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美食

猫看人生百态 2021-01-07 17:46

原标题:一碗米线,吃出文化的包容

很久以前一位秀才到岛上读书,其妻子为避免丈夫食用时过凉,就将汤内倒入热油以保温,丈夫使用时汤面仍然很热,需用小碗冷食,把米线用筷子重置于碗中,米线将两碗架作一桥,有妻子送米线过桥之意,故称过桥米线。

这个典故很美,既有美食的香味,更有浓浓的夫妻情义。那顿米线也很美,色香味俱全,吃得唇齿留香。

u=1058468090,491910731&fm=26&gp=0

最初,那位贤惠聪明的妻子只是想让自己的丈夫不吃冷食,她想不到,一个无意之举能成为一种文化,能让过桥米线流传这么多年。

这就是美食文化。任何一种美食,只要和文化联了姻,就有了不一样的韵味。米线,一种最普通不过的食材,因为过了桥,就有了今天的声名远播。

很多地方的米线,没有过桥米线那么多讲究,没有那么多盘盘碟碟,也没有过桥米线那么大阵仗,更没有过桥米线那么粗大。

这里的米线是那种细细的,比粉丝稍微粗一点点。吃之前,先把米线泡在水中,泡软和了。等要吃的时候,拿一小把放在竹编的笊篱中,把盛了米线的笊篱放入锅中煮,锅里是用鸡肉或者大骨头熬成的高汤,片刻后,米线熟了,倒进碗里,放鸡肉块、酸菜、海带丝、千张丝、虾米、紫菜、油炸过的花生米、鹌鹑蛋。最后再放几滴红红的辣椒油。当然,店家不一样,放的辅料也不一样。

u=3748268164,3503690300&fm=26&gp=0

这样一碗米线,看着就赏心悦目,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夜市的米线,十几年前一块钱一碗,如今八块钱一碗,但味道依旧。那些老店,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手艺,独特的手艺成就了独特的味道。

这应该就是家乡的味道。

相比于过桥米线,家乡的米线没有那么高大上,当然也没有那么有文化。就如同一个小家碧玉见到了名门闺秀。不过大家闺秀有大家闺秀的气场,小家碧玉有小家碧玉的婀娜。

不同的水土养育不同的人,不同的水土养育不同的胃口,不同的水土孕育不同的文化。在昆明吃过桥米线,吃的是昆明的文化,而在家乡吃米线,吃的是一种包容。

《齐民要术》中记载,米线,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调至稀稠适中,灌入底部钻孔之竹勺,粉浆流出为细线,再入锅中以膏油煮熟即为米线。因为以精米磨成精粉,又以精粉制成精致食品,因而尊称米线为“粲”。又因其流出煮熟乱如线麻纠集缠绕又称“乱积”。至宋代米线又称“米缆”,此时的米线已可干制,洁白光亮细如丝线可馈赠他人。陈造的《江湖长翁诗钞·旅馆三适》说“粉之且缕之一缕百尺缰。匀细茧吐绪洁润鹅截肪。吴侬方法殊楚产可倚墙。嗟此玉食品纳我蔬簌肠。七筋动辄空滑腻仍甘芳。”

u=3410670966,261982893&fm=26&gp=0

南方是生产稻米的,所以,米线最初是南方人的食物。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多次文化大融合,饮食文化也跟着融合起来。米线作为南方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毫无意外地在北方安家落户。

南北文化有差异,南北口味同样也有差异。所以,才有了米线的入乡随俗。脱去名门闺秀的端庄大气,才有了小家碧玉的灵巧,更有了因人而异的口味。

曾经听过一个讲座,说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学者从中华文化对外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开始,从先秦开始讲到现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听得我热血沸腾。

学者说,世界这么大,也只有我们中华文化能有这么大的胸襟和气度,来容纳、吸收,最后把所有外来的变成了自己的。

佛教自汉时传入,魏晋南北朝时在华夏大地上掀起高潮,而我们本土的儒道玄三教在吸收了佛教的精髓后,有了新的飞跃。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国家的医术、景教、伊斯兰教,一个又一个外来文化如同八面来风,涌入长安城。“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开放富饶,这是长安的盛景,这是大唐的盛景。

正是这种包容汇通的精神,让中华文化流传至今。

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支支流,把这种兼容并蓄发挥到淋漓尽致。因为含蓄且宽容的态度和博大又宽宏的气度,使得她能吸纳外来文化,并把外来文化融到自己的血脉中,从而不断地发展。

米线大约就是很好的代表。源自南方,到了中原。中原人把它稍加改良,加了自己的元素,成就了自己独特的米线文化。

下载

“石霜拈处最分明,万万千千一粒生。归日饭香穿鼻吼,相呼作舞下堂行。”

当一碗米线端上来,白的是米线,红的是辣椒油,绿的是青菜,外加酸爽的酸白菜、焦黄的花生米,墨绿的海带丝,淡黄的豆腐皮,细碎的蒜苗香菜叶子,它是嗅觉和味觉的盛宴,是视觉的盛宴,也是文化包容的盛宴。

不记得谁说的一句话,但用在此处很贴切:有时候我们吃的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一种流传千古的文化。

(文字来源于猫看人生百态,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