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玉器

收藏快报 2022-02-07 08:59

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一节提到“两汉多凤凰”,并且“最多者,西汉则宣帝之世,东汉则章帝之世”。凤凰作为古人想象出的鸟中之王,在汉代被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韩诗外传》),且是四灵之一,“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同时汉代谶纬迷信思想盛行,而出现凤凰被视作是极大的祥瑞之兆,凤凰“见则天下大安”(《说文》),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意图,汉人编造了许多在全国各地出现凤凰的瑞象并且将凤凰这一造型纹饰融入于当时的各类艺术创作中。在汉代玉器制作中,凤鸟纹多与其他纹饰如龙纹等搭配形成组合,偶见单独以凤纹为主体的玉器。汉代凤鸟佩中凤鸟造型沿袭了战国时期的风格,主要表现为身段纤细、高冠尖喙,以阴刻线展现具体的羽毛特征,动作姿态可分为翔凤与立凤两类。本文试将汉代凤鸟造型玉佩例举一二,以窥汉代凤凰的吉祥色彩。

1

图1 汉代白玉镂雕凤鸟

汉代凤鸟造型佩玉多以片雕镂雕为主,英国菲茨威廉博物馆(The Fitzwilliam Museum)藏有一件汉代白玉镂雕凤鸟(图1),该玉佩高10、长18厘米,凤鸟造型飘逸,其头部长冠后掠,张喙衔珠,呈现展翅飞翔姿态,周围伴以云气纹。这件玉佩所展现出的秀美劲挺、玲珑剔透的镂空工艺正是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重要特征。从玉佩底部的断茬处推断这件凤鸟很可能是当时一件出廓玉璧上的附属纹饰。据菲茨威廉博物馆官网介绍这件玉凤是该博物馆于1933年11月从卢芹斋处购得,系经卢芹斋之手流失海外的文物之一。凤鸟衔珠是具典型凤鸟形象。其所衔之珠为“汉代从帝王到民众都渴望求得的仙丹。仙丹由玉兔和蟾蜍捣药炼出,再有凤凰衔着,由羽人索取”,表达了汉代人祈盼长生升仙的思想。

2

图2 西汉凤鸟玉佩

3

图3 西汉凤鸟玉佩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汉墓考古亦出土有多件凤鸟玉佩,翔凤造型玉佩见河北满城陵山1号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两件凤鸟玉佩。其一(图2)高3.9、宽2.5厘米,亦采用透雕技艺,凤鸟造型呈“几”字形,其长尾高翘与脑后的高冠相连。另一件(图3)长4.2、宽2.5厘米,凤鸟透雕而成,昂首曲身,细颈长尾,长喙衔有一卷曲的小蛇。凤鸟食蛇题材可能与先秦楚文化有关,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有一凤鸟践蛇纹绣图案,图案呈菱形,主题是一只张开双翅的凤鸟正在啄食一条蛇,凤鸟脚下还踩踏一条蛇。在《山海经·海内西经》中有“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无论是衔食抑或是踩踏,都是表现出当时人对蛇类以及所代表的内涵的厌恶和征服。

4

图4 汉代凤鸟佩

河南永城邙山镇僖山1号汉墓中出土一件残损的凤鸟佩(图4),玉佩长5.4、宽2厘米,青玉质地,整体略呈“S”形,凤首尖嘴圆眼,尾部上翘,略残。背部雕出流云作飞翔状。颈部和尾部各有一小孔用以佩系。整体线条流畅规整、雕琢精细。据推测,僖山1号汉墓可能是西汉梁国后期诸侯王级墓葬。

5

图5 汉代凤鸟佩

立凤造型玉佩,多表现为凤鸟站立欲展翅高飞的姿态。具体有安徽巢湖北山头1号墓出土一件组合造型的凤鸟佩(图5),玉佩长6.5、宽4.3、厚0.1—0.5厘米。主体透雕一站立回首凤鸟,凤鸟尖喙圆眼,高冠,腿爪粗壮,尾羽呈扇形向外翻卷,尾末呈柿蒂纹状。羽间透雕有一朵兰花,头尾之间饰一瓶状物,瓶口部伸出作凸榫状,其上有圆穿孔。

7

图6 西汉早期镂雕展翅凤鸟形玉佩一对

西安东郊西汉早期窦氏墓出土一对镂雕展翅凤鸟形玉佩(图6),佩高4.5、宽1.8—3.5厘米,两件大小、形制均相同,青白色,侧面剪影式造型,凤鸟呈站立状,圆眼尖喙,长冠后飘,长颈后仰,双翅翻卷,两面均碾琢粗细不同的阴刻线。这对玉凤佩系该墓葬出土组佩中的一部分。

7

图7 汉代片雕立凤造型玉佩

8

图8 战国玉凤

江苏徐州白云山汉墓出土一件片雕立凤造型玉佩(图7),玉佩长10.4、宽4.9、厚0.5厘米。通体为红色,可能是当时玉工用一切割下的籽玉红皮琢成。凤鸟整体造型呈“S”形,长冠钩喙,翘尾展翅,整幅画面动静结合,活泼灵动。这件玉凤造型风格与1951年河南辉县围固村6号墓出土的一件战国玉凤(图8)相近,可谓是有战国遗风。

(原标题:闲谈汉代玉凤佩。文字、图片来源收藏快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