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导语】:从2004年“技术宅”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开始,我们渐渐意识到,朋友或者更确切的说——“熟人”是一种可以成为“圈”以及其他更有开放形态而结构较稳固“形体”,它有足够强的力量为这一形体中的每个人提供保护、归属,并成为一种资本。6月,中国的各大美院纷纷迎来毕业季,这些相互熟知,共度岁月年华的年轻艺术家们将要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他们可能会经历各种挫折,但是,一直给予他们力量、情感与保护的同学圈并不会土崩瓦解。这也是“凤凰艺术”选择“朋友圈”为主题进行接龙的初衷:我们选取了美院以及综合类艺术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的毕业生们,给出三个问题,请他们用接龙的形式,聊聊毕业创作,对艺术的理解,畅想自己的未来。如此强调“圈”的概念,并不是希望以圈子化助涨极端化甚至精英化,而是期待与祝福,期待为网友以科学的方式逐渐呈现出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的面貌,更祝福这群人以一个又一个的“圈”的整体形态逐步更新和成长。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张怀儒

张怀儒头像

毕业生张怀儒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2

作品图片1

作品图片2

现场图片3

张怀儒的毕业创作

提问一:介绍或者评价一下自己的毕业创作? 

石膏几何体是古希腊人利用几何数学,尝试理性认识世界之后,所创造出来的经典造型之一。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语境下,常常被拿来当作素描基础课程的教具使用,以培养学生如何认识形体的能力。但是传统素描往往忽略所画物体本身的唯一性,而去打造所谓“完美”光影下的“完美”物体。我尝试用摄影的方法,在灯光的作用下,运用相对理性的方式对石膏进行“扫描”,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对认识物体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提问二:学习艺术对你而言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1.能以不同的视角去看一个问题。

2.不要过早的得出结论。

3.开始逐渐认识自己。

提问三:10年之后的你有什么期待?

现在微博、微信的热门话题中,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关于“90后”的话题。“90后”往往被套上“非主流”、“脑残”、“不负责任”、“极度自我”等等标签。这些简单粗暴的碎片化信息,如同弹幕一样喷涌而出,似乎90后就应该是这幅模样,“90后”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应该是那种样子。然而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存在差异,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千差万别,而不是网络中以偏概全的描绘。在这个时代,作为艺术工作者更应该警惕过分追求形式,而失去了更重要的问题机制。所以问我10年之后有什么期待,我想说希望自己能更加主动的介入社会,更加细腻的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保持自己的初心。

接龙毕业生:童昆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eyj@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