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展览

新民晚报 作者:丹长江2021-02-18 14:32

原标题:云冈石窟 颂中华大美

漂泊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山西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在除夕夜亮相春晚舞台。而在位于七宝的宝龙美术馆,“大美之颂——云冈石窟千年记忆与对话”正在展出。鉴往知来,去感受一下中华文明慈润山河的魅力吧。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在这里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据介绍,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文成初年(公元460年)起,前后60余年,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高科技复制“音乐窟”

展览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利用高科技3D打印技术1:1复制的云冈第十二窟——“音乐窟”。这是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历时六年复制出的全球单体最大的复制石窟。

120218_p11

云冈石窟第十二窟为廊柱式殿堂窟,俗称“音乐窟”,属于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中期工程,以其恢宏壮丽的伎乐雕刻、华美浪漫的艺术氛围著称于世。云冈第十二窟高8.5米、宽12.2米、入深14.5米,洞窟平面呈长方形,前、后室结构。前室北壁上方的天宫乐伎天手持各民族乐器,宛若一支“交响乐团”,集中反映出北魏宫廷乐队的时代风貌,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

120218_p3

为了复制这个洞窟,研究人员对十二窟进行高保真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他们采用融合三维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的方法,对十二窟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并拍摄了55680张照片,经过摄影测量计算和人工交互三维处理,建立了第十二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

这个洞窟里的造像,体积巨大,采用了高浮雕、浅浮雕等多种雕刻手法,遗迹空间的深度、尺度复杂,扫描和测绘的难度很高,技术人员根据石窟的结构进行分块处理,切分后再拼成整体,最终实现三维重建的误差小于2毫米。

为了呈现这个高8.5米、宽12.2米的巨型石窟,技术人员用了110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六层来组装。这些“积木块”大约重2吨,要用8个标准集装箱才能装下。同时为了力求最大程度的原真,技术人员还采用人工上色的方法,色彩还原度达到95%以上。前后历时八个月,终于让第十二窟形色兼备,焕然呈现。

在云冈的诸多石窟中,唯有第十二窟以音乐舞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在云冈石窟中绝无仅有,在全国其他地方的石窟中也极为罕见。走进石窟,抬起头来直面北壁上层窟顶相接处,14位伎乐天整整齐齐列成一排,从左至右吹奏的是齐鼓、排箫、琵琶、横笛、筝、五弦琴、筚篥、箜篌、细腰鼓、义嘴笛、埙、担鼓等乐器。其中齐鼓和担鼓是西凉乐中较典型的乐器。而在这14位伎乐天的下方,并排对应了14位动感强烈、彩带飘飞的舞伎。此外,他们下方黄色四方窗的上层和东西两边,也有18身伎乐天,手拿乐器正在演奏,而窟门圆拱上沿雕刻了10身飞天伎乐天。

有人问:这场盛大的音乐会的领舞者或指挥又是谁呢?请看北壁的上层和窟顶相接处,有6尊高浮雕的镂空逆发夜叉伎乐,他们袒露上身并佩戴胡人配饰,身材健硕,中间是一位穿着红裤衩的伎乐,双手合十,高举头顶,扭腰出摆胯,似乎正跳着欢快的舞蹈。他,就是全场的领舞,引领着1600年前欢快的音乐和舞蹈。那舞乐,似乎仍在石窟中回响……

百余件文物 件件有故事

云冈石窟洞窟众多,除了第十二窟外,其他的都没有来上海展览,尤其是二十窟那尊十几米高的大佛,因为造像完全露天,远远望去,雄伟的造型让人震撼,这种感觉,不到现场是无法体会的。好在这次展览带来了120件文物,包括石雕造像、碑刻、建筑构件、器具、墓葬文物等七大类,配以图文讲解,展现了北魏的历史文化和云冈石窟的独特文化。

120218_p12

120218_p18

既然是石窟,造像当然是石刻的。然而,这次展览却带来了两尊泥塑菩萨头像。研究人员说,虽然这批泥塑出土于辽金寺院遗址,但并不排除它承担的模本作用或价值。其中一件是2011年在云冈石窟第五窟窟顶佛寺遗址出土的,残高8.3厘米,面相丰腴,长眉细目、高鼻梁,口小唇薄,口角微上翘。头戴三面宝冠,宝冠中间似团莲,团莲中部有发髻突出,其下自然下垂,呈三角状,两侧卫略小的莲花装饰,中间垂下一缕发丝,其余部位模糊不清……头颈相接处有一三角形的小竖孔,孔壁还有秸秆状的印痕呢。

120218_p2

120218_p19

书法爱好者学习魏碑,一般都学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赫赫有名的《龙门二十品》,而云冈石窟的造像题记很少见到。这次展览中还有一块昙媚造像碑。这块造像碑刻于北魏景明四年(503年),方形,高30厘米,宽28厘米,约110字,有3字残,全文魏碑字体,是1956年在云冈环境整治时在二十窟前发现的,对研究云冈寺院历史十分有价值。

120218_p22

展览中,故事最曲折的大概要数一件釉陶佛眼了。这件形制大体为圆锥形的陶制眼球,前端呈半圆球形,直径11.5厘米,高14.4厘米,由细腻的胎土烧制而成,半圆球表面涂有厚重的黑釉,另一端锥体不施釉,呈暗黄色。研究人员说,这应是石窟中佛像失落的一只眼球。陶眼上留有近似圆形的凹坑状痕迹,可能是当时眼球被嵌入佛眼时粘接眼球的一个固定点。这件陶眼于上世纪30年代流失海外,是美国纳尔逊博物馆馆长史克门先生在1932年参观云冈时用一块大洋从云冈村民手里买到的。1985年史克门先生荣退之时主动表示愿意捐赠这件陶眼,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回归云冈的流失海外文物。

120218_p32

跨时代对话诠释文化交融

云冈石窟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文化艺术宝库。

120218_p13

120218_p20

穿梭千年,回归当代,这次展览邀请了10位艺术家带来20余件当代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家根据云冈文化再创作,通过绘画、影像、装置、雕塑、行为、摄影、声音等多元方式展开这场跨时代的艺术对话。作品以空间、时间、意识三层维度的叠加、交织成当代艺术语言的化象之境。新媒体艺术家冯楚宸则创作了新媒体艺术作品——《乐》,利用多媒体互动装置将沉睡千年的云冈石窟十四乐伎唤醒,他们身着幻彩戏装,手持古乐争相演奏……在音乐世界里,过去、现在与未来共存,远古艺术与现代科技在同一时空下对话,所有边界都被模糊、跨越。观众能看到更多细节,跨越时空、地域与古音乐人互动……从某种角度而言,这跨时代的对话,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互动,也是对本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与开拓的结晶的当代阐释。

(文字、图片来源于新民晚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