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设计

iWeekly周末画报 2021-06-22 07:58

原标题:2021伦敦设计双年展:危机时代设计如何改变世界?

2021年全球最重磅的设计展——伦敦设计双年展,已于6月初在萨默塞特府(Somerset House)正式开幕,探讨如何设计更美好的世界。在“共鸣”(Resonance)大主题下,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创意人、艺术家创作了500多个项目,探讨和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重新唤醒共生系统中的和谐共振,进而凝聚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0

伦敦设计双年展由约翰·索雷尔爵士(John Sorrell)和本·埃文斯爵士(Ben Evans)于2016年创办,宗旨在于推动、促进国际合作和设计的全球化作用——原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举办的盛事,因疫情影响延迟至今,也让它自觉地承担了创意产业重建和复苏的使命。索雷尔爵士说:“尽管疫情在持续,但英国创意产业仍然十分强劲,我认为保持很强的适应能力,顺势而动,十分重要,需要更多人的协作,此次双年展正是展示合作与信心的大事。”

1

本届双年展更开阔地面向我们生活的“危机时代”,思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数字时代的社交等问题,并提出了 “共鸣”(Resonance)的主题:既直观地发生在设计和观众之间,更诉诸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深刻关联;既是呼吁,也作为解决方案,回答一个大问题:我们能否设计出一个更好的世界?

《变革之森》

埃斯·德夫林

英国知名设计师埃德-斯夫林担任今年展览的艺术总监,她擅长结合音乐和科技的舞台设计,也创作了大量沉浸式装置,作品散布于英国国家大剧院、皇家歌剧院、温布利体育场等场馆。

2

此次,在展览主场的全球目标馆(The Global Goals Pavilion),她以“变革之森”(Forest for Change)为题,在萨默塞特府广场庭院种植了400颗绿树,创造出一片壮观城市绿洲。树木围合的中央地带,矗立着17 根彩柱,象征联合国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无贫困、零饥饿、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用水和卫生等)。此外,还有一个《变革之声》的(Voice for Change)的声音装置,循环播放录自世界各地的鸟鸣曲,创作者为音乐家布莱恩·伊诺。两位创作者的出发点十分清晰:以绿色植被减少全球碳排放,呼吁人们思考全球多元化的人道难题,在交响曲中实现观念改变。

《一艘帆船》

伊尼·阿奇邦

3

不同国家、肤色、种族的人群之间的“共鸣”,也是本次双年展作品中释放最强烈信号。由尼日利亚裔美国设计师伊尼-阿奇邦(Ini Archibong)创作的户外装置“一艘帆船”(Sail-Life Structure)份外吸引眼球,整体造型如从沙海中冒出头来的白色贝壳,带有非洲色彩,在西方都市中显现又有跨文化融合的意味;其灵感来源于非洲关于贝壳的神话,呼吁神的降临,而到后来,它又成为一种贸易工具。设计师借此传递自身的身份认同,并为那些在全球化背景下、如帆船漂流、缺乏民族和城市归属感的人们发声。

《纹理重塑》

平野利树

4

“共鸣”同样有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呈现,表达方式上又将传统技艺和当代新科技融为一体:日本馆中,建筑师平野利树创作了名为《纹理重塑》(Reinventing Texture)的装置,首先展示了日本古老的造纸艺术,又通过数字建模加工和组合制作成高约1.7米,宽约8米的浮雕,用光刻3D扫描技术收集分散在东京和伦敦城市空间中的各种纹理,微妙地附着在浮雕表面,如同发光的水彩画,兼有古典美感和科幻气息,引导、一场没有接触的旅程,让人与城市重新相遇,让东西方两座具有不同文化底蕴的大城建立起美妙的连接。

《共情回音室》

恩尼·托马拉

5

信息时代人际日益疏离乃至封闭,普遍缺乏共情能力,无疑是当代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议题之一。对此,来自芬兰的设计师恩尼-托马拉(Enni-Kukka Tuomala)做出了回应,其设计《共情回音室》(Empathy Echo Chamber)用充气装置制造一个反射空间,置身其中,人们可以反思固有的经验和观点,通过移情进行交流。

回到最初的问题,以何种方式设计更好的世界?2021伦敦设计双年展给出的答案,就这样具体呈现在包括平面、雕塑、装置以及多媒体等不同形式的500多件作品之中。尽管集成了50多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思路,但共同指向一点:重新建立和世界的连接,积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拥有共情,才能共鸣,只有在携手合作中才能一起向美好未来继续前行。

(文字、图片来源iWeekly周末画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