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那正是人的麻烦,是他们的根本问题。

生命与他们一同奔跑,他们却看不见。

就在这里,就在那里。

创造土壤,循环水源,交换营养,制造天气,建造大气,

喂养、治疗和收容的生物种类远超人类所能计数”。

 

 

理查德·鲍尔斯 (Richard Powers) 这样在小说《树语》(The Overstory) 中如此写道。与树木存活的漫长岁月相比,人的生命无比短暂,我们对树木的认识也尚未达到其本身的一半。从种子生根发芽到长成郁郁森林,从与土壤交流到提出思索、做出决策,树木拥有其自身的意识和认知能力,而我们却视而不见。微信图片_20220614133312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327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330

▲  © Climate Declaration

2022年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践行者们发起了“气候宣言” (Climate Declaration) 行动“。气候宣言”呼吁所有领域采取前所未有的集体气候行动的同时邀自然发声,在遭受气候变暖导致的生态枯竭、土地干旱、极端天气、冰川融化等危机时,森林、山川、河流、冰川等自然物作为言说的主体,或吟诵继续生存的渴望,或诉讼自身不公的遭遇……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333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337

▲  © Climate Declaration

“气候宣言” 行动全球最受关注的气候运动“气候时钟” (Climate Clock) 将在中国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的首次亮相为契机,邀请了近百位社会各界人士和可持续发展践行者们以“气候时钟”作为行动与思考的起点,面对地球生态,代表中国的第一批声音,发出自己的宣言。


|Climate Clock|

"气候时钟"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342

▲  © Climate Clock


2020年首次亮相于纽约的气候时钟由安德鲁·博伊德、干·戈兰、凯蒂·佩顿·霍夫斯塔德和艾德里安·卡彭特共同制作。在短短两年里,“气候时钟”流动在20多个国家,并在柏林、纽约、首尔、罗马、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中心落地了永久型巨大的时钟装置。2021年,作为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 (COP26) 最具现实性与反思性的项目,“气候时钟”登上了《卫报》和其他媒体的新闻头版。“气候时钟”以倒计时作为一种凸显紧迫性的工具来反思气候变暖这一全球议题,在对人类行为进行警示的同时,传达全世界在一条时间线上共呼吸的情感,引导人们共同行动。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349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355

▲  © Climate Clock

在屏幕顶部,红色时钟显示了一个精确到秒的倒计时:阻止全球变暖超过1.5℃的剩余时间。在屏幕底部,蓝绿色时钟显示了三条生命线。第一条生命线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所占总能源产量的百分比。目前的比例为12.5%,数据正在持续上升,但还远远不够。为了减少全球碳排放,我们需要尽快将我们的能源系统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转变为100%的生命线。该生命线的数据来自由牛津大学学者创建的“数据世界” (Our World In Data) 网站,数据将每年更新。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00

▲  © Climate Clock
第二条生命线显示了向绿色气候基金 (GCF) 承诺的资助金额。绿色气候基金成立于2010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而设立的一个筹资机制。截至2021年6月底,该基金已确认的捐款数额为95.2亿美元,与发达国家承诺的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目标相比,资金严重不足。该生命线数据来源于绿色气候基金官方报告。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05

▲  © Climate Clock


第三条生命线是“原住民土地主权生命线”,显示了目前由世界各地原住民和当地社区所管理的土地面积。原住民社区是地球自然碳封存能力的关键部分,那里的树木和土地中储存着30亿吨碳,相当于2017年全球能源排放量的33倍,必须对其进行保护。不到全球5%的原住民人口,保护着世界上80%的生物多样性。然而,世界上许多原住民的土地所有权没有得到国家政府的正式承认,土地面临退化的风险。该生命线的数据来源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全球原住民和社区土地里程碑平台于2021年6月发布的《原住民和当地社区土地和领土状况报告》。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10

▲  © Climate Clock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14

▲  © Climate Clock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18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21

▲  © Climate Clock

 

世界各地的气候活动家都将“气候时钟”作为一种工具来推动世界各国领导人开展 #ActInTime (刻不容缓) 计划,并在气候正义行动的前线发声。他们有的在城市中心安置巨大的时钟,有的则为气候捍卫者个人配备了便携式时钟。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27

▲  © Climate Clock

 

世界各地的气候活动家都将“气候时钟”作为一种工具来推动世界各国领导人开展 #ActInTime (刻不容缓) 计划,并在气候正义行动的前线发声。他们有的在城市中心安置巨大的时钟,有的则为气候捍卫者个人配备了便携式时钟。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34

巴西土著领袖

@sam_sateremawe

“早在‘活动家’这个词出现之前,我们就已经是气候活动家了”。

 

Climate Declaration|

"气候宣言"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44

▲  © Climate Declaration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加速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和行动。2022世界环境日之际,“气候时钟”在中国首次发声,它背后是关乎全⼈类命运的⽣态问题。“气候时钟”在静默中倒数,精准冰冷,⽽关注着⽣态问题的人们,都有着⼼中热⾎难凉的共同点。作为此次 #ActInTimeChina (刻不容缓) 的特别策划,“气候宣言”呼吁所有领域采取前所未有的集体气候行动。未来7年是人类阻止全球气温升高1.5摄氏度以上的最佳时机,每一秒,都重要!


与此同时,为了铭记这一历史时刻,我们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将中国首批气候宣言上链铆钉在Web3的智能时空之中。不同的声线,生发出不同的漩涡,但汇聚在一起,却将所有的声音定格在了历史时空之中。伴随气候时钟的倒数,我们将以自己的宣言,扩大中国气候运动的声音,与气候时钟携手,及时行动,刻不容缓!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48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51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454

▲  © Climate Declaration

“气候时钟”不只是一座倒计时的“预警钟”,更是一场自救运动。它的真正力量在于我们的共同参与,在于触发人类与生存环境共呼吸的联动情感。我们需要一个视觉媒介来给予每个人持续的、公开的提醒,提醒我们应对气候变暖的最后期限和解决方案。如果我们以必要的速度和规模采取行动,我们仍可能避免灾难。未来7年是人类阻止全球气温升高1.5摄氏度以上的最佳时机。
时钟上倒数的时间把我们紧紧相连。它告诉我们:
我们需要彼此,我们必须相互依靠,时钟让我们在同一条时间线上共同呼吸。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与气候宣言 (Climate Declaration) 倡议 总策划

 

宋协伟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汇集了来自全球的艺术、科技、生态以及决策领域的参与者,共同审视在当下迫切的气候危机,探讨“艺术+科技”如何有效地参与并促进气候行动。

 

当全球目光聚焦气候变迁之时,艺术并无置身事外。我们相信,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可以成为改变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感知、理解和行为的有力工具。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与气候宣言 (Climate Declaration) 倡议 策展人

 

陈小文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首次在中国号召新时代的“前卫”艺术家,走出画室和艺术展览机构,面向社会和自然,这次我们不是挑战艺术本体的陈腐,而是人类自身的贪婪与自大。我们曾经如醉如痴地描绘的风景已失去了往日的色彩,而艺术家仍旧保持着往日的热情与创造力。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展现了一批新时代的“前卫”艺术家为重建绿地、阻止全球变暖展开的有深远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实践。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与气候宣言 (Climate Declaration) 倡议 策展人

 

陈小文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首次在中国号召新时代的“前卫”艺术家,走出画室和艺术展览机构,面向社会和自然,这次我们不是挑战艺术本体的陈腐,而是人类自身的贪婪与自大。我们曾经如醉如痴地描绘的风景已失去了往日的色彩,而艺术家仍旧保持着往日的热情与创造力。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展现了一批新时代的“前卫”艺术家为重建绿地、阻止全球变暖展开的有深远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实践。

 

                                       气候宣言代表

微信图片_20220614133517

气候宣言代表名单Climate Declaration Representatives
范迪安 Fan Di’an徐冰 Xu Bing宋协伟 Song Xiewei

田霏宇 Philip Tinari何甫 Bart Hofstede莫睿 Rehana Mughal

满昊宸 Christian Mandl温浩 Wen Hao宋涛 Song Tao

邱志杰 Qiu Zhijie陶冶 Tao Ye展望 Zhan Wang

黄笃 Huang Du庄子玉 Zhuang Ziyu李林 Li Lin

冯博一 Feng Boyi陆蓉之 Victoria Lu陈小文 Chen Xiaowen

袁由敏 Yuan Youmin范凌 Fan Ling刘德建 Liu Dejian

谢赞 Xie Zan肖戈 Xiao Ge韩涛 Han Tao

张欣荣 Zhang Xinrong刘又溪 Liu Youxi李楠 Li Nan

章燕紫 Zhang Yanzi 苏芒 Su Mang何君 He Jun

王乃一 Wang Naiyi薛天宠 Xue Tianchong杨光宇 Yang Guangyu

邢丹 Diane Xing杨丽萍 Yang Liping黄礼孩 Huang Lihai

李雁 Leia Li王子人 Wang Ziren张娜 Zhang Na

李叶萌 Li Yemeng姜宇霏 Jiang Yufei曾蕴之 Regina Zeng

憨人 MY PERSISTENCE雷雨霫 Lei Yuxi江骐全 Lawrence Kang

管沥 Guan Li魏海滨 Aileen Wei苏一格 Su Yige

蔡罗娜 Luona Cai王珏 Wang Jue林丹 Lynn Lin

邱洋圣菁 UB汪卢弘 Wang Luhong赵文静 Zhao Wenjing

凯林·布里克 Celyn Bricker申剑 Shen Jian陈美婷 Christine Chan

何雪羽 He Xueyu董盛 Michelle.D倪欢 Ni Huan孔凡帆 Kong Fanfan卓楚楚 Zhuo Chuchu

 

气候宣言Climate Declaration


总顾问 General Counsel高洪 Gao Hong范迪安 Fan Di’an
学术主持 Academic Chairs苏新平 Su Xinping张子康 Zhang Zikang
总策划 Director宋协伟 Song Xiewei


策展人 Curators陈小文 Chen Xiaowen王乃一 Wang Naiyi


生态共建合作 Ecological Collaborator持续新生 Continuous Regeneration
项目统筹 Project Coordinators孙宇航 Sun Yuhang王碧云 Rachel Be-Yun Wang


特别鸣谢 Special Thanks To气候时钟 Climate Clock

音乐 Music车智明 Che Zhiming电子音乐和多媒体创作者 mafmadmafElectronic music and multimedia artist mafmadmaf


拍摄 Principal Photography王东翰 Wang Donghan 李尚儒 Li Shangru


剪辑 Editing北京耀木数字传媒有限公司YAOMU Entertainment & Media Co., Ltd.车智明 Che Zhiming王东翰 Wang Donghan 张凯航 Zhang Kaihang


项目协助 Project Assistance潘绮倩 Pan Qiqian吴玟玟 Wu MinminStudio N.O.吴丽雅 Wu Liya
鲍康骐 Bao Kangqi刘叶宁 Liu Yening西禹宁 Xi Yuning谢天 Xie Tian刘湘宁 Liu Xiangning王继璇 Wang Ji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