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艺术中国ArtChina 2020-12-16 15:12

原标题:这些公共艺术空间,去了一定不后悔

著名艺术策划人北川富朗曾说:公共艺术,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相遇”。艺术与空间,时尚与工业,当下和历史,而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相遇。在广阔的公共空间中,艺术不仅是装点,更是一种态度,激活城市与人的交流,唤起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情绪和记忆。

今天介绍的八个城市公共艺术空间,有着不同的表象和形态,但内里却无比一致:让艺术走进生活,走近身边,与城市共同呼吸。

北京 侨福芳草地

漫步在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的廊桥,给人第一感觉这里不是“商场”,而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美术馆。

商场门前的广场上伫立着雕塑《骑海豚的人》,来自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玻璃幕墙外的草坪上摆放着刘若望的雕塑群《狼》;韩国艺术家姜亨九近七米高的作品《关羽》,在大厅里尤其醒目。在闲逛中碰到的每一座雕塑、每一个装置、每一幅画,都可能来自某位知名艺术家。

这里有亚洲最长的步行空吊桥,红色吊桥用钢索吊起,横跨整个购物中心半空,吊桥上方和两侧悬挂着雕塑和装置,可以一边漫步,一边欣赏艺术品。抬头望向高大的玻璃幕墙,还悬挂着关公和佛祖的巨幅画像。现代西方艺术与传统风韵的奇妙结合,令人称奇。

1

这些艺术品多数是侨福集团主席黄建华的私人藏品。他践行“收而不藏”的理念,把艺术品放在公共空间,让它们成为公众的艺术品。侨福芳草地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艺术节,邀请全球的艺术家参加,并将他们的作品放在大楼各个角落,让游客在逛街的同时,也逛了一场盛大的艺术展。

天津 格调艺术馆

一个圆厅,被406根立柱包裹。立柱是原浆纸色,其间有玻璃幕墙,隐约透出室内的灯光。以圆厅为起点,一条长约300米、呈曲线造型的画廊向东延伸,蜿蜒起伏,宛若绸带随风飘摆。寂静的夜晚,射灯映照于白墙,画廊便弥漫出一种安静的力量。无数光点,被整座建筑串联成曲折的光之海。

2

圆厅内是一间24小时书房。书房内有500余种、4000余册杂志,包含超过160种时尚类和110多种生活类杂志。其中,有75%以上是国内难以订阅的外版杂志。6000册多册图书,包含1000余册购买和维护成本很高的艺术类书籍,大量画册与绘本涵盖多个语种和类别。

特别的是,作为城市里的公共艺术空间,这间24小时书房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大部分图书都可以免费借阅,不收押金,读者凭信誉实现书籍的借阅与归还。在书房里穿过一排排书柜,来到玻璃幕墙前,雅致的书斋庭院和静寂的枯山水庭园映入眼帘。室内灯火可亲、书页生香,室外的青松和白砂予人平静,看久了,仿佛自己也化成光,坠入周围的光之海。若是夜晚前来读书,书房的工作人员会送上一碗免费的暖胃汤羹。

书房还是举办各类艺术活动的场地,与画廊一起,组成公益性质的艺术空间。

露天艺术画廊八月举办的首次展览,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名画”为主题。主办方从台北故宫博物院五千余件藏画中,选取了四十七幅,在原画基础上进行精心的微喷复制。不用去台北、不用买门票、不用排长队,清晨跑步、黄昏遛弯、下班回家的时候,走在路上就能看展。拿起手机扫描每幅画作前的二维码,可以随时置身艺术现场,聆听名画解读。

3

据说,艺术画廊的展览每两到三月会进行一次更换,艺术馆会根据展览主题举办各种有意思的活动。

秦皇岛 阿那亚孤独图书馆

这是一座独自伫立在海边的图书馆,没有车道和小径,只能光脚踩着沙,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几百米才能抵达。

它的外形很单纯,就像一块石头,像自然中生长出来的一个物体,纯粹又神秘。

4

整个建筑主要使用两种材料:混凝土和木头。对设计师而言,它们最贴近自然,能够呈现人和物之间更原始的状态。

内部是开放性的两层空间,临海的一边是一道完全由旋转玻璃门组成的活动墙,大海一览无余,坐在书桌前,就能感受到海声、风声和阳光。

整个建筑没有空调,甚至连灯光都没有。晚上没灯,点几根蜡烛,听着窗前的海浪声,好像整个宇宙只剩下这一个空间。

这就是建筑空间的神奇之处——创造一个非常单纯的小环境,人在这个环境里会变得十分敏感,自我的存在感就会显现。然后,你会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实。

上海 MoCA亭台

上海南京西路人民公园门口,有一个40平米左右的玻璃盒子,它像一个商场的橱窗,又像一个街头舞台,每天都有精彩的剧目上演。在它背后,是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5

MoCA从建馆之初,就着眼于“艺术为民”,关注支持年轻艺术家,更重视对公众的艺术教育。这个玻璃盒子原本是艺术馆的衍生品商店,后来被改造为一个新的艺术项目空间,大家都叫它“亭台”。

亭台是沪上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试验田和展示橱窗。它大小适中,开放度很高,亭子就在大马路上,不用买票,走过的路人可以随时进入随时离开。各种前卫的艺术形式在这里出现,表演艺术、声音艺术、公共艺术、装置艺术,甚至园林设计和漫画,就像一块魔方,等待别人来把玩。

杭州 晓书馆

晓书馆坐落在杭州良渚,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因为造型奇特,被人们称为“大屋顶”。

主体是最具安藤忠雄特色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一面巨大的玻璃幕墙,隔着一汪浅浅的池水,池水旁有一条小路,路两旁种满染井吉野樱。一到暮春时节,这条路就会变成一抹令人惊叹的粉色。在这里,你会真正理解安藤忠雄那句话:建筑是一种媒介,使人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

6

馆内藏书丰富,巨大的木制书架直抵屋顶,这里共有将近5000个书格,5万册藏书。沙发、靠背椅、长脚凳分散在各个角落,为读者提供尽量多的舒适座位,二楼还有长长的厚垫子,可以半躺着读书。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

成都 麓湖·A4美术馆

不同于大部分处于街头闹市或山水之间的美术馆,麓湖·A4美术馆深深地扎根于社区。美术馆总面积3500平方米,是一座临湖而建的覆土建筑。立面的红砂岩与周围地貌融为一体,混凝土、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的运用彰显建筑的现代风格。为了充分表达建筑与环境的相生共融,美术馆的外立面大量采用红砂石混凝土凿毛效果,每一片凿毛墙体均由泉州的石雕师傅手工敲打,建筑的巨大张力隐藏在细小的一锤一凿之间。

7

美术馆建立之初,A4就一直强调与所在城市与社区的联系沟通,不断尝试各种前卫的艺术实践。这里有最前卫的当代艺术,颇具学术性的个展,也有生活味浓厚的影像展,亲近社区的儿童艺术节,每个人都能在此寻获惊喜。

武汉 5号车间

武汉江岸区的5号车间,是当地人心中一个神奇的所在。它是手作中心,也是艺术馆、创意文化区、教育中心,创始人陈强胜的初衷,是让艺术在这里返璞归真。“艺术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艺术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5号车间的整体构思,受到近年来欧美流行的开放工作室(open studio)以及车间(workshop)概念的启发。约3000平米的空间里,分布着美术、音乐、舞蹈、表演、手工艺等门类丰富的工作室和车间,并拥有一座藏书近万册的免费图书馆,它们既给艺术家们共享,也向市民和青少年以及各类团体敞开大门。

8

在这里,平时遥不可及的明星就坐在你身边,拿着一把吉他唱民谣。你也可以参与画家创作的过程,和他一起去完成一个作品。木作、陶艺、编织、版画……这些传统的民艺都有独立的工作室,技艺高超的师傅会手把手教你从无到有制作一件物什。你会发现,原来艺术离自己那么近。

广州 K11艺术购物中心

位于广州的K11,像是一座现代都市博物馆。相比于购物商场,它的定位更像一个线下社交空间,是体验生活、活化本土艺术的地方。

在纽约曼哈顿展览过的“梵高的耳朵”垂直游泳池,被创始人郑志刚直接运到广州,称为城市新艺术地标。一层的中庭,是一件跨越八层的巨型艺术品;在商场的二层,还能邂逅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大头狗”,双眼下垂、欲言又止;五层的《大蘑菇》出自艺术家感志强之手,将微小的自然元素放大,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这里还有一个树屋一样的空中舞台,时常会有小型演出和展览。

9

相比于侨福芳草地,这里的艺术展更加怪诞前卫,众多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展览,让人仿佛走入梦境,与光影色彩融为一体。

(文字、图片来源艺术中国ArtChina,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