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设计

乌云装扮者 2020-05-13 13:30

原标题:用创意突破隔离中的日常,世界各地的视觉艺术家是如何做的?

各式各样的“保持社交距离”版品牌标志正在社交网络中刷屏:巴西麦当劳发布的“分家金拱门”,奥迪、大众的“莫挨老子” logo,以及耐克的“新口号”—— PLAY INSIDE PLAY FOR THE WORLD.

当疫情成为世界性的日常,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受到了影响。不管是快餐、服饰还是汽车品牌,都成了提倡保持社交距离的一份子。可口可乐在时代广场的广告牌将 Cocacola 几个字母分开了一段距离,并写道“分隔是最好的团结”。

这些品牌不仅是为自己的形象作出应对,社交网络的热烈回应证明了,在一场全球性的危机中,创意正在帮助我们突破日常的沉重。

艺术家们并没有停下创作。来自世界各地关于病毒的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转发,在疫情中诞生的创意,更多的是帮助人们认识病毒,重拾生活的信心,当然,它们也给了被迫隔离在家的人带来视觉娱乐,就像下面这些艺术家在做的。

这次就来围观十位隔离中的创意工作者、艺术家,看看他们如何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和我们一道共渡难关。

Mona Chalabi

纽约

在伦敦长大、现居纽约的以色列裔数据记者 Mona Chalabi 擅长用图像将数据可视化,将新闻变成有记忆点的插画。

在隔离中,她的创作包括了各种病毒相关的科普性图画,比如对感染症状的详解:

用山脉象征疫苗研发的现状:(横轴为研究阶段:计划中、临床前和小范围实验;纵轴为项目数量)

Mona 是记者、作家,也是插画师,她的作品曾出现在《卫报》、《纽约客》《纽约时报》等众多媒体上。曾经在银行从事数据分析工作,Mona 会用插画、手工、视频等各种形式将数据变成更直观的画面,向人们展示统计的魅力。

美国各大节日的糖果销售量

美国各月的烟花受伤事故数量

Juan Delcan &Valentina Izaguirre

洛杉矶

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 Juan Delcan 和 Valentina Izaguirre 是一对艺术家夫妇,Juan 是一名导演,Valentina 是场景设计师。他们的作品“Safety Matches”(安全火柴)形象地展示了自我隔离的重要性,得到了上万次分享。

火柴棍形象的动画预设了“保持社交距离”带来的积极影响,紧挨着的火柴一个将下一个点燃,其中一根火柴人伸腿离开了队列,停止火焰的传播,就像待在家里的人正在避免病毒的传播。

美国女演员 Olivia Wilde 在推特上分享了这个视频,被转发收藏超过七万次。

这对艺术家夫妇制作火柴棍艺术品已有大约一年的时间,由 Valentina 设计场景,Juan 制作动画。

他们的灵感来自居住在马德里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家庭成员。Juan Delcan 来自一个医生家庭,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说服更多人重视疫情。

“我们想做内容非常简单,所有人都能看懂,”Delcan 说。“火柴人看起来就像简笔画,它可以带你回到小时候画的第一张画。”

火柴人没有性别,年龄或种族,因此人人都可以和它产生共情,作为传达信息的方式再合适不过。

Sara Andreasson

伦敦

“待在家 打破传播链”

现居伦敦的瑞典插画家 Sara Andreasson 继续火柴棍的类比:“我们必须保护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努力打破感染链。”

作为插画师,Sara 与各类媒体如《纽约客》、法国报纸《Le Monde》以及 Nike、Apple 这样的商业品牌都有合作。

Sara 为 Le Monde 旗下杂志 M Magazine 创作的插画

她也是企鹅出版社出版的 Joe Dunthorne 小说《潜水艇》的封面作者,巧的是里面也使用了火柴元素。

Toby Morris

新西兰

见面时不能拥抱或击掌,所以我们该怎么打招呼?

新西兰动画插画师 Toby Morris 给了我们 8 个隔离时期的替代选择:挥手、拍拍胸口、合掌、手语、挑眉、点头、抬头,或者耸耸肩膀说“真是疯狂的世界”。

在新西兰媒体网站 The Spinoff 上,Toby 为微生物学家 Siouxsie Wiles 的防疫科普文章创作了一系列动画配图,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宣传防疫知识,比如保持隔离的重要性:“待在你的圈子里,让所有人更安全”。

Sara Shakeel

巴基斯坦

Sara Shakeel 是一名巴基斯坦现代艺术家,她充满了闪粉和水晶的拼贴画在 Instagram 上吸引了大批关注者。

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卫生习惯带来一些华丽感和趣味性。水和肥皂成了闪闪发亮的晶体,洗手也变得 blingbling 又浪漫。

Shakeel 为疫情创作的另一个系列叫作“真实英雄”,用她的方式将人们发送的医护人员照片变得“闪闪发亮”,向他们表达感谢。

Sammy Slabbinck

比利时

比利时艺术家 Sammy Slabbinck 用现代的方式重新组合图像,创造独特的拼贴画、视频、版画等。他的作品常常有着复古的颜色质感,但超现实主义构图又让它们过目难忘。

他为 Covid-19 创作的拼贴画“体检”探索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另一幅作品“保持在家,保持健康,保持理智”则研究居家生活:他希望人们可以借此机会思考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Jean Jullien

巴黎

“隔离前 隔离后”

“每日穿搭”

法国插画家 Jean Jullien 的作品常常关注人们和科技、现代生活的关系。在隔离中,他也用独特的讽刺漫画为焦虑中的人们带来幽默。

他创作了“Peace For Paris”,这个结合了和平标志和巴黎铁塔的图案在巴黎恐怖袭击后成为人们互相安慰与激励的象征。

如果他的漫画人物看起来有点眼熟,你可能在别人的衣服上见过 Jullien 的作品,长鼻子人像是他合作创立的韩国服饰品牌 NouNou 的标志设计。

Petra Eriksson

巴塞罗那

居住在巴塞罗那的瑞典艺术家 Petra Eriksson 在隔离中创作了许多以自然为主题的画作——她将这些图画称为“隔离梦”,记录她对于回到自然中的渴望。

不过她也说:“独自在家的好处是,你能够陷入一种缓慢而简单的生活方式,让你的头脑更加平静、安静,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Ilya Milstein

纽约

平面艺术家 Ilya Milstein 出生于米兰,在墨尔本长大,在纽约居住和工作。

怎么能少了他呢?他是杂志界最炙手可热的插画师之一。近日,他用插画记录下自己的隔离日常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画面难免有些夸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感同身受。

“Covid-19 每周计划表”

“认识新朋友√”

“为视频会议穿上正装 √”

“开发新菜谱 √”

“胡思乱想 √”

“感受幽闭恐惧 √”

“担心经济状况 √”

“担心自己的亲朋好友 √”

“担心全世界 √”

“不论如何,尽量保持乐观,喝一杯吧! √√√√√√√√√√√√√√”

Maira Kalman

纽约

在纽约长大的以色列裔插画师 Maira Kalman 出版过 18 本儿童画书,是《纽约客》封面的常客。

Maira Kalman 为《纽约客》创作的封面之一 ‍

她创作的海报“病毒时期的爱”登上了时代广场的灯牌,为整座城市打气。

事实上,3 月 30 日, 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开向世界范围的内的艺术家和创意人士征集帮助传播病毒预防信息的图像作品,因为“创意能够改变世界”。

呼吁声明中说,这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项全球性的合作。

马尔代夫平面设计师 Azlif 的海报:“了解准确的信息让你在恐慌中保持冷静”

这不仅动员了个体设计师们,也在创意设计业界引起了一场风潮。比利时一家创意机构发起的#GlobalCreativeReview(全球创意建议),所有希望参加联合国征集的创作者申请后,可以得到三位有经验的创意人士的指导,改进和提高他们想要提交的作品。

Leo Burnett、Ogilvy 等知名广告创意公司的创意总监,甚至Spotify 都参与了#GlobalCreativeReview,无偿给人们提供建议。

在活动的页面,我们可以看到经过认证,信息准确的设计:

“保持距离” by Deepesh Tp

“电影时间” by AMP 工作室

“在家做什么” by Irina Chaitsyna

英国红十字会与 10 位英国艺术家合作,以“Kindness will keep us together”(善意让我们在一起)为主题创作,用积极的信息鼓励人们,也通过出售印着这些图画的产品向医疗机构募捐。

其中有字体设计师 Oli Frape、平面设计师 Rose Blake、插画师 Rob Flowers 等。

荷兰设计工作室 Lennarts&de Bruijn 和 overdeschreef 共同发起了 Stay Sane / Stay Safe 项目,鼓励全球各地的创意人士围绕“保持理智,待在家里”设计海报。

这个项目目前为止已经收到了来自 70 多个国家/地区的 841 件作品,有来自创意机构也有来自个人。这些海报将印刷为明信片发放到荷兰的医院,传播准确的防疫信息,也传达对一线医疗工作者的感谢。

D/TTMAR、Sam&th 为 Stay Sane / Stay Safe 设计的海报

Sarolta Agnes Erdelyi 为 Stay Sane / Stay Safe 设计的海报

Saki Souda 为 Stay Sane / Stay Safe 设计的海报

“在这样的时刻,医护人员之外的我们,能做的显得十分有限。”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艺术家们选择将创作献给世界:这些图像不仅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提醒着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用创意的力量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互相理解沟通。

图像的力量一向是强大的。有效的设计抓住人们的注意力,有着改变人们的看法的能力。想要让个人、社区,甚至整个国家从根本上转变想法和行为模式,视觉传达是引起观众情感反应并推动变化的关键。

艺术用自己的方式将世界解构又重组,创作意味着自我表达,也意味着产生联系。对创作者来说,或许在这样的时刻,能够参与创造也是快乐的。

(图片来源于乌云装扮者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