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书画

中国文化报 作者:高晴2021-01-05 15:38

原标题:奇幻想象与细腻真情——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浮世绘风景画

日本浮世绘初始于17世纪,兴盛于18、19世纪,衰退于20世纪,是商人文化的产物,记录了日本江户时期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商人阶级追求自由、享受当下价值观的文化体现。江户后期,已经吸收西洋画透视和明暗技法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传入日本,直接影响到浮世绘版画中透视法的应用,发展出“浮绘”。1731年中国清代画家沈南苹东渡长崎,将北宋、明代院体风格推广到日本画坛,形成了推崇写生写实手法的江户南苹画派。在中西绘画技术的合力推动下,浮世绘风景画在19世纪取代日渐落寞的人物画,开启新篇章。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是风景画领域的佼佼者,无论是画技还是蕴含的精神,都备受推崇。  

葛饰北斋于1760年9月生于东京,14岁开始学习刻版术,18岁就学于江户中期的浮世绘画师胜川春章门下,随后又学习了狩野派和琳派画风。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使用过辰震、戴斗等30余个画号,最著名的莫过于“北斋”。与画号相似的是他频繁的迁居,据记载“生涯之迁居,九十三回。甚者一日三所”。这些经历构成了葛饰北斋不安于现状、变化多端的动态性格与艺术风格。年轻时的葛饰北斋主要从事狂歌绘本和美人画的创作。18世纪80年代以后,他师从司马汉江,学习了西洋风景画的透视原理。40岁至60岁期间,葛饰北斋艺术创作主要关注读本插画方面,最负盛名的是《北斋漫画》。画中包含了社会各阶层人物造型、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以及植物花卉等,创作一直持续到他去世。

rApntV_woLuAJOFLAAII3xUnXPc862_副本

北斋在吸收艺术营养上表现出极大的贪婪性,他将胜川派的热情甜腻、狩野派的典雅高逸、光琳派的富丽精微、西洋画风的明暗远近和中国画风的深远醇厚等风格融会贯通,形成了日本民族风景版画中独树一帜的北斋风。70岁后北斋达到绘画生涯的巅峰,创作出一系列精彩的风景浮世绘。最著名的《富岳三十六景》,以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全方位地表现同一主题。进入江户时代,由“富士讲经会”组织的平民登拜开始兴盛起来,富士山成为日本百姓登拜的灵山。中国美术馆藏《富岳三十六景·凯风快晴》一直被认为是富士山的经典形象刻画。画中北斋完全抛弃了山头的块面和纹络的细节,山麓上的丛林简化为小竖点,缥缈的白云犹如叠瓦一般,将复杂万变的物象概括成几大形体,简单却又丰富。色彩处理上,赭红的富士山、靛蓝的天空、皑白的云朵、由赤渐绿的山麓,足以体会到北斋的奇幻想象力。而他同时期创作的风景系列版画《千绘之海》之《甲州火振》,表现的是夜晚渔民捕鱼的场景。值得关注的是夜空的星星不放入天空的颜色,而是画家利用纸张的底色来表现,再加上渔民的动作和溪水的流动,产生丰富的律动感。此系列作品的成功,使葛饰北斋和出版商深受鼓舞,之后又创作了风景系列版画《诸国瀑布览胜》《富岳百景》以及“名所绘”系列《东海道五十三次》《绘本驿路铃》等。在1834年至1849年间,北斋发表了三册《富岳百景》,并在落款处使用“画狂人卍”,以此表达他对艺术的态度。1849年的临终之际,他依然不情愿地感叹:“天若再保五年寿命,我必成真画工。”纵观葛饰北斋漫长的一生,无论经历巅峰还是坠入低谷,都不会影响他在探寻绘画路上的孜孜不倦,这种执着忘我的精神感人至深。1797年,当37岁的葛饰北斋还在探索风景浮世绘时,一位后来与他齐名的风景大师呱呱落地,他就是歌川广重。广重的父亲来自名门田中家族,后来迎娶安腾重右卫门的女儿,随了岳父的姓氏改为安腾源右卫门,并且在江户皇居附近的八代洲地区担任消防员。父亲去世后,广重继续这一职业,因此史料也将其称为安腾广重。15岁入歌川丰广门下研习浮世绘,从美人画和役者绘起步,而歌川广重成功转型到风景画和18世纪末在日本流传的香道文化息息相关。在“参觐交代”制度的强制要求下,连通首府和各省的主要交通动脉被打通了,各省由大名管理,大名必须定期在江户和各省间通行。在各种名目的旅游中,各地的“名所”(驿站)随之应运而生,具有导游性质的各类“名所绘”由此成为引发大众关注的新浮世绘风景画题材。

rApntl_woJqABtJ-AAMJ2mJMWXI066_副本

通行量最大的是东海道,通过沿海道路和街道连接江户和东京。东海道始修于7世纪末叶,沿太平洋海岸线南下,全长约496公里,沿途设有53处旅栈。1833年歌川广重发表了《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这是他成为风景大师的成名之作。整部作品用雪、雨和雾代表气候特征,凸显出四季变换,加上极富感染力的人物造型,歌川广重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诠释了日本本土宗教天人合一的观念,与日本民众的审美完美融合。《庄野》中可以看到广重利用线条捕捉大自然的精彩瞬间和旅人的突发反应,交错的斜线生动再现了当日的瓢泼大雨,人们撑起雨伞,身披蓑衣,狼狈地赶路。斜坡、冷雨和竹林构成不稳定的三角形,进一步折射出画面中人物的不安情绪,与看画者巧妙地沟通。

1837年广重制作了《木曾海道六十九次》系列。木曾道是江户时代的五大通道之一,由江户出发北上,共六十九个驿站。《洗马》是此系列中的经典作品,位于今天日本的长野县,此地因武士将军木曾义重曾在此洗马坐骑而得名。满月下,夜色阑珊,送柴小舟顺流而下,垂柳与芦苇随风飘扬,旅途中的空寂与哀感跃然纸上。歌川广重的“名所绘”中没有熙攘的人群或是喧哗的街道,取而代之的是林间月影和平野孤烟,营造出万籁俱寂的感伤愁情,用诗一般的意境渲染平凡的生活,唤起人们浓郁的乡愁,故被称为“乡愁广重”。

北斋的画风强烈硬朗,广重的画风柔和安静,他们一同凭借西方绘画技法创造了浮世绘风景画的精彩时代,也影响了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的暗色画法,对“后印象派”的出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世纪初浮世绘作品被当做外销瓷的包装从日本运往欧洲,被印象派画家发现并广为流传。1867年,浮世绘出现在巴黎的世博会上,以鲜明色彩构成的明亮画面和大胆的平面装饰设计,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此后,浮世绘也作为世界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文字、图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