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读书 2020-08-12 17:02
原标题:从中性风到纪梵希小黑裙:那些我们被电影操控的审美
自20世纪初以来,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时尚引领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好莱坞的人气偶像常常成为时尚领军人物。
从《蓝色天使》里马琳·黛德丽的中性风, 到《蒂凡尼的早餐》中奥黛丽·赫本的纪梵希小黑裙,她们在银幕上的形象,都曾掀起过一阵不容小觑的审美风潮和时尚态度。
《蓝色天使》
Der blaue Engel(1930)
主演: 玛琳·黛德丽
引领潮流:中性风格
女演员黛德丽因敢于穿着个性风格服饰而闻名,她与丈夫鲁道夫·任伯都是魏玛共和国柏林“神性衰落”的成员。那里闻名的不仅是先锋艺术,还有多元的地下性感世界。
马琳·黛德丽在这幅照片中大玩中性风
参演过数部电影之后,黛德丽于1929年为导演约瑟夫·冯·斯坦伯格注意到。
受其魅力的吸引,斯坦伯格邀请她在《蓝色天使》中扮演颐指气使的无情夜店歌手罗拉·罗拉。
在电影中,黛德丽头戴大礼帽,身穿定做的尖领无尾礼服和黑色长袜,运用魅惑的手段获取了原本属于男性的权力。
马琳·黛德丽在《蓝色天使》中的经典形象
之后她又在多部电影中重复了罗拉·罗拉的形象,并且将视异装癖为可接受行为的魏玛性别模糊的文化带至了好莱坞。
在男性服装之下,她超脱地调和了明显的女性特征,与柔顺金发的典型女性化风格形成了对立。
黛德丽不仅在银幕上穿着裤装,在公共场合露面或在私下里也会穿,因此带动了女士“便裤”的流行,不过仍然仅限于休闲穿着。
照片中的影星马琳·黛德丽身穿的定做套装完全模仿自男式风格,体现出跨性别服饰的美丽。其巧妙的裁剪发掘出服饰之下隐藏的女性气质
她穿过的那些男性服装,如无尾礼服西裤套装、军用防水短上衣、扁平的粗革皮鞋、呢帽,都成了经典时装,虽然有些是几十年后才流行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伊夫·圣·洛朗的“吸烟装”,将无尾礼服引入主流时尚,并与可可·香奈儿首创的“黑色小礼服”一同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是最重要的服饰。
模特儿的摆拍姿态令人想起马琳·黛德丽的中性风格,呈现出典型的男性化特点,套装的款式虽缺乏活力,但上衣腰部的缝褶以及里层马甲的贴身款式却衬托出女性的身形
此后的30年里,设计师所有的系列作品中都推出了各种款式的吸烟套装。圣·洛朗形容这种服饰“会一直流行,因为它是一个款式,而非时尚。时尚起起落落,但款式是永恒的”。
《名媛杀人案》
Letty Lynton (1932)
主演:琼·克劳馥
引领潮流:莱蒂·林顿式连衣裙
琼·克劳馥在克拉伦斯·布朗的惊险剧《名媛杀人案》中所穿着的白色褶边晚礼服引得大众市场竞相模仿,这件连衣裙被称作“蝴蝶袖”长裙。垫肩成为了当时最时髦的服装式样。
这种现象也是好莱坞优势逐渐战胜巴黎时装的证据。
琼·克劳馥扮演的纽约名媛莱蒂·林顿。好莱坞的优势战胜了巴黎,成为时尚的创造者,这一点在《名媛杀人案》电影服装现象中愈加得以巩固
这件长裙由米高梅首席服装设计师吉尔伯特·阿德里安所设计,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为各种电影和设计师所模仿。
长裙采用多层真丝薄绸制作,齐脚踝的长度非常流行,也影响了欧洲的时尚——这种礼服在巴黎的大肆流行不仅存在于长裙在电影中出现之后,而且持续至服饰在纽约大量售卖之后。
阿德里安等服饰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总会考虑到电影的宣传因素,这些都可以在不断增加的电影杂志如《电影》和《现代电影》中得见。
琼·克劳馥在多部电影中都会穿着她的标志性大垫肩服饰
此外,《时尚》杂志中的时装摄影也开始模仿电影剧照,采用梦幻的道具和复杂的照明,从而将服饰宣传至更广泛的读者。美国成衣业迅速做出回应,电影带动服饰的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郎心似铁》
A Place in the Sun(1951)
主演: 伊丽莎白·泰勒
引领潮流:甜心裙
在美国极富影响力的好莱坞服装设计师海伦·罗斯改良迪奥的新风貌时装,发明了“甜心裙”——一种胸衣呈心形、腰部窄紧、裙形蓬松的服饰,从而使其成为自己的风格。
这种裙子最初由伊丽莎白·泰勒在电影《岳父大人》中所穿着,表明泰勒所扮演的角色由大学学院风的格子衬衫、花呢裙和过膝裤的“波比短袜派”向小女人的变身。
伊丽莎白· 泰勒在《岳父大人》中所穿的服饰由海伦·罗斯设计
次年,泰勒在《郎心似铁》中扮演一位初入社交界的少女。这部电影的服饰由罗斯的强势对手伊迪斯·赫德设计。
赫德设计了两套礼服,都是无肩带设计,带有骨制紧身胸衣。第一套白色缎子礼服用于宣传剧照,另一套带心形紧身胸衣、浅绿色外罩白色薄纱的礼服使得赫德的才华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
伊丽莎白·泰勒在《郎心似铁》中身穿薄纱甜心礼服,伊迪斯·赫德因该电影赢得了奥斯卡最佳服饰设计奖
伊迪斯·赫德是第一位女性首席设计师,她获得的奥斯卡金像奖和提名次数为好莱坞历史之最。赫德认为自己作为电影服装设计的任务就是定义角色,推动电影叙事。
泰勒在《郎心似铁》中所穿着的白色薄纱礼服既突出了影星天真无邪的气质,又展露出了其逐渐萌芽的性感气息
赫德了解引领和追随时尚流行的危险性,因为一旦电影下线,服饰就面临过时的风险。
不过,赫德为泰勒所设计的这套礼服却备受时尚媒体的赞誉,并将其传递给更广泛的观众群,之后又被制造商大量复制,成为美国经久不衰的时装款式。由此证明赫德不仅是一位好莱坞服装设计师,同时也是国民审美品位的塑造者。
相比迪奥缺乏活力的曲线裙以及随后贴合身体的紧身裙和直筒连身裙,这种腰部束带的钟形裙更受中端市场消费者的欢迎。
初入社交界的少女们早已从《时尚芭莎》和《时尚》等时装杂志上熟悉了这种甜心裙,但只有通过好莱坞影星的影响,这种款式才开始进入大众市场
这种款式塑造出不具威胁力的女性娇美气质,突出了穿着者的青春活力,因此非常适合少女参加中学毕业舞会时穿着,因为这个仪式般的时刻标志着从纯真少女向性成熟的转变。甜心裙也用来突出健康的“邻家女孩”特质。
《飞车党》
The Wild One (1953)
主演: 马龙·白兰度
引领潮流:摩托夹克和牛仔裤
20世纪50年代,中产阶级看似满足和成功的生活方式——以便捷、舒适和物质富足为基础——引发了人们对许多美国年轻人的担忧。
这种对“美国梦”的质疑促使抽象表现主义、垮掉派诗歌和针对更多年轻电影观众的前卫电影等文化现象出现。
马龙·白兰度参演的《飞车党》,詹姆斯·迪恩参演的《无因的反叛》——在这些道德观念模棱两可的电影中,年轻的“体验派”演员们对着镜头说话含混不清、无精打采、耸着肩膀——在观众中产生了轰动效应。
电影《飞车党》中的服饰为20世纪后期男性服饰提供了范本
这些电影的主要吸引力就在于电影制作者为年轻的演员们挑选的服装:拉链式“轰炸机”短夹克(其名称来源于战时美军飞行员所穿着的夹克)、T恤衫、厚重的工作靴及蓝牛仔裤。
这种粗糙耐磨的功能性组合套装成了年轻、性感与反叛的标志。
詹姆斯·迪恩参演的《无因的反叛》推动了牛仔裤的流行
马龙·白兰度在电影《飞车党》中饰演的角色约翰尼·斯特拉布勒成了男性着装风格的典型,他在其中所穿着的皮夹克、靴子、T恤衫和牛仔裤全是现代阳刚风格的主要服饰。
马龙·白兰度在电影《飞车党》中
白兰度所穿着的这件夹克是肖特·佩费克托品牌的“轻骑兵风格”摩托车皮夹克。这个品牌是欧文·肖特1928年专门为摩托车市场所设计的(其名称来自设计师最爱的雪茄),直至现在仍在生产。
詹姆斯·迪恩露面时也经常穿佩费克托摩托车夹克,这种服饰在其于1955年因车祸逝世后人气飙升。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主演: 奥黛丽·赫本
引领潮流:现代简洁风格
战后的好莱坞,女性魅力被认为是来自性感而非高雅,但当1953年奥黛丽·赫本出演了第一部美国电影《罗马假日》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954年,她在电影《龙凤配》中穿着一系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服饰,她本人作为持久不衰的时尚偶像的地位也得到了确认。
1957年,赫本出演了《甜姐儿》。她不愿意依赖好莱坞服饰设计师伊迪斯·赫德为其打造电影服饰,于是就咨询了女装设计师纪梵希,这就是两人长期合作的开端。
奥黛丽·赫本在《甜姐儿》中身着无肩带纪梵希礼服,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赫本一直是纪梵希的缪斯
他们的合作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电影中,赫本穿上了经典的黑色小礼服。
她所采纳的纪梵希的无腰身宽松款式和简洁的优雅风格预示着20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时代的来临。
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中的服饰由纪梵希设计
纪梵希为赫本所设计的服饰与盛行的克里斯汀·迪奥式的紧身胸衣塑造出的硬挺款型完全不同。
他为时装带来了现代化气息,避开了外部装饰,而只采用单纯的线条进行修饰,他的流线型套装采用大片同样的明亮颜色,用一颗扣子或面料的折叠束紧,体现出一种清秀随意的魅力。
纪梵希的设计不仅是完美的时尚款式,同时也为女性美塑造了新的典范
赫本将时装纳入自己的个人衣橱,并将单件款式运用在日常穿着中。她通常采用自己独创的搭配,比如系带紧身防水外衣配卡普里紧身长裤,内搭黑色高领针织衫和针织开衫,脚穿芭蕾舞鞋,头戴打结头巾。
赫本的影响力也扩散到电影观众之外,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就很欣赏赫本的风格,并吸收了她超大的太阳镜、纪梵希标志性的一字型领口、贴身的腰身裁剪。
(图片来源于凤凰网读书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