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2020唯一坚持做线下毕业展的,竟是中国美院

被困在家的几个月里,全国师生不得不在线上开展一切的教学活动,对美院学生来说,线上教育显得尤为特殊。没有了线下工作室和专业老师的近身指导,艺术类线上教学何以开展? 作为首批开展线上教学的学校,国家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对这几个月来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总结。

除在线上积极进行教学与展览外,中国美术学院在今年仍旧选择开展线下毕业展。以“共同生活”为主题的毕业展,将于6月28日开幕。

史无前例的疫情,锤炼了史无前例的人性关怀,史无前例的线上教学,塑造了史无前例的人生大课。——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在疫情肆虐的几个月里,各大美术院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国美副院长高世名表示,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让我们重新思考教与学的关系、造型与形式的关系、Painting和drawing的关系、对象与世界的关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许多教学观念、许多创作意识都在慢慢改变。

高世名说道“返校复学后,我们的画室也正经历着一种深刻的改变——正在发展成为一个课堂内外打通、线上线下协同的多维现场,一个艺术实验和社会感知交织互动的创生之地。”

▲ 开展线上教学的国美师生

国美副院长高世名谈在线教育

“以网络为课堂,为人生而艺术”

庚子大疫,寰宇震荡,新冠肆虐,举世皆悲。

这次疫情是全民性的,也是全球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份量,这场新冠疫情带给我们一种真切的社会感知,一种博大的同情与共情。

▲ 在家创作的国美师生

在疫情肆虐的几个月中,中国美院万名师生通过线上教学、远程交互,打响线上教学的“国美战役”, 开启了一场深化艺术教育内涵的教学改革 。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学创新和专业内涵建设,包括系统梳理“两个通识”、深入拓展“写生”观念、重新理解“现实生活”、磨砺推进“主题创作”以及打造一流“国际网课”。

▲ 在家创作的国美师生

01 系统梳理“两个通识”

疫情期间,中国美院在线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打造人文通识与专业通识。

一方面,以丰富的网络知识资源,增益国美人文通识课程体系 ,提升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质量供给美院学生迫切需要的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强调艺术经验与艺术智性对整个“新文科”的贡献,从经验中转化出知识,从技艺中提炼出方法,夯实艺术专业教学的智识基础,深化实践课程的学术内涵,完善国美教学的专业通识体系。

▲ 疫情之下学生无法获得专业用纸,只能用报纸代替

02 深入拓展“写生”观念

相较于普通文科,居家教学对美院师生的限制更大。 艺术院校的学生宅在家中,没有模特,画不了大画,也无法创作长期作业。

国美各造型专业的教师们引导学生以审美眼光面对寻常家居生活,进行系列小画幅写生。海量小画幅的居家练习——不是大写的绘画(Painting),而是小写的drawing, 这是一种涂涂画画的本能,这种本能让同学们相信绘画,相信用画笔可以应对整个世界。

▲ 我和我们——专业基础教学部素描课作业

在教学总结研讨会上,一个尖锐的问题浮现出来: 美术学院的许多老师们绘画功夫一流,为什么很难超脱“写生画家”的状态?

“写生画家”的问题是对象化地面对事物,离开对象就失去了世界。 然而宅居家中的同学们抛开了学校里描绘模特儿的经验,开始更轻松也更真挚地表现“我和我们”(专业基础教学部素描课主题)。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然初窥由造型到形式、由对象到世界的路径。

03 重新理解“现实生活”

疫情期间,美术学院教学、创作的另一难度,是从熟悉的环境中唤起表现日常生活的兴趣,形成对现实的敏感和创作的深度。我们画不出的是什么?是人的生活、社会关系,是幸福或苦难、困厄与憧憬,是宏大的社会进程,人生的万不得已……

此处涉及到艺术和教育的根本问题——什么是现实生活?

法国作家罗杰·加洛蒂在《无边的现实主义》中说:“一个在运动、回忆、梦想、希望或恐惧中的人所看到的世界,要比一个无动于衷地透过阿尔贝蒂之窗凝视的、古典主义抽象的世界更为现实”。

▲ 专业基础教学部、附中学生居家作业

艺术是对现实的沉思,是生活的回声。但艺术要成其大者,还要承载人道。 为人生而艺术,首先就要对人感兴趣,对人之为人有所思考、有所领悟。

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叙事工程”课,以“家庭编年史”的方式,成功唤起了学生们对“我之由来”的体认。 每个“00后”出生的青年人,把自己的家史上溯三代,都可以钩沉出一部动人的中国现代史,一部中国人的“存在志”。

04 磨砺推进“主题创作”

在中外历史上,每当人类面临危机、灾难或紧急状态时,文艺都曾发挥巨大的作用。国美首任校长林风眠,曾创作巨幅主题绘画《人类的痛苦》《悲恸》《摸索》。

这次“以艺抗疫”的经验,对美院师生们的主题性创作产生了非常实在的推进。 全民性的新冠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这次的主题不再抽象,每个人都有着真切的经验。 要创作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作品,艺术家必须要有深邃的历史洞见、真切的历史感知,要能够营造出充满历史感的记忆现场。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感同身受。要画出历史必先感知历史,要感知历史必先投身其中,成为历史的剧中人,才能够体会到事件所汇集到的历史动力、价值和激情,作品才会有力量有深度。

▲ 部分师生疫情期间主题创作场景

05 打造一流“国际网课”

国美积极响应教育部建设国际网络课程的部署,召开全校国际网络课程建设动员大会,大力推动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和上线工作。 许江院长深入细致地研判了全校在线课程的特点与靓点、专业性和适切性,部署了首批国际网络课程建设。

同时,国美开设“YOUNG to young”国际联合设计教学工作坊。

YOUNG to young 是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设置在第三学期的国际课程项目(又称小学期),是中国美术学院首次尝试区别于传统教学单元的跨班融合的全球联合教学实验。

延续第一季的Open Call,今年再次向全球优秀的青年设计师、艺术家、科学家、创新者发出邀请,最终共有48位青年导师入选到这场教学行动中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进入国美官方页面,详细了解中国美术学院小学期项目) 。

▲ 第二季 YOUNG to young 国际联合设计教育工作坊

第二季 YOUNG to young 国际联合设计教育工作坊, 中国美术学院以“Illusion幻觉”为题, 来集体发明与思考当代科技与艺术语境下的新感知体系。

“幻觉”让我们在知觉理论与错觉实验之间启动了可能性,使科技与艺术有机会在此碰撞与协力,共同“创造与发明”、“制作与匹配”(making and matching),探索世界中的惊奇与奥秘。

▲ 第二季 YOUNG to young 国际联合设计教育工作坊主题

众志赞歌

“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汇报展”

在大力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疫情期间许江院长号召国美全校师生秉承“大义在胸、大爱在心、大责在肩”的精神担当, 用手中的画笔,向抗疫英雄学习。国美的学生们宅居家中,用画笔投身这场全民战疫,以水彩、素描、国画、油画、版画、设计、戏剧、影视短片等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抗疫英雄。

国美师生将抗疫一线的动人故事转化为生动的创作素材,用鲜活的作品为时代立传,用艺术创作铭刻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

▲ 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汇报展

5月16日,中国美术学院全面返校复课的第二周, 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出“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汇报展” ( 点击观看线上展厅 ),以200余件主题创作、30门线上专业课程、1000余件居家写生,向社会汇报抗疫期间的教学成果。

展览开幕至今,先后迎来了李兰娟、曹启峰、刘利民、何强、陈亚岗、虞洪等数百位援鄂医疗队医护工作者以及全省十余个部门的专场参观。

▲ 李兰娟、王建安、陈亚岗等医务工作者参观展览

在展览现场,许江院长介绍,这是一场特殊的展览,展出了新冠疫情期间师生创作的作品。

“这也是一场在工具和材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展览。同学们默默习惯和接受用最简单、最基础的工具,以网上教学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此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作品,画幅虽小,却无比真诚,价值非凡。”

许江院长还强调到,“这还是一场用真心创作而成的展览。在疫情还未被完全控制时,师生们就已开始在网络上互相沟通、着手创作。展览是中国美术学院师生的心曲,也是献给战疫英雄的赞歌!”

▲ 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汇报展

高世名院长说道,“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通过艺术确立起自我和世界的关系。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用画笔去‘兴、观、群、怨’,学会通过创作开启自身、理解他人、发现世界。这就是‘为人生而艺术’”。

▲ 国美部分师生疫情期间主题创作场景

共同生活

“国美线下毕业展未曾缺席”

在今年各大美术院校纷纷将线下毕业展移至线上后,中国美术学院在筹划完线上毕业展览后,仍将在6月28日推出线下展览。

中国美术学院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宣布推出线下毕业展览的美术院校。

今年“中国美院2020毕业季”与“浙江音乐学院2020毕业演出”共同组成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主题为“共同生活”(Being with You in the world)。

▲ 首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

对于“共同生活”这一主题,中国美院官方如此解释道:

「共同生活」包涵两重意味:作为群类的「共」,以及人之为人的「同」。人类之赓续,在于其「乐群」与「共在」。蛮荒时代,人类以群居抵御洪水猛兽,凭借共在自我保存、繁衍生息。文明时代,人类彼此联合探索未知,在群智共享中自我发展、含弘光大。而人类之共在,在于有「同」且能「同」。共在依托相同之血亲、地缘、国家与文化,因之团结凝聚;共在之人亦能存异而求同,超越地域种族之别而生同情同理之心。「共同生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是文明的起点和目的。

然而,今天的我们,却都是微信启动页面那颗孤独星球上的孩子。在社交媒体/自媒体的现实中,人们心甘情愿地自我隔绝于一个个美丽的肥皂泡,在屏幕的自恋与自我唆麻中喂养着虚幻的数字景观。在自媒体的舞台上,五光十色,众声喧哗,自我的演出永不谢幕,自我的精神内核却日益稀薄。

万物互联,而众生孤独。

2020,人类正处于全球性的多重危机之中。尽管这个时代有着无与伦比的科技成就,我们却从未有过如此普遍的孤独、困惑与迷茫。这不只是因为疫情隔离中的以邻为壑,更是因为网络时代的彼此隔绝与疏远。在漫长的隔离之后,我们渴望共同生活;在网络生存的自我隔离中,我们需要重新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共同生活,是一群人无所畏惧地在一起。共同生活,更是万物共生,属类平等,感天地,敬苍生,察鸟兽之友爱,晓自然之法则,在共通性与共同性中,不逾矩地发展与生活。

没有人可以独活于世,但也没有人可以没有自己的空间。罗兰·巴特曾在其《如何共同生活》一书中写下, “找到和调整个人于世界的临界距离,是我们一生的议题。超出或是小于这个距离,都会产生危机。 ”

共同生活,是身处社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议题。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更是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共同生活的力量。

后疫情时代,中国美术学院推出该主题的线下展,也注定会引发全校师生的内省与思考。

在六月的尾巴,在仲夏的前奏,不如共同去杭州,共同看一场主题为共同生活的线下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