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美食

黄小厨 2021-11-15 09:00

乌镇的戏剧不仅魅力无限,很多特色美食,也不容错过~

乌镇有着惬意的水乡风貌,也孕育出了地道的江南美食。乌镇菜系,隶属江浙菜,讲究清、鲜、脆、嫩,注重原汁原味,有众多古菜肴流传至今。乌镇人制作菜肴,据时就地取材,按季节调配饮食。

今天本编就来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乌镇当地的特色美食。为了吃,就值得你来一趟乌镇了。

萝卜丝饼

一层薄油,一勺面糊,一大撮萝卜丝馅儿,再一勺面糊,下油锅「滋啦 ~滋啦 ~ 」,金黄酥脆的萝卜丝饼就出锅了,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萝卜丝饼的味道。

1

▲打卡滋啦啦油煎铺的萝卜丝饼

乌镇的萝卜丝饼也是大名鼎鼎,是逛乌镇的必备小食。油炸至金黄的外皮脆脆的,里面是清香鲜嫩的萝卜丝,咬上一口简直欲罢不能。来乌镇,人再多也要排队买几个大人小孩都爱吃的萝卜丝饼,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不管是戏剧节还是互联网大会,乌镇的萝卜丝饼已经被pick超多次了。

馄饨

馄饨作为家常美味,似乎在哪都能吃到。来乌镇,自然也有一碗能暖心暖胃的馄饨等着你。

乌镇名气最大的馄饨当属吴妈馄饨,不仅许多综艺节目来这取过景,孙红雷、岳云鹏、吴彼等一众明星都来吃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BAT三巨头」也常来光顾。

2

▲打卡吴妈馄饨

吴妈馄饨的每一只馄饨都是手工现包的,人气最旺的当属招牌口味。

馅料取料江浙一带特产的河虾虾仁为主料,以螃柳、干贝等海鲜作为辅料,并配上新鲜可口的竹笋和肉末搅拌打匀,入口鲜香,能真实吃到Q弹的虾仁,而且个头很大,本编吃完一碗,差点没吃下其他特色小吃。

糕点

江浙一带,吃糕点的习俗延续了很久,甚至每个季节时令都有特定的糕点。来乌镇玩,当地特色的定胜糕、桂花方糕等都是不可错过的。

精制细腻的粳米和糯米粉做外皮,裹上豆沙馅儿、芝麻五仁馅儿、肉馅儿,风味不同,造型各异。走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闻着刚出锅热气腾腾的糕点香气,总会忍不住想要来一块这秋日的小甜蜜。

3

▲永平粉团铺的桂花方糕

乌镇船头粽

船头粽是极具乌镇地方特色的一道小吃,粽形比嘉兴粽子消瘦,又比湖州粽子肥胖,头翘尾平,形态如船,所以被称为「船头粽」,同时有着「财头粽」或「彩头粽」的好寓意。

而且把粽子包成船只的模样,不仅是为了样子好看,也可以让粽叶充分利用,同时煮粽时不至于相互粘合导致夹生。这样煮出来的粽子,一口下去,嘴巴里都是粽子浓郁的香味。

1

©图源乌镇戏剧节

乌镇戏剧节发起人赖声川老师打卡的是西栅景区里的通济浆粽店。这家粽点可是当地的网红店,虽然店里只有五款粽子:西栅东坡粽、板栗大肉粽、乌镇酱排粽、红豆糯米粽、火腿老鸭粽,但看名字就知道,无论你是南北咸甜哪一党,这里都可以满足你。

烧饼

作为一道特色美食, 乌镇的梅干菜烧饼一定要吃一个。

这家桥里桥烧饼已经开了很多年,每一个烧饼都是现做现烤的。刚出锅的烧饼非常香脆,梅干菜馅料给的很足,搭配咸香的肉末,分分钟咬完一整个!

5

▲打卡桥里桥烧饼铺

乌镇酱鸭

乌镇吃食有三怪,其中有一条就是「霉酱当作料」。在乌镇,酱制品可谓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酱鸭更是乌镇打卡美食必不可少的。

乌镇的酱鸭选用乌镇周边以螺蛳、泥鳅等为饲料饲养的麻鸭,整体烧制用原汁浸烧,三次出汤,再用上等酱油、黄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烧。这样烧纸出来的酱鸭,酱红油亮,入口脆嫩鲜美,可以做零食边走边吃,也可以做面码。

6

▲酱鸭面©图源网络

羊肉面

羊肉有驱寒御暖功效,特别适合在突然降温的乌镇吃上一碗。

乌镇的羊肉主要以红烧做法,以「花窠羊」(即青年湖羊)为原料,用土灶木柴大锅烧制,一般要烧一个晚上,须先用大火、后用文火烧煮,汤里还会放上甘蔗、马蹄、红枣等食材一起熬制,达到除膻增味的功效。

这样烧制出来的羊肉香气十足,软烂入味。搭配刚出锅的面条,浇上一勺羊肉汤,洒上碧绿嫩黄的蒜叶,吃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7

▲打卡书生羊肉面

水乡早茶

约一顿传统的乌镇早餐,做一回乌镇早茶客,更为放松地沉浸在水乡的慢生活里,这份体验感,绝了!

8

©图源乌镇旅游

在景区旗下酒店民宿住宿,就可以预约体验乌镇的早市早餐。早茶馆的时间是6:00-9:00,早市是7:00-9:00,正好9点前乌镇景区是不对外开放的,因此可以借此尽情感受独有的水乡人间烟火气。

临河而坐,在轻柔的晨风中,饮茶、谈天、吃早餐,惬意无边。既有别开生面的船上早餐,烧饼、油条、豆沙方糕、烧麦、豆浆……也有载满水乡货物的货船。 沿河的街边,还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具有乌镇特色的各种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以及来自乌村的新鲜果蔬。

早餐过后,便可以寻觅乌镇本地特色餐厅,以江南水乡为景,因地而宜的食材烹制,都是十分家常温暖的味道。

在乌镇兜兜转转的这几天,戏迷人生遇上吃货人生,精神和味蕾得到了双重满足。

(原标题:戏剧之余,乌镇美食亦不可错过。文字、图片来源黄小厨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