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2021年9月1日至9月20日期间,中英当代艺文展演“连接·重启”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展演通过线上和线下平台展示英国知名艺术和文化组织及艺术家的作品,为中国观众提供一个与来自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英格兰的艺术再次连接的机会。该文化展演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主办, 并由威尔士政府赞助,在中国多个城市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展示近40个文化表演和项目。

1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通过艺术、文化、教育和英语语言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人民间建立联系、理解和信任。今年的中英当代艺文展演围绕着三个不同的主题,鼓励观众通过各种展览、讲座、在线讨论、电影放映和表演来再次连接自然、社区和自我。

#人与自然将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关系;

#人与社区将探索人类经历与社区的联系和影响;

#人与自我将支持观众提高同理心和建立自我意识。

Q&A

凤凰艺术”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艺术总监

莫睿(Rehana Mughal)

(以下为了方便阅读,“凤凰艺术”= Q)

莫睿(Rehana Mughal)在英国艺术及国际艺术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工作经验,来中国前她领导了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海湾合作国家开展的内容丰富的文化项目。作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艺术总监,莫睿领导众多兼具多元化和有影响力的艺术项目,旨在帮助中英两国的个人和机构建立联系、增强技能和增进了解。 

Q: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于2020年首次举办“中英当代艺文展演”,您认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英艺术文化交流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莫睿:

去年我们举办了首届“中英当代艺文展演”,主要是由于艺术家们因疫情而无法访问中国,因此许多原本计划好的从英国到中国的表演都被推迟了,于是我们跟许多文化组织一样,转向了线上空间,让身处中国的大众仍可以与英国的艺术与文化连接起来。过去的18个月,对世界各地的艺术组织和艺术家来说都是充满挑战的,但艺术家们对变化的适应能力令人惊叹,他们善于通过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而且在过去一年里,英国的艺术家仍然持续开拓艺术的边界,并寻得新的方法来进行艺术创作。我们很高兴能够通过今年的“连接·重启”(#Reconnect)展演与中国的观众们分享艺术。

关于重大的变化,我确实留意到一些,让我与你先分享几个吧。第一个是在社会从封锁中复苏的进程里艺术所起到的巨大积极作用。例如,英国的中部城市考文垂在注入大量创造性和艺术活动后蓬勃发展。当地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他们的城市,艺术家还通过公共艺术作品振兴一些城区,无论老少都走出家门,以一种新鲜的方式体验他们的城市。同样,在伦敦,市长发起了一项名为“Let’s Do London”的活动,这项活动给100名艺术家和自由制作人提供了在公共场所展示艺术作品的机会,帮助在长时间封锁后的城市重新焕发光彩和欢乐。这种方式给予了艺术家信任,并给他们一个公共平台来赞颂我们所珍视的城市、社区和环境。

英国较长时间的封锁也意味着我们的博物馆和文化空间得以有时间重新考虑如何与观众互动,许多制作人、策展人和艺术家已经着手开发新的国际化工作方式,例如,伦敦国际戏剧节(Londo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atre)在观念巡回演出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这样在英国构思的想法可以传递到其他国家实现巡回演出,而不需要专门派人前往。同时重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方式,可以在不需要英国团队前往的情况下在中国举办展览。现在我们在上海就有一个来自泰特美术馆的精彩展览,呈现了100多件馆藏,其中还包括多件名作。与此同时,北京的木木美术馆(M WOODS)也正在展出大英博物馆的馆藏,这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同时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机会。英国的这些博物馆非常努力地促成这些远程合作,而且这唯有在我们与中国的合作机构秉持相互信任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些新的文化交流形式对环境更有利,同时也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欣赏杰出艺术,并进一步了解英国价值观和艺术实践方法的机会。

2

▲ “意大利文艺复兴纸上绘画:一次与中国的对话”展览开幕现场,2021年9月10日,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北京,(从左至右)林瀚、雷宛萤(晚晚)、范迪安、靳尚谊、吴若兰(Dame Caroline Wilson DCMG)、潘庆、李大龙(Richard Shore)、王宗孚(Victor Wang)

3

Q: 您会怎样形容中国在艺术和文化方面的发展?

莫睿:

艺术是这颗星球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艺术提供给我们丰富多彩的体验,无论是通过音乐、诗歌、舞蹈还是戏剧等等,这些创造性的表达形式以最美丽的方式传达了人类的体验和情感。在中国,文化在过去十年里发展迅速,其活力所在应部分归功于杰出的年轻策展人、编舞家和艺术领袖,他们通过研究国际情景,并从当代中国的角度诠释他们的观察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陶冶就是一个例子,我最近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看到了他的作品,他创造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现代舞形式,不仅无法归类,或许都不应该被分类。他的作品植根于中国,但却绽放出了非同一般的魅力,这种成果不能归因于任何一个单一因素,它来自于一个经历过不同文化、不同人和地方的人的想象,而这种国际交流推动了高质量艺术、以及能打破界限的实验性艺术的兴起。

4

▲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艺术总监莫睿(左二)正专心聆听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Hartwig Fischer)致辞 

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比如曹斐,她去年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进行了展览,本月她还获得了德意志交易所摄影奖(Deutsche Börse Prize)。除了艺术家,还有一些杰出的文化先锋在中国创造了一些伟大的事情,比如砂之盒沉浸影像节的团队,他们把最近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放映的国际 VR 电影带到中国。成长和发展持续成功的关键在于健全的艺术教育,这样的教育要能鼓励跨文化意识并且支持接触不同人和地方的多样性。

文化交流对于培养创意人才至关重要。目前,邀请艺术家到中国合作创作新作品并不容易,但我们支持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在线交流和对话,例如我们的“文化连线基金”(Connections Through Culture)项目就会提供资金,帮助人们构想那些可以在以后旅行方便时亲自实现的想法。

Q: 你认为年轻一代和他们的父辈在感知和理解英国艺术和文化方面有什么不同?

莫睿:

中国的年轻一代是在一个非常以 APP 为导向的世界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趋势,这种数字语言形成了他们的世界观,也许也形成了他们对艺术和文化的品味。数字体验往往鼓励更快的节奏,而且新的趋势瞬息万变,艺术家们也在这个领域进行着试验,比如现在有更多的 NFT 作品被展示和收藏。考虑到变化的速度,也许他们的父母与英国的艺术和文化有着不同的关系,父辈们可能更青睐在剧院或画廊进行更多的线下体验。

在今年的活动中,我们策划了涵盖所有年龄段的项目,并提供了多样化的体验。例如,苏格兰芭蕾舞团一直与中国合作伙伴身身不息(Body On and On)合作,将舞蹈作为缓解老年痴呆症的一些症状的方式,这是年轻人与英国艺术家合作,在中国为老年人开发项目的例子。

5

▲ “舞在当下-中国(Time to Dance China)”【摄影师亚君】

Q: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连接·重启”,在疫情下,这个主题如何与社会联系起来?

莫睿:

今年的“连接·重启”艺文展演我们以三个主题策划了各种活动,这三个主题分别号召观众与自然、社区和自我连接。我们选择这些主题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着重关注的事务。

在封锁期间,人们开始更多地欣赏大自然,一些人开始更多地到户外散步,还有一些人把他们通常周末的城市旅行变成了远足或露营。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里也开始更深入地探索大自然,在疫情初期,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就创作了一幅美丽的水仙花画作,标题是“Do remember they can’t cancel the spring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也许我们在以前忙碌的生活中忽视了一些美好的东西。作为我们艺术节的一部分,我们在北京举办了英国艺术家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的个展“五季”(The Fifth Season),他使用能够清洁空气的油彩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探索人类与自然和地球不断改变的关系。我们还从科学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挑选了一些发人深省的内容,探讨了“自然”这个主题。

6

▲ 英国视觉艺术家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出 ©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疫情也意味着一些人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家人,或者与本地社区互动。当地社区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英国人开始更多地在所处社区范围内购物,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连接社区。因此,考虑到这种趋势,我们让英国合作伙伴与我们分享那些传达社区理念的作品,而且有一件来自威尔士的作品名为《以石为启》(O’r Graig/From the Rock),讲述了最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威尔士板岩矿周围的社区故事。

在人与自我(ReConnect with Self)主题中,我们精选了那些一生都在思考如何最好地传达他们对世界的生活体验的艺术家们。我们与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合作,展出英国艺术家克里斯托弗·勒·布朗爵士(Sir Christopher Le Brun)的作品,他通过直播对谈与我们分享了他对绘画过程的想法,以及为什么他认为这是最有益的体验。我们也稍稍放慢了速度,举办两场长达一小时的深度对话, 包括伦敦中国力量艺术(China House Arts)的艺术总监法鲁克·乔杜里(Farooq Chaudhry)、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教授,以及目前在美国斯特拉斯莫尔音乐厅驻场的符瑞之间的对谈。这些极具创造力的人们正在证明,我们需要确保培养我们的思想,并为新想法和生存方式创造空间。

Q: 疫情的阴霾对艺术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同时,疫情给艺术和文化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莫睿:

我认为疫情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国际交流,其中一个积极的方面是,艺术的国际巡回展览有了新的方式,可以在不需要派遣团队到世界各地的情况下实现。封锁的限制和有限的旅行机会也导致人们更渴望有意义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这激发了更多在线对话和更多关于合作的探索性对话。正因如此,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即将增加其国际合作基金以支持更多的文化联系,也帮助更多中国艺术家与英国同业者发展合作。

Q: 您对中英两国当代艺术文化的未来发展有何期待?

莫睿:

我对中英之间当代艺术和文化交流的未来发展非常乐观。我认为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创意专业人士,他们植根于中国,但也乐于尝试新形式的合作,并且热衷于在国际层面上创作新作品。当前国际旅行的暂停促使中英两国的艺术家们能够花更多时间为将来旅行更易时的事情做计划。这增加了计划和共同协作的想法。我相信,这将使中英之间相互分享更丰富的创新形式。

在“连接·重启”艺文展演后,我们还将举办一些与英国艺术家对话的特别项目,所以敬请关注我们的社交媒体,了解更多信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