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美食

誰最中國 2021-10-29 08:26

《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导演陈晓卿讲过一个故事:

他有一个绍兴朋友,在英国上班,每次走的时候,总要从家里带一些梅干菜过去。有一次回国,突然对陈晓卿讲:“不知何故,带去英国的梅干菜,总不如在绍兴好吃。”

陈晓卿开玩笑说:“因为你带走的,是梅干菜的尸体。绍兴的梅干菜,腌制时,菜坛子看似密封,但实际其盖周围有细细的小孔,能使梅干菜在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独特的口味。一旦离开绍兴,离开特定的环境,梅干菜自然不再是原来的味道了。”

诚然,水土一方,吃食一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于吃的中国人,对此多有体会。

兰州牛肉面

1

牛肉面出了兰州就不行。

兰州人如是说。他们深信,一出兰州城,离开了滚滚黄河水,牛肉面就不是从小吃到大的那个味儿了。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牛肉汤清;二白,萝卜片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蒜苗香菜翠绿;五黄,用蓬灰和面的面条有淡淡的黄色。

在兰州,牛肉面可以叫“牛大”,但不可以叫“牛肉拉面”,叫了,你就外行了。兰州虽大街上到处都是牛肉面馆,但正宗的一定是面随汤走,每天下午铁定关门,想吃也吃不上。

尽管兰州牛肉面馆像沙县小吃店一样,开遍了大江南北,但只要去到兰州,攒攒劲劲吃上一碗正宗兰州牛肉面,你就会忍不住感叹:以前的牛肉面都白吃了!

扬州炒饭

3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不但有优美的风景、风雅的诗意,还以精致的美食而闻名天下,扬州炒饭,大约是扬州美食里,最广为人知的一种。

正宗的扬州炒饭,海参、腊肉火腿、干贝、虾仁、香菇、鸡腿肉是必不可少的,还要以青豆、鲜笋为配料。所有食材原料切细丁,青豌豆、鲜笋丁焯水,虾仁以少量盐、料酒腌渍入味,水淀粉浇浆,依次入锅翻炒备用。

然后,炒鸡蛋,加少许葱花炒香,放盐调味,再加入炒好的原料,大火翻炒,动作要快,这样炒出的饭颗粒分明,蛋香、饭香、菜香明显,这是扬州炒饭的灵魂。

一碗炒饭,做得如此精致而丰盛,无怪乎吃过正宗的扬州炒饭后,有人调侃说:原来以前吃到的扬州炒饭,都是乞丐版的……

云南鸡枞菇

3

鸡枞炖鸡汤

牛肉面与扬州炒饭,无论是否正宗,离开当地,好歹还可以吃到,但那些只有在当地才生长且极不易保存原味的美食,只有亲自去当地才有这个口福,否则也只能望“食”兴叹了。比如云南的鸡枞菇。

鸡枞,又叫鸡松、鸡脚菇,对环境要求严苛,只生于西南山林野地,虽川、滇、黔、藏皆有,但说到底,还是云南的略胜一筹。

云南的鸡枞菇,肥硕壮实,质细丝白,肉质鲜甜脆嫩,清香可口,堪称菌中之王,极少有人舍得拿来做菜,因为会有暴殄天物的负罪感。最常见的烹饪方法是煮汤,最大限度激发它的鲜味。煮好的汤,轻轻喝上一口,鲜香漫过味蕾,如啜玉浆,汤汁穿喉入腹沁人心脾,似乎都要飘起来了……

中国何其大,美食又何其多,不止文中举例的这些美食,很多时候,同样的食材,离开当地,就很难保持它的原味;同样的美食,离开当地,就变得不再那么好吃。食物,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最微妙且本质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相互默契的秘密。

陈晓卿还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在北京的湖南朋友,要给他做一道口味蛇。他回答说:“你最好是给我买一张机票,我去宁乡吃。我在宁乡呆过半年,我知道,离开宁乡,到长沙口味蛇的味道就打折了,到北京就更差了。”

不地道,毋宁不食。对食物保有精致态度和要求的人,一定也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原标题:最好吃的美食都在當地。文字、图片来源誰最中國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