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2022年度展览“尚在 Still On”于近日拉开帷幕,观众可以在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山隐造物空间进行参观。

此次展览通过三位艺术家的十余件作品,令观众窥视他们对存在的追问、反思以及游走在材料、媒介和技术中的不同尝试和表达。三位艺术家以形态迥异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表达了各自对存在的认知。以下是凤凰艺术特邀撰稿人于奇赫为您带来的评论。

 

在普通的谈话中,“尚在”是对某种事物或是状态的确认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这种关切显得尤为必要。中国人对于重要的东西往往会问“在不在”,例如“人在不在家”;而不会说“坏人在不在”,因此“在”反映出一种对于重要事物的确认

 而如果我们能够翻开中国的典籍,“尚”字还可以有另外的解读:一是“超过”,如《盐铁论•相刺》记载:“尚于唐虞”,也就是超过唐尧和虞舜的意思;二是“崇高”,如《荀子•成相》记载:“尧、舜尚贤身辞让”,意思是尧和舜崇尚贤人而辞让帝位。所以,既要超越“在”,也要尊重“在”。微信图片_20221023001837

▲ 策展人蒋冰, 2021年 摄影:于鹏波

 

对于这个主题,策展人蒋冰是这样说的:

三年前疫情开始席卷全球,几个月前,上海这座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刚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疫”,重创中人们对生命与存在有了更深切的感知。

过去的已然过去,我们还是要迎风沐雨活在当下,曾经惶然,但不能失却内心的清贵和对热爱的坚守;这亦是我把第一季“尚在 StillOn”艺术联展安排在上海的初心。三位艺术家以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表达了对存在的追问与反思,以及对“永恒”的执着。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853

▲ 于鹏波正在操作大画幅相机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艺术家于鹏波是一位梳着不羁青年发型的资深相机玩家,不知道的人可能以为他是一个摇滚乐队里的主唱或者是贝斯手。如果你和他谈起相机的发展史或者某一台相机的优缺点,他可以如数家珍地为你讲述索尼、佳能、富士、哈苏、禄莱、徕卡到阿尔帕的诸多细节。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856

▲ 于鹏波收集的镜头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于鹏波的镜头常常对准那些人们看似平凡之物,通过梳理对象来表达他想说的话。正如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所提出的“世界图像时代”一样:“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859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02

▲ 《墙》系列, 摄影, 艺术微喷, 50×70cm, 于鹏波, 2018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被把握”中的“被”字很重要,这里面包含着一种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所说的“权力/知识”。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芸芸众生来说,很多人都在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生活(或者是以短视频的形式把握生活?),而对于图像背后的一切,看也看不见、想也想不明白。图像不断地被制造、贩卖与篡改,但确让无数人甘之如饴。而实际上,用图像去把握世界往往是徒劳的,因为图像的作用太有限了,它甚至不能化做一枚洲际导弹而产生实质性的伤害。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07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09

▲ 《墙》系列, 摄影, 艺术微喷, 50×70cm, 于鹏波, 2018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而于鹏波的生活与世界,是被他以图像的方式所把握。具体来说,他通过边框确定一个视角,引导观者去有意识地关注某物的形式和内容;他有明确的意图蕴含其中,并以诗性的语言进行包裹。而能够达到这种效果,是于鹏波自己日积月累的摄影经验,在生活的阅历中放入观念艺术作为催化剂,进行发散的结果。所以,他在2018年创作的《墙》系列作品,可以在当下进行更为丰富的解读。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12

▲ 春树与绿子, 摄影, 艺术微喷, 30×60cm, 于鹏波, 2014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于鹏波对到底是拍摄,还是创作,有着切身的时间转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还在学校读书的他拥有了一台胶片相机。那个年代每一次按下快门的价格都要用胶卷来折算,他必须要反复思考后才会按下相机上那个圆按钮,从而养成的“珍惜快门”的习惯。而在后来他与照相机相伴的二十多年,“拍什么”“怎么拍”的问题终日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15

▲ 贝歇夫妇的作品《工业外观》,这些作品曾于1969年在杜塞尔多夫美术馆以“匿名雕塑”(Anonymous Sculptures)的名义展出  图片来源:Aesthetica Magazine

于鹏波推崇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他的作品区别于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尝试使用更自由的画面语言,追求新客观主义的外部延伸。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创立者是贝恩德和希拉·贝歇尔夫妇(Bernd & Hilla Becher),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执教的二人以“类型学”的名义,拍摄了德、法、英、荷、比、卢、美等国的高炉、冷却塔和水塔等建筑。希拉•贝歇曾说:“有人说,纪实方式没有艺术性。谁能下此定论?最终,还需留待后人评述。该标准无法被准确划分。与图像生产相关的一切行为,都可能具有艺术性。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18

▲ 2003年,艺术家贝恩德和希拉·贝歇尔夫妇在在他们的《冷却塔》系列照片前。照片:图片联盟/dpa/芭芭拉·萨克斯(picture alliance / dpa/Barbara Sax)

贝恩德和希拉·贝歇尔夫妇带有一定的保守主义色彩,即摄影和绘画一样都是艺术,而不是一种单纯记录的工具。他们二人始终把摄影置于艺术发展的路径中,赋予了这些建筑特异性。而这种特异性。而正是在镜头的重新聚焦中,围绕工业建筑的叙事便产生了,地缘、身份、历史,一切都交织在艺术家所营造的“图形语言”之中。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24

▲ 无相,摄影,艺术微喷,50×70cm,于鹏波,2021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所以于鹏波的部分作品,也带有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意味。于鹏波认为每个艺术家都会选择自己最擅长和最习惯的创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念,既然选择了以摄影为创作手段,那么能够令自己满意的作品首先要是一张好照片,然后才是一幅好作品。也就是说,他对于“作品”的评判存在两个维度,第一个是技术上的维度,也就是要达到完美;但是好的技术并不能成为好的作品,那么观念就成为了评价的第二个维度。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27

▲ 无相2,摄影,艺术微喷,50×70cm,于鹏波,2021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实际上,在摄影诞生之时,就决定着摄影兼具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双重定位。成为好照片的要素包括曝光、对焦、显影等技术性因素,也包括构成、虚实等形式美学和光线、影调、节奏等摄影语言等审美因素。而要成为作品,则要求摄影者在拍摄的时候对于其呈现方式有所预判,要表达个体的主观体验和精神诉求。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31

▲ 无相3,摄影,艺术微喷,50×70cm,于鹏波,2021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于鹏波秉持好照片和好作品的双重要求,开始带着大包小包的大画幅胶片机器材,穿梭在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岛,捕获那些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多思考的事物。于是,《今非》与《山阿》系列的两组作品被创作了出来,而两者之间的对读可以让观者思考两个“时间的废墟”背后的意义,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存在”。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34

▲ 今非NO1, 摄影, 艺术微喷, 100×200cm, 于鹏波, 2021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梳理城市的历史,于鹏波想寻找后社会主义工业印象,就用镜头瞄准了“国绵厂”的旧址。青岛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即日据时期就开始发展纺织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纺织业曾为青岛赢得“上青天”盛誉。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38

▲ 今非NO2, 摄影, 艺术微喷, 50×70cm, 于鹏波, 2021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在于鹏波的作品中,曾经庞大的钢铁巨物已经变得锈蚀斑斑,萧索的厂区内没有一个人,尽是尘埃混乱。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地方国有工厂没有得到转型而成为了时代的铁锈,它们终将消失不见,只能在影像中诉说自己曾经的辉煌

(请将手机横置浏览作品)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41

▲ 山阿,摄影,艺术微喷,100×200cm,于鹏波,2021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在这次探访工厂的社会观察之后,于鹏波又有了重归自然的视觉冲动,转战崂山,穿行在自古有“神仙之宅”的山石景色中。现代的崂山是在第四纪就形成的,而第四纪约起始于260万年前,因此,崂山留下了大量古冰川活动遗迹。此外,这里还布满了人们采石后的破坏痕迹,人力与地质的力量在这里发生了碰撞,但是那些采石人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请将手机横置浏览作品)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44

▲ 山阿2,摄影,艺术微喷,100×200cm,于鹏波,2021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于鹏波在地质的时间中,感受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深沉的力量。他前后多次在崂山腹地河谷和山涧里穿行,入夜后,他被摄影灯下的石头瞬间触动,说道:“于我看来每一块石头躺在山谷里的是有生命的,像极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尽管历尽亿万年来的伤痕,碾轧、辗转和疼痛,还能相互簇拥、和谐共生,继续存在。”所以,人类文明最终会留下什么,于鹏波用富有诗性和文学性的镜头给出了他的思考

(请将手机横置浏览作品)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49

▲ 山阿3,摄影,艺术微喷,100×200cm,于鹏波,2021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不论是国棉厂还是崂山,都展现出于鹏波对空间的敏感,对于图像的感知力参与了图像的构建。正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所说:“空间,已经成为当代摄影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在一些当代摄影实践中,空间不再是人的社会实践与活动的背景与陪衬,而是直接反映人的意志与具体的社会实践以及体现这种实践的具体后果的场所。在这些作品中,作为主题的空间成为空间叙述的主语,也作为空间实践的主角出现了。空间的叙事性、空间的符号性、空间的权力构造,空间的意识形态等等,通过空间本身而显现。”

(请将手机横置浏览作品)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53

▲ 山阿4,摄影,艺术微喷,100×140cm,于鹏波,2021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今非》与《山阿》系列中没有刻意安排的复杂叙事,保持了中立性和客观性,作品没有经过置景或者后期数字处理;其所展现的就是于鹏波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却是被人们忽视的世界。在机械化及都市化的表面下,于鹏波自抽离生活表象并深入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自己的作品让观者产生一种“诗意”情感的共鸣。

(请将手机横置浏览作品)

微信图片_20221023001956

▲ 山阿5,摄影,艺术微喷,100×200cm,于鹏波,2021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于鹏波通过对摄影本体持续性的质疑和思考,以影像为媒介承载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精神诉求。不断地解决新的问题,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推翻,不停地建构。这些照片最终选择用1米乘以2米的大尺幅呈现,虽然照片只为自身而存在,但扑面而来的大尺幅照片会激发观看者的不同反应。


关于艺术家

微信图片_20221023002000

于鹏波1976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9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1999年至今 就职于青岛日报社,兼任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展览信息

微信图片_20221023002004

“尚在 Still On”摄影展

策展人蒋冰

艺术家

麸子、袁德强、于鹏波

展期2022.9.30-10.31地点

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路258号 中成智谷C3-1201山隐造物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撰文/于奇赫 编辑/胡倩仪 责编/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