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舞蹈

中国艺术报 作者:肖美鹿2020-12-10 16:41

原标题:深深扎根于西部大地、扎根于历史深处——评民族舞剧《彩虹之路》 

与《丝路花语》和《大梦敦煌》不同,这部舞剧并没有涉猎敦煌题材,而是引领观众一直走向丝绸之路的纵深,将艺术探寻的目光定格到两千年前丝绸之路的绪端,它的开启之时。

从闻听信息到现场观看,民族舞剧《彩虹之路》使笔者经历了从略有疑惑到充满期许、继而产生震撼与感动的一段心路。几十年来,两部舞剧《丝路花语》和《大梦敦煌》犹如两座美丽而奇险的大山巍然屹立于当代中国舞蹈史,影响远达全球几十个国家与地区,在国内更是拥有广大稳定的观众群,说它们家喻户晓毫不夸张。它们的演出令人在沉醉惊叹之余,心生景仰敬畏之情。面对这几乎难以逾越的高峰, 《丝路花语》的母团——甘肃省歌舞剧院在培养了二十多代英娘与神笔张之后,迈出了卓有见地的一步: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袂创作演出民族舞剧《彩虹之路》 。这无疑是对自己的挑战,能够发起并完成这样的挑战,是需要坚实的文化自信作底蕴的。

W020201208681009531051

民族舞剧《彩虹之路》剧照

《彩虹之路》分为“诺”“行”“困”“蓄”“和”“归”六场。与《丝路花语》和《大梦敦煌》不同,这部舞剧并没有涉猎敦煌题材,而是引领观众一直走向丝绸之路的纵深,将艺术探寻的目光定格到两千年前丝绸之路的绪端,它的开启之时。那正是大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一位年轻的使者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手中接过节杖,即将从长安出发,开始远行,带着中华民族“善人者,人亦善之”的良好愿望去了解外面的广大世界,交好睦邻。节杖在手即是使命在身,这是庄严的承诺,一诺便重于千金,一诺便贯之一生。朝廷的重托、国家的期望,使者本人的忠诚热血与万丈豪情,都于此刻融为一体,再也不可分割。这一场当中的群舞完全围绕一个“诺”字,有托付、有渴望、有信任,而与其对应的使者的独舞则让观众心中油然生起一缕牵挂:此去家国万里,更哪知关山几重?

“行”是全剧当中最短的一场,创编者们赋予这场的色调和节奏是清新明朗,流动中透着空灵。使者艰辛的行程由此开始展现,舞蹈设计特意显示岀轻松欢快,非常符合人物当时意气风发、一往无前的乐观心境,就像舞台上碧空如洗的蓝天白云,直叫人神清气爽。“困”和“蓄”是全剧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场戏。使者被匈奴软禁并以美女妻之,实则严密监视,使得他年复一年无法逃离。这不仅是对一个人的束缚,使其失去自由,更是对其心灵和精神的禁锢。理想在空中,现实却在地面,这便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作为堂堂大汉使节,本当不负朝廷重托,一路前行交好睦邻,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建立一世伟业,如今却如阶下囚般被困于重重包围与障碍之中,多少个明月夜思念故土家园、长安风情,多少次梦醒时分热泪长流、哽咽难言,人物内心的煎熬通过压抑的音乐、昏暗的场景和似乎无法伸展的舞蹈传达出来,那么艰难,近乎窒息。然而,正如中国古代智者老子所言:“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一个内心始终充满光明的人可能会遇到黑暗时段,但绝不会永远被黑暗遮蔽。

在第四场“蓄”中,一段情感纠葛进一步加强了戏剧矛盾的冲突,使全剧有了新的看点。原本受命监视汉朝使节的匈奴女真正爱上了眼前的这个男人,为他的气节所感动、为他的痛苦而心痛,最终决定不惜一切也要帮助他脱离险境,去继续那遥远而伟大的行程,完成他心中的夙愿。全剧唯有这一场岀现了双人舞,也唯有这一场表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因爱而生发出的无穷力量。我不禁想起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说的话:“当你拼命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别人的对手,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别人就不再是你的对手了。 ”此刻,相信观众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舞剧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下一场“和” 。沉沉的暗光霎那间明亮,汉使在西域各国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场面恢宏的大群舞整齐亮丽,富有地域与民族特色,变化中层次分明,对比十分突出,成功地调动了整个剧场的气氛。最后一场“归”也很有特点,可谓“豹尾” 。经过十几年的风霜雨雪艰难困苦,使者终于不负使命,带着各国人民的友情和与大汉交好的愿望回到长安。一个“归”字,饱含了多少赤子情怀、耳热心酸。当年踌躇满志告别长安时的他风华正茂,如今持节归来时已然两鬓苍苍、满头白发,这一场中使者和群舞的肢体语言都并不繁杂,却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的服饰与人物造型,简直是复活了汉代砖画中无比鲜明的场景,让人一下子进入自由遐想的空间,不由得感叹历史和艺术结合得如此美妙和谐。

甘肃省歌舞剧院曾经因《丝路花雨》而享誉海内外,如今他们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袂创排《彩虹之路》 ,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看准了,丝绸之路是两千年前我们的先人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开启的一段历史、一条道路,那是一条与各国人民“兼相爱,交相利”的宽广大道,它绵延逶迤,连接着历史、今天与未来,它储藏着我们解读与勾连历史的密码,它的永恒价值使今天的我们只有感动、必须铭记,并有责任传承下去,不使其中断。于是,艺术家们以前辈创作《丝路花雨》的精神创作了这部崭新的作品。而笔者从中看到的,不仅是舞台之上的热烈大气和明朗透彻,更有深深扎根于西部大地、扎根于历史深处的文化自信。

(文字、图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