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中国经济时报 2021-02-26 09:33

原标题:用文化消费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编者按

2021年春节,在疫情防控和就地过年的新形势下,国内文化消费市场供需两旺。火热的本地游、周边游,“一票难求”的电影院,酒店、民宿订单的暴涨,“过年不关门”的博物馆、书店等,无不显示着文化消费不可小觑的潜力。2021年的春节文化消费呈现出新变化、新特点,这些变化助推了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激活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1

图片来源/新华社

春节期间,文化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呈现出多元化、品质化和高端化的趋势,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更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发展动力和活力。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要充分激活国内文化消费活力,借助国内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进而助力中国文化产业走向国际。

文化消费市场迎来新变化

春节假期,在疫情防控和就地过年的新形势下,不少省份出台了发放稳岗补贴、文化消费券、减免景区门票、推出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活动等措施,各地文化消费热情高涨。

“2020年春节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文化消费活动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2021年春节,就地过年和各地暖心政策的出台,使得文化消费潜力快速释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晓东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2021年春节文化消费明显的特征是: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的趋势更为明显。

2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云游合家欢,就地过大年”全国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鼓励和支持各媒体、平台增加线上线下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各地倡导就地过年,文化和旅游消费平台积极上线本地旅游产品,优质的乡村文化旅游消费、周边游、以春节为主题的文化消费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春节文化消费火热的原因是国内疫情的有序防控创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在就地过年的倡导下,大城市的文化消费活跃,热度最高,与往年相比有显著的增长。春节正好是文化消费的重要时间点,累积性的文化消费集中爆发。

“就地过年使过去春节带来的疲惫感减弱了。去民宿体验、到书店遍览新书、钻博物馆学习历史与传统,一部分人愿意静下心来,读读书,整理心情,思考问题,培育情操,提升审美能力,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同时,养生健身,休养生息,有利于人们节后重新投入工作。人们从传统的物质消费上升到更富有精神消费特点的文化艺术、休闲健康、生态保护的层次。”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魏鹏举认为,今年春节文化消费呈现出两个新特点:文化消费群体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与就地过年有关。随着新经济形态的发展,加速了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一加一大于二”的融合效应逐渐凸显。

在杨晓东看来,2021年文化消费出现新变化,给未来文化消费提供了发展机遇。“云消费”方兴未艾,各地应为线上文化消费创造更多条件,优化线上线下文化消费产品供给,推出一批本地化、特色化的高品质产品。并对文化消费产品进行精准营销与推广,提升线上文化消费的便利性和互动性。还要优化线上线下文化消费环境,加强线上消费市场监管。

对于如何把握新的文化消费趋势,拉动经济发展,魏鹏举建议,应抓住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契机,顺势而为,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积极推动和激活内需;抓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

“今年春节文化消费带来的启示是,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春节在举办理念、举办方式、举办特色上进行调整。”金元浦表示。

文化消费新变化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就地过年带火了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各地公园、景区、博物馆、滑雪场等客流量大幅增长。多部国产电影上映,引爆了春节电影市场。

魏鹏举认为,从就地过年政策带来的市场效果看,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为线下文化消费创造了稳定良好的环境。比如,留京过年可以保障北京文化消费场所正常运营,保障文化消费服务支撑体系更加完整,这是就地过年带给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另一方面,对线上文娱消费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就地过年把花在路上的时间变为闲暇时间,可以宅在家里看视频,还可以在云端看展览等,线上文化产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杨晓东认为,在就地过年政策的鼓励下,掀起的春节文化消费热潮将倒逼文化消费升级和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

金元浦告诉记者,就地过年对于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很大作用。“强大的文化需求对文化企业的供给侧提出了新要求,对更接地气的创意及其人才提出了要求,促使文化创意企业加快高质量的升级换代。”

在杨晓东看来,就地过年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有利于本地文化资源的产品化开发,特别是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创意商品的开发。有利于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新技术带来的线上文化消费快速发展,有利于传统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如数字出版、文博单位的夜间文化消费形式的多样化等。有利于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消费活力日益增强,文化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有利于各地积极探索长效的文化消费机制。

不过,杨晓东强调,文化消费新变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如何持续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当前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够,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如何破题;随着线上消费快速发展,如何做好线上文化消费市场监管,也是有关部门亟须关注的问题。

文化内需激活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春节文化消费潜力得到了释放,在春节假日经济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春节本身是典型传统文化形式,会形成非常好的消费氛围,从而带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费。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传承,才能形成文化意义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今年春节情况来看,我国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内需潜力巨大。”魏鹏举表示,文化消费在假日经济蓬勃发展,反映了人们消费升级。

杨晓东认为,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引擎,文旅消费已成为我国服务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新的消费增长点,这将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魏鹏举表示,文化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不仅能带来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也显著。今年春节文化消费的爆发,从侧面说明了在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中,文化产业供给侧的发力,将会把理论上的文化消费潜力真正变成效益。

在金元浦看来,就地过年,挑战变成了机遇,互联网拉近了遥远相隔的人们,创造出文化消费的新内容、新方式和超越吃喝的新境界。智能消费迅速壮大,文化游、智慧游、云旅游、博物馆线上游等层出不穷。网购年货、“云端过节”、数字红包等消费方式成为春节必选节目。而网购、快递保证了年货畅通的渠道,都推动了文化消费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魏鹏举认为,强大的文化内需将有利于文化“走出去”,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内需的效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一方面,要充分激活国内文化消费活力,借助国内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进而助力中国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另一方面,在特定成熟的内部市场形成良性竞争,激发创新。文化企业向外发展,不仅要有先进的文化产品,还需要有成本优势,这样在面对外部市场时竞争力会更强。“文化产业是一个‘精神加油’产业。文化消费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不仅让人们变得更充实,也让社会变得更和谐、更积极、更有正能量。”

“文化+”为春节假日消费注入新力量

2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1年春节,全国有超过1亿人选择就地过年,传统的春节消费市场悄然发生了变化。其中,文化消费在春节假期释放,引领了春节假日经济的新增长。在春节文化消费的新变化中,“文化+”开始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合发展,为春节假日消费注入了新力量。

春节“文化+”旅游消费是文化消费集中释放的时间节点。今年春节期间,周边游、本地游、自驾游市场火爆,周边的酒店和民宿订单暴涨,“宅酒店过大年”“包民宿过大年”成为牛年过节新潮流。以民宿为例,途家推出“住民宿过大年”,包个民宿小院与家人好友们一起过年,体验年夜饭、包饺子、写春联、打年糕等各种传统的过年习俗。

驴妈妈发布的《2021年春节就地过年出游盘点报告》显示,在疫情防控稳步推进的形势下,最具年味特色的传统节目——赏花灯、看花展、祈福民俗游等重现生机。上海豫园新春游园会、南京秦淮白鹭洲公园灯会、无锡灵山胜境、灵山小镇·拈花湾备受游客青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晓东指出,“文化+”是扩大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动能的关键举措。春节假日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是促进和扩大消费的引擎,也是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抓手。文化和旅游发展是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作为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典型的综合型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是天然相通的,关联度、融合度越来越高。

2022年冬奥会举办在即,我国冰雪旅游迎来新发展机遇。作为冬奥会赛地之一,北京延庆着力打造“最美冬奥城”,让市民在节日期间尽情体验冬奥气氛和冰雪魅力。龙庆峡冰灯冰雪季更是主打“盛世中华迎冬奥,华彩冰灯兆丰年”的主题,把冬奥、春节元素融为一体,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正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使传统的单一性休闲游向复合价值型旅游转变,旅游的文化性进一步凸显,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发展。

事实上,文化消费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文艺演出、购书、看电影等,“文化+”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引领作用。图书馆、书店、博物馆、体育馆与传统春节文化的结合是“文化+”融合发展的主要体现。

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在春节推出了多种多样的牛年迎新春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打卡游览。

此外,随着云消费方式的发展,春节期间各地为线上文化消费创造了更多条件,推出一批本地化、特色化的项目。北京市组织线上文艺展演、旅游资源推介、春节庙会等活动,开展云科普、云游览、云课堂、云相亲、线上阅读,增加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体育节目供应。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文化+”的融合发展,与我们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息息相关,春节文化消费比较活跃,对经济的带动性更强。随着行业竞争的上游化,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借助文化来提升其附加值。

随着“文化+”融合改造力量的不断发挥,今后文化消费将越来越多地在节假日消费中发挥引领作用。目前,假日文化消费已经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促进和扩大消费的引擎,“十四五”时期,假日文化旅游消费规模将不断扩大。

记者手记

从“智游唐潮”看文化消费潜力

3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1年春节,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经常去位于北京亦庄的大族广场,亲朋好友聚会美食的吸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观看电影和“智游唐潮”。

大年初一吃完午饭,记者本想和亲朋一起去大族广场看电影《你好,李焕英》,但由于疫情防控形势,每场只开放部分座位,热门电影更是一票难求,下午15时才抢到了20时的场次,座次则只能选择靠边的位置。

春节期间,看电影是民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选项。2021年春节期间的影片类型更显多元,《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等7部影片都在正月初一上映,为人们端上了一道文化“大餐”。相较于美食和电影,最吸引记者的是“智游唐潮”。

“智游唐潮”场地布局仿照大唐长安城的“一街、两市、六坊”,通过1200平方米超大规模的沉浸式智能场景重新呈现盛唐时的景象,使游客能够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智能科技带来的碰撞。

春节期间,在“智游唐潮”的活动现场,大红灯笼高高挂,烘托出喜庆的氛围,以“唐风唐韵过大年”为主题,推出一系列活动,营造浓浓的年味。以智能科技赋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穿越”回盛唐,感受传统佳节的魅力。

与“智游唐潮”相比,另外一个火遍全国、甚至在国外众多网站圈粉无数的是河南卫视的春晚节目《唐宫夜宴》。节目中14位活泼灵动的“唐朝少女”从古画中走出,利用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时而对着一汪池水梳妆打扮,时而疾跑嬉闹,舞蹈、配乐、灯光、服饰、妆容、摄影等,都无可挑剔。上线播出10天,视频播放量超过了20亿,微博主话题阅读量4.9亿次……

被《唐宫夜宴》圈粉了,是众多网友的一致评价。

总导演陈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唐宫夜宴》这个节目呈现了国宝、国风、国潮。国宝有莲鹤方壶等,国风有千里江山图等。放在博物馆有着浓厚时代记忆的艺术品,都呈现在了舞台上。

不论是“智游唐潮”还是《唐宫夜宴》,之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关键是文化创新,文化消费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流于形式,只要肯下功夫,用现代科技结合传统文化,文化消费将是一块“大蛋糕”。

上一次传统文化获得全网一致圈粉的是《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年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豆瓣上比热播剧的评分还要高,同时火了一批文物修复专家。据统计,观看人群中,有70%是90后。90后小伙苏西在朋友圈写道:故宫里的节奏让人着迷,仿佛时间不存在,那些人沉入工匠无名无我的广阔时空中,面目变得沉静,个人变得渺小,但却以另一种方式接近永恒。修复的技艺与历史,古老的师承关系和情感,宫墙内外的诱惑与挣扎,内心的冲突与坚守,日复一日的庸常与伟大,尽在其中。

“网红”的背后,是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对现代技术的拥抱。单霁翔说:“我不懂时尚,也不懂新鲜词汇,但将故宫文化数字化可千万不能落伍。”

今年春节的“智游唐潮”、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和2016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之所以会火,核心就是创新,努力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新技术结合起来,做到文化与技术两轮驱动。同时,要创新与老百姓接触的方式,不要只陈列出来,让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要使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向百姓,这样文化才能活起来,才能“接地气”。

2021年,电影、“智游唐潮”、《唐宫夜宴》,都是文化消费的一道“大餐”,让牛年春节传递着欢乐和温暖,给人们留下丰满和美好的记忆。

(文字、图片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