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艺术与设计 作者:单荦2020-08-14 16:33

原标题:精品店里的时尚革命

在没有网红的年代,街边小店曾是年轻人心中的潮流风向标。20世纪60年代中期,伦敦切尔西区涌现了一批精品店,店主和设计师们将褶边衬衫、丝绒长裤等前卫时装售卖给反主流的年轻人,对百货商店里千篇一律的套装提出异议,掀起了一场时尚革命。

时尚和面料博物馆门口

2020年,展览《美丽之人:1960年代反主流文化下的时装精品店》(Beautiful People: The Boutique in1960s Counterculture)将在伦敦的时尚与纺织品博物馆展出,带我们重回那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在展览中,你会看到来自Granny Takes A Trip、Mr Fish、Biba、Apple等精品店的服饰,还有著名设计师奥西·克拉克(Ossie Clark)和西娅·波特(Thea Porter)的作品。繁复的颜色、图案和装饰仿佛在时装上爆发了一场化学反应,和上世纪50年代压抑的暗黄色、棕色套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些披头士、滚石乐队和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等摇滚巨星穿过的服装也会被展示出来,见证那个反叛、自由、性别模糊的时代。

变革的种子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萌芽。在此之前,伦敦的年轻男女穿得就像他们爸爸妈妈的“复制品”,时尚的标准还掌握在年长的富裕阶层手中。到了上世纪60年代,二战后经济恢复,注重享乐主义的青年文化开始流行,收入上涨的年轻人群迫切需要通过穿着表达自己和上一辈不同的身份,挑战当时社会保守、实用至上的价值观。在伦敦街头,年轻女生穿起了玛丽·奎恩特(Mary Quant)设计的迷你裙;男生则穿起了设计师约翰·史蒂芬(John Stephen)售卖的刺绣衬衫,还有色彩明艳的西装。披头士、滚石乐队的走红,更是让无数年轻人模仿起偶像的穿着,爱上了无领夹克衫、紧身裤,还有各种各样的高跟靴子。

1967年的Apple精品店内部

当这场时尚的狂欢走到上世纪60年代中,切尔西区的街头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时装精品店。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反越战示威、法国的学生运动、嬉皮风潮等社会变化频频引人反思,不断买买买的消费习惯逐渐变得不合时宜,年轻人对时装设计的偏好也从“未来感”转向了“怀旧风”,精品店就成了他们淘古董衣混搭的好去处。那几年,不少年轻人都喜欢从1930、1940年代的古董衣中寻求灵感,用旧时的浪漫主义设计创造新的街头潮流,以此抵制上层社会拟定的时尚准则,突显个人的独特性。

Granny Takes A Trip就是一家以卖古董衣为主的精品店,店主是设计师兼艺术家奈杰尔·维莫斯(Nigel Waymouth)和他的女朋友希拉·科恩(Sheila Cohen)。科恩是一位兼职演员,也是一名狂热的古董衣收藏家。最初,精品店里的存货都是她的收藏品,大部分是来自维多利亚时代和远东的二手旧衣服。后来,设计师约翰·皮尔斯(John Pearse)加入,用一双巧手把古董衣裁出了现代的新风尚。他们甚至曾经在布料市场找到一种来自印度的床单,把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布料做成了与众不同的衣服。

伦敦Carnaby街时装设计师们

“我们是卡纳比大街之外的反主流(风格)。”维莫斯说,“在肯辛顿和切尔西区,一种崭新的伦敦形象产生了,潮流在不断改变,(衣服上)有了更多印花,看起来也更浪漫。”

1966年,Granny Takes A Trip的一款长领衬衫出现在披头士专辑《左轮手枪》(Revolver)的封底,一炮而红。也在那一年,这家店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摇摆的城市—— 伦敦”(LONDON theSwinging City)专题,闻名世界,成为自由时代的注脚。披头士、滚石乐队、玛丽安·菲斯佛(MarianneFaithfull)常常流连此处,还有安迪·沃霍尔(AndyWahol),也把这里当作伦敦城的必经之地。

肯辛顿Biba精品店的店员詹妮·卡特赖特(JennyCartwright)在店内摆姿势,1973年9月10日

紧接着,迷幻音乐的盛行似乎让色彩同样迷幻的古董衣变得更加迷人。Granny Takes A Trip就有一台沃立舍点唱机,一直在播放迷幻摇滚乐。披头士开的Apple精品店,就连店铺外墙也被刷上了迷幻的色彩。一位服用过迷幻药的年轻人曾说:“我们看过一个彩色的迷幻世界,我们希望穿上这些衣服,让我们看上去就像置身在那样的世界里。”不只是Granny Takes A Trip,Mr Fish也是当年对男性时尚影响较大的精品店。店主迈克尔·菲施(Michael Fish)正是60年代“孔雀革命”(Peacock Revolution)的代表设计师。这场革命让年轻男生穿上颜色鲜艳、样式花哨的衬衫和外套,也让传统的性别边界变得更加模糊。菲施曾给摇滚明星大卫·鲍伊(David Bowie)设计过一款男生穿的印花裙子,给米克·杰格(Mick Jagger)做过演唱会的白色洋装,出自他之手的男式衬衫往往带有浮夸的印花图案、荷叶边和其他装饰,风格就像孔雀一样华丽。最著名的设计要数五彩缤纷的“腌鱼领带”(kipper ties),即便是不敢抛弃沉闷西装的男孩,也能在胸前增添一点趣味和色彩。

精品店和怀旧风的流行,也让年轻女孩的服饰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著名的时尚据点Biba,走红于60年代初的迷你裙加入了复古元素:贴身的肩部剪裁、宽大的衣领和翻折的长袖口;布料丝滑的缎面晚礼服看上去就像1930年代好莱坞女演员身上的时装。除了把裙子越做越短,设计师奥西·克拉克则选择用另一种方式重新定义年轻女孩的性感。1968年,他推出了自己设计的“裸体系列”(Nude Look),穿着透明雪纺长裙的模特几乎没有穿任何衬底和内衣。还有设计师西娅·波特,在雪纺连衣裙和女士衬衣中加入远东民族元素,深受追寻东方哲学的年轻人欢迎。

披头士乐队的apple精品店门口

改变自己的穿着,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这个社会的既定规则。“摇摆伦敦”时期的年轻人,就像玛丽安·菲斯佛说的那样,“我们年轻、富裕、美丽,我们觉得潮流在朝我们喜欢的方向发展。我们当然会改变一切,改变那些规则。”

尽管这场“改变一切”的变革也如很多美丽的事物一样稍纵即逝,但从那时开始,时装已经成为一种表达自我的最佳选择。“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对高级定制的反抗”, Granny Takes A Trip的店主维莫斯说,“我们年轻人有我们想穿的衣服,我们不想穿别人告诉我们‘这是时尚’的一切。”

(图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