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展览

原标题:曾熙李瑞清同门会书画文献展,呈现张大千吕凤子等所受影响

曾熙和李瑞清是清末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的书坛大家。曾熙深得南派圆笔神髓,而李瑞清则偏北派方笔,因而合称“南曾北李”,驰名沪上。两人在艺术上切磋并进,交情甚笃、堪比金石。二人共同设帐收徒、不分门户,门下张大千、吕凤子、姜丹书、胡小石等俊彦辈出。

2020年恰逢曾熙逝世九十周年,李瑞清逝世一百周年。12月25日,“南曾北李 艺道传薪——纪念曾李同门会成立九十周年书画文献展”在上海笔墨博物馆开幕,呈现曾熙、李瑞清师生书画艺术成就。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官兵部主事、提学使、弼德院顾问,先后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任湖南教育会长。工诗文,擅书画。曾熙在经书堂学习之时,与李瑞清结交,成为终生知己。

1 (1)

曾熙、李瑞清合影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霖、仲麟,号雨农,又号梅庵、梅痴、玉梅花庵主,晚号清道人,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杨溪人。出身望族,幼年即习国学、观图画、学篆分。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次年补殿试,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官道员,分发江苏,任师范传习所总办,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临危受命为江宁布政使,城陷,李瑞清拒仕民国,民国九年(1920)因中风去世。

1 (2)

曾熙、李瑞清合影

两人在艺术上切磋并进,交情甚笃、堪比金石。二人共同设帐收徒、不分门户,门下张大千、吕凤子、姜丹书、胡小石、马宗霍等俊彦辈出,在上海书画界堪称一段佳话。

1 (3)

《万松草堂》篆书横幅 李瑞清

曾李同门会是1930年曾熙去世后由曾熙、李瑞清两门弟子发起成立的同门书画会,以“崇奉两夫子春秋之祀,切磋学门光大师学”为宗旨,会址位于上海法租界西门路169号的张善孖张大千寓所,张大千手书牌匾。据有关研究,当时在上海书画界桃李最盛有三家,一是吴昌硕缶庐门下,二是赵叔孺二弩精舍,三是曾李同门会。其中,论规模、系统、影响则以曾李同门会为最,开海上乃至全国书画同门会之先河,不仅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意义,时至今日依旧对书画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20年恰是曾李同门会成立九十周年,也是李瑞清逝世一百周年。12月25日,“南曾北李 艺道传薪——纪念曾李同门会成立九十周年书画文献展”在上海笔墨博物馆开幕,呈现了曾熙、李瑞清师生书画艺术。

1 (4)

展厅现场

据悉,上海笔墨博物馆曾在2010年举办“曾熙翰墨文献展”、2011年举办“李瑞清书画文献展”、2013年举办“衡阳书画学社翰墨文献展”、2014年举办“张大千翰墨文献展”、2017年举办“李健书画作品展”。而此次展览是继这些展览后,对曾熙、李瑞清师生书画艺术成就的集中呈现,也为观者全面了解近现代上海书画创作、鉴藏、交游等艺术生态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墨韵梅香――纪念李瑞清逝世一百周年书画文献展”上呈现的多件李瑞清书画作品也移至上海笔墨博物馆。

展览共展出曾熙、李瑞清及弟子张大千、张善孖、赵恒惕、马宗霍、陆渊雷、江万平、江百平、向大廷、向大延、胡小石、马企周、康和声、曾渐逵、朱大可、汪祖佑、陆元鼎、戴尧天等同门会会员书画文献近百件。

1 (5)

赠姚虞琴行书四条屏 李瑞清

展厅中,曾熙1921年为弟子蒋国榜母亲六十寿辰而作的《蒋母马太夫人六十寿序》六条屏,以《张黑女墓志》笔意写就,温润清雅,笔墨皆精,堪称曾熙楷书代表作品之一。

对面的是《赠张季蝯论书横批》,这是曾熙书赠张大千的论书之作,全篇行草相间,任笔而下,真率自然。曾熙提出“作书无法,无论执笔。古人张腕,任其自然耳,其字之大小为张腕之高下”等观点,均为肺腑之言,不乏真知灼见,从中仿佛可以看到张大千当年随曾熙学习书法的种种情景。曾熙曾孙曾迎三告诉记者,“张大千著名的以书法写就的菜单其实也是向曾熙学习的。曾熙就曾以这样的形式来写菜单。包括以宣纸代替信纸写信的方式,也来自于曾熙的习惯。”

在展厅现场,观众还可以看到不少有趣的信札。有曾熙写给老师丁立钧的信,信中提及了些对于仕途之道的看法;有曾熙写给收藏家王尔卿的信,内容涉及借阅藏品;也有李瑞清为日本收藏家鉴定字画的书信,谈及了鉴定陈曼生的字、沈石田的画等。

此外,在两个展柜中,展出了两封同一主题的信札,分别出自李瑞清和胡小石之手。曾迎三告诉记者,两份信是同一时期写就,当时曾熙生病去南京(金陵)看病,李瑞清和胡小石分别写信给医院的医生,介绍曾熙,并请求关照。

曾熙、李瑞清倡导的以大篆为宗的统序意识及其晰源流、明正变、区雅俗、重品格的学书观念不仅影响了张大千、胡小石、马宗霍等一大批弟子及再传弟子,并且对今天的书法实践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6)

致李祖莱信札 张大千

1 (7)

扇面镜片 姜丹书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高升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许多人认为李瑞清的书法中有抖笔的习气,他对此曾做专门研究,认为这实际上是李瑞清、曾熙那一时代的人对碑学的一种理解,自有其源头,包含两种审美方式:其一是这种纯粹的“波浪线”在黄庭坚的书法中就有,这是帖学中就有的,另一种是顿挫的笔法,这种笔法从金文而来,有着从金石到碑学一条脉络,所以他们其实有非常理性的思考,并不是那种所谓的“习气”。“这种笔法对我们现在仍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写碑的人仍然跳不出这个藩篱,仍在前人的原有技法上延伸,从这点来说,当代很多人对曾熙和李瑞清的认识是低估的,另外对他们的一些笔法也是存在误解的。我觉得他们是有传承,又有自己的思考。”王高升说。

1 (8)

《赠蒋苏庵兰竹石图》 李瑞清

1 (9)

书画长卷 李瑞清

王高升认为,张大千作为曾熙的弟子,后又被引荐拜李瑞清为师,他受曾、李二人的影响非常之大。“张大千受李瑞清的影响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绘画方面,曾熙和李瑞清都喜欢四僧,这对张大千的喜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张大千后来成为石涛、八大的作伪高手,在艺术临摹和创作方面也深受清初四僧影响,这些都源于曾熙和李瑞清对四僧的喜好;另外在书法上,张大千受李瑞清影响也很大,李瑞清学黄庭坚、学金文,这些书学理念都完整地传授给了张大千。”

1 (10)

致姚云江信札 江万平

据悉,为与纪念曾熙逝世九十周年及展览相呼应,曾迎三主编的《海上桃李——曾李同门会书画文献集》、《曾熙书札》也即将问世。在展厅中,观众可以先翻阅此书样稿,先睹为快。

(文字、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