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 2021-10-25 08:39
《龙门金刚》依托龙门文化,靠舞蹈与科技火爆全网。 陈关超 摄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数字科技被广泛应用于河南文化和旅游的方方面面,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声光电画沉浸式游览、“奇妙游”系列依托科技手段呈现出的瑰丽奇幻、龙门石窟的无人驾驶游览车……这些数字化应用让人耳目一新,是河南省文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戏剧幻城打造沉浸式体验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规模颇大的戏剧聚落群,凭借着对中原文化的深刻解读和沉浸式的戏剧体验,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影响力。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声、光、电、画”一体化数字控制系统。单一的空间在灯光的控制下,能够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来到戏剧的世界;单一的剧场在灯光的转换中,能够随着日夜交替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风雪雷电等大场面,都可以依靠数字化控制做出真假难辨的效果;舞台布景也能通过控制设备切换自如。据了解,戏剧幻城中有一个外观一盏灯具都看不见的“棋盘”——乾台,这一户外空间隐藏着上万台定制灯具,这些与四周及地面无缝拼接的灯光,让乾台在白天和夜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盛景。
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的飞越东京球幕影院则打造了裸眼3D《清明上河图》,将园与图、现实与虚拟完美融合,让观众身临其境地领略盛世画卷,感受清明上河园的热闹非凡。“大宋·宋慈奇幻漂流”将南宋历史人物、法医鉴定学开创者宋慈和漂流项目相结合,同时应用VR设备推出奇幻的“穿越式”VR漂流,让游客体验刺激的探险之旅。
“奇妙游”引发传统文化新热潮
从《端午奇妙游》火爆全国到《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接连上映并受到广泛关注,河南卫视打造的“奇妙游”系列节目充分利用数字科技,将传统文化玩出了新花样。
在《端午奇妙游》中,柔美动人的《洛神水赋》惊艳四座,舞蹈演员化身洛神,水下高清摄影技术让“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优美舞姿完美展现在观众眼前,再现了曹植笔下的《洛神赋》;在《七夕奇妙游》中,刚柔并济的《龙门金刚》震撼开场,节目使用了AR、三维建模、电脑着色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将《龙门金刚》的舞台与石窟实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石窟复原,让绚丽多彩的龙门石窟文化通过数字科技展现在了观众眼前;在《中秋奇妙游》中,《少林·功夫》《豫见》等节目运用XR(扩展现实)技术,通过可穿戴设备和计算机技术,打造真实与虚拟结合、人机交互的环境,让人物、道具与虚拟现实场景实现互动,也让国风和科技碰撞出了新火花。
5G应用让游玩更美好
9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新投用的两辆5G无人驾驶车正式试运营。圆润可爱的外形,车身涂装由网友投票选出的创意插画,载着游客穿梭在有着千年历史的龙门石窟,让游客感受到了历史、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据了解,这两辆无人驾驶车融合了视觉识别和新一代激光雷达感知技术等,具有障碍物检测、变道行驶、站点停靠、远程遥控等多项功能,率先在全省实现了5G技术在景区的应用落地。
5G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近段时间频频出圈的河南博物院越来越潮,场馆不仅实现了5G全覆盖,还将先进的数字技术融入展陈、社教和参观服务中。进入河南博物院东配楼社会教育体验厅,要穿过“5G+全息技术”打造的“莲鹤方壶”雾幕,可以跟2000多年前的文物来个“拥抱”;走进“5G+沉浸式《千里江山图》”时,青翠的山峦迎面而来,眼前的千里江山缓缓流动,带来“人在画中游”的全新体验。河南博物院还有三维国宝魔墙,可以360度自由旋转、放大缩小馆藏文物,在近观文物之美后还可以扫描文物下方的二维码,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河南博物院还推出了“一起考古吧”小程序,通过探铲、手铲、毛刷等考古工具模拟真实的考古发掘环境,可以在线挖掘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武则天金简、贾湖骨笛、杜岭方鼎等数字文物。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景区运用数字科技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表达方式,传统文化又能赋予数字科技人文魅力,二者相辅相成,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文旅体验。
(原标题:数字科技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文字、图片来源中国文化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