式体验。
该平台于2013年由省文物局委托浙江省博物馆建设,于2019年改版上线向公众开放。目前已经有浙江的360家文博机构入驻,整合省内优质展览100多个,省外展览300多个。
实体看展和虚拟看展,有何差异,哪个更具吸引力?因人而异。如果恰好碰到闭馆期或藏品维护期,“云”观展不失为好选择。张永春举例,“实地看国家级珍贵文物,隔着玻璃,没那么方便。有了超高还原度的3D文物,能随时随地在屏幕上看,还能细细钻研文物上的纹饰等,更自由了。”
凭借数字技术,文物才能“活”起来。在2020年11月举行的宁波书展上,天一阁藏品数字资源首次在展会上和观众零距离互动,8平方米LED屏幕实现自助浏览,还有3D版的乾隆粉彩花卉纹瓷盘、《刘禹锡竹枝词卷》……早在几年前,这座450多岁“高龄”的博物馆就开始玩转VR全景、AR手册等炫酷科技手段,让文物不仅能看,还能玩。
用数字科技搭建云上平台,为观众提供展示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博圈资源共享最大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尤其对于小型博物馆来说,能一定程度破除技术落后、经费不足、影响力弱等难题。”张永春说。
“数”化文物,稳步推进
千百年前的文物、艺术品,得以在现代人眼前变得亲切可感,诉说沧桑变幻,背后依靠的是大量的、有时是高难度的数字化采集工作。
天一阁工作人员王伊婧介绍,2020年10月,他们完成了第二阶段的1700件珍贵字画、206件碑帖、318件器物及181块馆藏碑石(刻)的数字化采集及后期处理工作。宁波书展上的藏品数字展示,正是其中部分成果。
藏品有了数字“档案”,数字化应用才有更多可能。做好“家底”数字化盘点,形成专题数据库,为后续转化成线上展览、智慧导览软件、虚拟场景体验等应用提供了基础。这不仅是对文物信息的永久保存,更是永续利用。
近年来,浙江稳步推进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建设、公开、共享。2019年,“浙江博物馆藏品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启动。平台建成后,供全省行业内外652家文物收藏单位免费使用,并互享藏品数据资源。
这种数字化的努力,也贯穿到文化浙江的建设进程中。陶瓷工艺、女红工艺、茶文化、西湖文化、藏书文化等逐渐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文物资源亮点IP不断涌现。
参与数字采集工作的不仅仅是博物馆一方。省文物局已经开始与腾讯合作建设“博物官——浙江博物馆聚落平台”,探索智慧博物馆建设模式。
以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共享、跨界创意和智慧应用为重点,浙江不断促进“互联网 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在本地落地生根。
高新科技,未来更美
想要建一个文物宝藏的数字“平行世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技术,还是绕不开的问题。
在体验虚拟展览时,想必不少参观者也有困扰:进行屏幕交互,有时会碰到卡顿;展品模型精度不及实物;戴着VR眼镜进入还原场景,有时会产生眩晕感。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刁常宇说,交互不流畅,需要软件数据处理、终端呈现能力等要素的提升;更舒适的VR观展体验则与硬件本身适配能力及网速等有很大关系。
从采集环节来说,囿于藏品本身特殊性,如材质、机理、色彩等,也对采集技术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瓷器、玉器、石头……同样的颜色,在不同材质上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刁常宇解释。
当前,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三维仿真、全息投影、AR、VR等关键词,在文博数字化领域中被更频繁地提及。但要落地到实际应用中,让观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可感可知、方便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放眼全国,近年来在文博数字化发展方面,故宫、敦煌等频频“破圈”吸睛,有不少可以借鉴之处。张永春说,浙江文博数字化,借力高校科研项目、相关科技公司,很多前沿应用已经走上轨道,但还需进一步进行成果转化。
(文字、图片来源于弘博网、浙江日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