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展览

收藏快报 2021-02-03 09:26

原标题:呼毕勒罕:清代活佛文物与生活

佛教自公元前3世纪起向亚洲各地传播,于1世纪初传至中原汉地,而在藏地则迟至7世纪始与之接触。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藏传佛教各宗派形成了“转世化身”的传承世系,汉人称之为“活佛”。16世纪末,蒙古诸部陆续接受格鲁派为主要佛教信仰,并将藏语Tulku译为蒙语“呼毕勒罕(Khubilghan)”。

十八世纪清宫作品金刚法佛像,卡卢博物馆藏_副本

十八世纪清宫作品金刚法佛像,卡卢博物馆藏

18至19世纪西藏作品白伞盖佛母,高62厘米,揭谛楼藏_副本

18至19世纪西藏作品白伞盖佛母,高62厘米,揭谛楼藏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呼毕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以清代活佛相关文物为布陈内容,分“清宫与活佛”“西藏的达赖与班禅”“安多章嘉国师与蒙古哲布尊丹巴”“走进活佛的生活”四个单元,介绍清廷与各重要活佛间的互动,说明清宫藏传佛教艺术的特色。

清顺治年间西藏作品金嵌松石珊瑚坛城_副本

清顺治年间西藏作品金嵌松石珊瑚坛城

皇太子胤礽奏折,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奏闻赐给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人参药品_副本

皇太子胤礽奏折,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奏闻赐给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人参药品

十八世纪内蒙作品金刚手,双清文教基金会藏_副本

十八世纪内蒙作品金刚手,双清文教基金会藏

“活佛”一词最早见于元代汉文佛教文献,意指“在世的佛”;用以指称藏传佛教具转世身份的高僧,则首见于明代中期文人韩邦靖的诗作,然属民间用语,非官方正式名称。清代官方文献述及活佛认证时,一致采用源自蒙文的“呼毕勒罕”音译词,乾隆皇帝曾将之诠释为“转世化生人”。“清宫与活佛”单元以说明汉文“活佛”语词渊源为始,继而叙述清初诸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对活佛的评介态度及往来史实,续以相关文物介绍格鲁派的传承发展与宗派特色。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1日。

(文字、图片来源于收藏快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