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2020-12-18 11:05
原标题:15周岁的“艺术北京”,明年将如何涅槃重生?
▲ 利星行文化艺术中心
生活中的某些时刻,总是深处其中而不自知,多年之后才会感受这些时刻的重要意义。2020年就是这样的时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的突然出现和流行,让很多历史性的事件接踵而至,使大变局加速演进,改变了甚至加速了某些趋势的到来,比如世界的虚拟化、全球化遭遇逆流、经济文化陷入内循环等等,艺术行业当然也在其中。
▲ 展览现场
而2020年,本应是“艺术北京”的十五周年,对这个博览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在这些不可抗力的原因下按下暂停键。但艺术北京依然希望在年底通过一个展览让大家一起聚一聚,在这个时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在此,“凤凰艺术”专访了“艺术北京”的创始人董梦阳,听他讲述这十五年来的一些故事。
▲ 展览现场,“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接受“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全媒体总编辑肖戈采访
“艺术市场不是简单的销售”
*以下Q代表“凤凰艺术”
Q:这次“艺术北京·发现展”主要是基于什么想法举办的?
董梦阳:今年原本应是“艺术北京”的十五周年,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暂停了。我们还是想在年底发个声,让大家聚一聚,让大家知道我们一直在。
虽然近一年没有消息了,但来日方长,我们也借此宣布一下明年的计划。憋屈了一整年了,希望明年可以一起做一些事情。
▲ 展览现场
Q:在今年年底,从各地的博览会到拍卖行,国内有一个词叫“报复性消费”很火。对于这个现象,您如何看待?
董梦阳:媒体喜欢用“报复性消费”这个词形容艺术市场,但我以我一个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希望它可以发展的更长远,而不是一种大起大落。
▲ 展览现场
在我看来,相比于又进入了高速路的发展,踏实的发展更重要。我们的艺术市场,应该寻求一个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伴随着相关的艺术教育一点一点进步、发展的艺术路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销售问题。
我们不能把艺术市场发展的目标简化成钱、或是销售额,其中有很多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方面——人的价值、社会的发展等等。
▲ “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
“十五年,如何坚持?”
Q:在动荡的年代下,人们的投资会发生变化。因此,会有人说,疫情的到来也为博览会、拍卖行以及艺术市场带来一个新的机遇,对此您如何看待?
董梦阳:大家总要把它归到某个东西上,当然我觉得也有这种可能性。但其实大家恰恰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在大家身边发生的、意识不到的问题——就是社会的进步。
▲ 展览现场
不管是有疫情也好,还是没有疫情也好,我们一年一年中国社会的改变、教育的进步,才是今天我们这个所谓“爆发”背后的原动力。没有这个,其他都是不可能的。这也并非是某一个、或是某几个成功的活动,才带来的改变与呈现。
我认为今天我们社会,对文化、对艺术、对教育都有了新的认识。有了这进一步的认识,才会产生进一步需求,进而才产生了我们今天的变化。
▲ 展览现场
Q:“艺术北京”实际上是国内最老牌的艺博会,之前同期一些其他的艺博会,如“Sh Contemporary已经吗关闭了,而您们还在一直坚持。现在,艺术博览会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形式也越来越多,作为最老牌的这个艺博会,您是怎么保持这份这个坚持和这个不断的创新的呢?
董梦阳:其实这就是我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坚持不坚持的。做艺术博览会,时间早有早的好处、也有早的不好。我们早先也是各种学习、借鉴,直到走到今天。我们走的路比别人长,思考的事情也比别人更多一些。
▲ 展览现场
所以发布会中谈到,我们会创办一个新形式的展会:根据中国艺术市场的现状,推出一级市场之前的艺术市场,也就是“艺术北京”明年要推出的艺术经纪人博览会。因为我们我已经发现,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急迫地在跟西方接轨的同时,我们不能只是停留于“人家有什么,我们也有什么”。
▲ 展览现场
这样的话我们的发展会有点“虚”,疫情的时候就会特别明显,比如画廊暴露的一些问题——不仅画廊的存量是有限的,画廊的增量更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不要光在表面上模仿西方艺术市场的操作模式,不要只做VIP,要根据中国国情,才能做出适合中国的艺术博览会。
“艺术家缺少与市场对接的机会”
▲ “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
近日,“艺术北京·发现”开幕暨2021“艺术北京”全新发布,“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表示:
“艺术北京”作为中国范围内服务艺术机构最多的艺术博览会,秉承“诚实专业”的理念,根据当下艺术市场既有格局和丰富的博览会操作经验立足于北京,通过对展览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丰富,力图探索一条适合当下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路径。
“艺术北京”将带来更年轻化、更专业化的团队架构,2021年将是“艺术北京”崛起的一年,将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呈现给大家两种不同形式的博览会。
——“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
▲ “艺术北京”艺术总监李斌
“艺术北京”艺术总监李斌介绍:
2021年“艺术北京”博览会将于4月30-5月3日在北京全国农展馆与大家如约见面。5月份的博览会将在延续以往展览规模和样态的同时,与画廊协会紧密合作,肩负起艺术博览会的社会责任。
展览仍将包括当代艺术、经典艺术、设计艺术和公共艺术四个板块。艺术机构将更加专业、理性、多元化地提供更加丰富、更有层次的艺术作品。
同时,“艺术北京”主题展览、影像北京专题展、青年艺术家展览等,将与同期美术馆、画廊的展览将形成联动效应,汇集力量共同推动艺术市场的繁荣,拓展社会生活中的艺术发展。未来,“艺术北京”将整合国内重要的艺术力量,全面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艺术市场。
——“艺术北京”艺术总监李斌
▲ “艺术北京”执行总监 赵一霓
“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赵一霓,向大家分享了秋季博览会的规划:
作为国内首创以艺术经纪人为参展主体的艺术博览会将于2021年秋季开幕,这是“艺术北京”基于中国艺术市场的现状,在博览会领域所做出的崭新探索和尝试。
中国艺术家创作资源很多,但画廊和相关艺术机构的数量却不能与之匹配,这一现象导致大量的艺术家缺少与市场对接的机会,但这一角色却在艺术行业中长期被人们所忽视。
时至今日,在行业里发展经纪人制度,建立健全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相信在未来,艺术经纪人也将会在艺术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赵一霓
艺术北京·发现
▲ 展览现场
“艺术北京·发现”展览于2020年12月18日至2021年1月3日,在利星行文化艺术中心对公众开放。这次展览是“艺术北京”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策划的“特别展览”。
此次展出面积1300多平方米,展出作品以当代艺术、经典艺术、设计艺术为主的100多件艺术作品。“艺术北京·发现”展览由“元 PLUS”画廊邀请展、“艺术家发现展”、专题展三部分组成,并安排了系列的藏家鉴赏活动等。
▲ 展览现场
“元 PLUS”——画廊邀请展
世界越来越平,信息的不平衡越来越被拉平,人们获取艺术的渠道也已经不再全部依赖美术馆、拍卖行、画廊等等传统的专业机构,人们观看展览的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艺术收藏与艺术消费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
但艺术家和艺术创作作为艺术市场的整个基础没有发生变化,这也是艺术行业的“元”问题。
▲ 展览现场
“元 plus”展览,邀请十家在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上,探索当代艺术学术研究与实验的画廊。每家画廊推荐一位艺术家,通过展览考察在逐渐变化的新全球化语境中,艺术本体与文化逻辑的关联。重视与推动以“元” 为基础的多向性艺术探索。希望借这次活动,邀请大家来聚一聚,管窥今年艺术家以及画廊的艺术面貌。
▲ 展览现场
[画廊提名展参展画廊名单]
张德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刘锋植 艺 · 凯旋画廊
王源远 玉兰堂
陈琦 亚洲艺术中心
丘婧彤 偏锋画廊
闫平 王克举 方圆美术馆
闫占城 作者画廊
茅小浪 太和艺术空间
史新骥 aye 画廊
月乃蛙 当代东京画廊
▲ 展览现场
艺术家发现展
“艺术北京·发现展”策划了十位知名艺术家的个展,寻找在一级市场上不常出现的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艺术家发现展”呈现这十位艺术家在2020年的最新作品,旨在为市场带来一些有价值和意义的补充,同时为广大的艺术品收藏家及艺术机构提供更优质的艺术家和作品。
▲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也在为博览会的发展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性,在保证艺术家个展风格独立性的同时,也能确保在展览整体的框架之内。
[参展艺术家名单]
艾安、方力钧、季大纯、唐晖、王玉平、王伟、王迈、叶洲、张伟、吴永平
▲ 展览现场
专题展——“图像的认知与转变”实验展——科技@艺术
“艺术北京”持续对艺术教育领域的关注和发现,在继承审美教育的同时也该关注世界的变化,与时俱进。“艺术北京”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共同推出“图像的认知与转变”实验展。科学的进步从不是艺术发展的绊脚石,利用好当下的工具,掌握当下的语言,结合传统艺术的精髓,完成高水平的创作是现代艺术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笔墨当随时代。
▲ 专题展展览现场
专题展由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刘刚老师作为学术顾问,油画系第五工作室闫烨作为指导教师,提名10位年轻艺术家,线上线下的展览方式呈现更为多元的展览面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