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y官方 2021-05-26 08:42
原标题: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十佳展位
几经波折后,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Art Basel)终于举办,比往常的3月下旬晚了近两个月。展览开启了香港艺术月的众多重要活动,其中便包括同期举行的 Art Central 中环艺术展,以及一系列其他展览的开幕与预展。博览会前的周末,位于香港工业区黄竹坑的画廊人潮涌动;而在中环画廊林立的 H Queen’s 大厦,看不见尽头的电梯队伍也不禁让人回想起2019年3月巴塞尔艺术季拥挤不堪的熟悉景象。
虽然规模比往年小,但仍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4家画廊参加了今年的香港艺术展。尽管尚未到来,但与会者还是借此领略了一番新常态,感受再一次亲身参与艺博会将是怎样的观感。占参展方一半以上的56家画廊在香港并没有空间或是代理方,因此,在巴塞尔艺术展雇用的当地代表的监督下,这些画廊设立了“卫星展位”(satellite booths)参与展览。开幕当天,工作人员和代表拿着自拍杆(这次不是为了拍照片上传到 Instagram)在过道上徘徊,向国际贵宾和在线观众进行虚拟讲解。
数字化工具和服务贯穿了整场展会。观众可以扫描展位上的二维码,通过 WhatsApp 直接与海外艺术商联系。Stephen Friedman 画廊此次带来了大卫·施里格利(David Shrigley)的个展,藏家只需在展位上扫描代码,就能在现实中买下作品。此外,巴塞尔艺术展还推出了 Basel Live,进一步丰富了其数字产品的供应。Basel Live 是一个每日视频平台,世界各地的藏家、艺术家和画廊家们会在平台上分享他们对香港展会的看法,其中也穿插着关于城市和展会本身的最新情况。
新冠疫情培养的合作精神在整场艺术展上都随处可见,许多画廊结成对子,共享展位:香港的 Rossi & Rossi 画廊和马尼拉的 Silverlens 画廊一起展出,德国画廊 Meyer Riegger 与 Sies + Höke 共享展位,而上海的天线空间(Antenna Space)和巴黎的 Balice Hertling 画廊也决定联合呈现。八家意大利画廊(Alfonso Artiaco, Cardi Gallery, Galleria Continua, Galleria Franco Noero, Galleria d'Arte Maggiore G.A.M., Mazzoleni, Massimo De Carlo 以及 Rossi & Rossi)强强联合,在集体展位上带来了大规模的展览。
参加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的经历可能会让人迷失方向——它既有超现实的一面,也有让人熟悉的一面。但对许多人来说,再次亲眼看到艺术确实使之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我们非常怀念巴塞尔艺术展一直以来多样化的画廊选择,特别是其强大的南亚画廊队伍的缺席更让人觉得可惜。为了弥补这些缺憾,本次展会强化了对在地画廊、艺术家、艺术专业人士和藏家的关注。在下文中,我们将仔细分析今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各画廊的突出表现。
David Kordansky
美国巴基斯坦裔艺术家胡玛·芭芭(Huma Bhabha)的作品在西方广为人知,但在亚洲,她的知名度却相形见绌。芭芭的作品在机构中的影响力非常大,曾在波士顿当代艺术学院博物馆(IC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PS1 分馆(MoMA PS1)等地展出。出于这个原因,David Kordansky 画廊决定在本届展会展示她的作品,收录的作品均是为这次特别展览全新创作的。画廊在展会第一天就宣告售罄:雕塑作品的价格在10万到20万美元之间,纸上作品的价格则位于2万到4万美元的区间。
“她从未在亚洲举办过个人展览,而我们认为她很值得关注。”David Kordansky 的亚洲总监 Mi Jeong Kim 说,“在亚洲的收藏中很少看到她的作品,因此巴塞尔是为她赢得认可的绝佳平台。”
作为视觉上最富凝聚力的展览之一,芭芭粗犷的人像反映了她对“他者”身份以及他性(otherness)概念的复杂思考,而这种纠葛与肖像骇人的美学紧密相连。她的雕塑作品由软木等粗凿而成的材料构成,散发着大地的气息,创造出一种几近多重感官的体验。面对纸上作品中的姿态暴力与明快色调,雕塑的原生态气质又被巧妙地抵消。与她2018年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大篇幅作品相比,此次巴塞尔艺术展上的纸上作品和雕塑规模较小,或许更适合香港的藏家。Kim 表示,香港藏家倾向于收藏尺寸较小的作品。
TKG+
台北 TKG+ 是本届艺术展上最深思熟虑的展位之一,画廊重点呈现了香港艺术家邝镇禧(Kong Chun Hei)的作品。他的概念性实践主要关注限制和约束的主题,唤起了人们的恐惧与焦虑感,让人仿佛置身于无解的棘手情形之中。此次装置作品的标题是《Transcend into Knots》。邝镇禧解释道:“每当一个人超越或克服当前的困难时,都会把困境打成一个更深的结。”在当下政治动荡和疫情蔓延的时代,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此外,艺术家还在展台前的地板上放置了电子秤。当参观者踩在上面时,并不会有数字会显示出他们的体重,秤也因此变得非常多余。展品中还包括邝镇禧复杂且细致的电缆素描作品——画中的电缆互相交织融合,但实际上描绘的却仅是一条纠缠成圈的电缆。另一件作品则是一个灯箱,邝镇禧用他的签名覆盖了整个物体,不断重复签名直到表面变黑。这件作品对个人追求和集体利益之间紧张的关系进行了微妙的点评。
自从去年与邝镇禧开展合作以来,TKG+ 的负责人 Shelly Wu 就一直想在一个国际平台上展示他的作品。“当你进入他创造的空间时,一种即刻的孤独感就会包围住你,”吴说,“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他的作品将如何获得展览与会人群的共情,特别是在疫情之下,这种共鸣会更加强烈。”
ROH Projects
Gary-Ross Pastrana, Tromarama, and Davy Linggar, still from Companion, 2021
Courtesy of Davy Linggar and ROH Projects
作为博览会上为数不多的视频作品之一,《同伴》(Companion, 2021)可以同时催眠与吓退观众。这是身处马尼拉的 Gary-Ross Pastrana、印度尼西亚艺术家集体 Tromarama 和印度尼西亚摄影师 Davy Linggar 三位艺术家通力合作的成果,对隔离时期“联系”的概念进行了沉思。
这个三通道的视频是在东南亚边境大范围关闭的情况下制作的。视频中,Tromarama 和 Linggar 根据 Pastrana 的书面指示,用冰制作了一个雕塑,并在其中嵌入了娃娃、小出租车等物品。这部影片以超现实主义的色调,记录了雕塑的创作和最终的解体,将冰块融化的阴森声效应用到极致。
“我们想展示一件关于我们目前所身处的时代的作品,强调分享、协作与联结的概念,”ROH 项目的创始董事 Jun Tirtadji 说。他补充道:“一件最初在马尼拉构思,在印度尼西亚开发和制作,然后在香港的巴塞尔艺术展上展出的作品,值得我们的谈论。”借此,Tirtadji 强调了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明显存在的区域合作可能性。
Massimo De Carlo
不,这次不再是把香蕉绑在墙上了——意大利艺术商 Massimo De Carlo 首次推出了艺术家 Maurizio Cattelan 的一件令人期待的作品,它由一面气势恢宏、色彩全黑的美国国旗组成,上面有许多弹孔。这件名为《夜》(Night, 2021)的作品虽然与 Cattelan 一贯的幽默感不同,但却保留了他挑衅的本能,是艺术家2019年为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展览开始创作的一系列国旗作品的一部分。在那场展览上,他曾鼓励游客踩着印着英国国旗的人行道前进。
《夜》似乎暗指美国的“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探讨美国盛行的警察暴力和枪支暴力。但于此同时,该作品也是对旗帜历史功能的探究,重新对历史本身展开现象。Massimo de Carlo 在香港的总监 Claudia Albertini 谈到这件作品时说:“它让人思考,各国在历史上是如何改变或保留他们的旗帜的。这些旗帜各有特色,象征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对我个人来说,作品象征着旗帜背后的荣耀感。”
Cattelan 的作品是画廊红黑风格展台的主打。不出所料,它在博览会的第一天就以95万欧元的价格售出。
Vitamin Creative Space
维他命艺术空间(Vitamin Creative Space)可能带来了本届博览会上最吸引人的展位,共呈现了两位香港艺术家的作品。画廊的长条形展位分为两部分,展示了黎清妍(Firenze Lai)备受追捧、风格空灵的具象绘画。黎清妍的作品0以抽象的方式与周围的环境交织相融,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而对当地(local)展开思索——这一主题在疫情期间与我们休戚相关。
在相邻的空间,白双全(曾代表香港参加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极简几何构图被放在了一组柔和的照片、小画和混合媒介绘画的旁边。白双全努力改变我们对日常生活和空间的体验,他在展位内的架子上增加了一株植物、一杯水和一本日记,为展览带来了家的元素,唤起了一种在艺术展上并不常见的舒适与亲密感。
Pilar Corrias
Pilar Corrias 画廊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异想天开的体验,呈现了希腊年轻艺术家 Sofia Mitsola 的作品。她以尼采著名的观点为基础展开幻想——“任何与怪物缠斗的人,都应该确保不会在此过程中也变成一头怪物”。Mitsola 的创作核心是一个以两位女英雄为主角的新神话,题为《Aquamarina》。通过对人类形象超女性化、半透明且大胆的描述,Mitsola 让我们意识到怪物和英雄之间的差距实则很小。虽然她的绘画和纸上作品有时看起来近乎“媚俗”(kitsch),但它们仍挑战了关于对抗、权力和窥视的主流观点。Mitsola 从希腊和埃及的神话中获得灵感,但又俏皮地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
Pilar Corrias 说:“这些人物没有被刻画成怪物,而是成为勇敢的女英雄和性解放的存在。我很高兴可以在她9月于我们画廊举办的个展中,呈现该系列新作的延续。”这是该艺术家的作品首次在亚洲展出,首次亮相便大获成功——展位在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
Hanart TZ
汉雅轩(Hanart TZ)以其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极具先锋性的代理闻名。本次艺术展上,汉雅轩以“Shanshui 山水”为题,从画廊项目中挑选出多件引人注目的作品展出,重点展示了两位新媒体艺术家 h0nh1m(本名张瀚谦【Chris Cheung】)和 Tobias Klein 的作品。
h01h1m 的视频《竹简》(Bamboo Annals, 2021)和《InkFlux:时间裂缝I》(InkFlux: Crack of Time I, 2021)并置于一处,以极简的方式呈现出鲜明的气势,结合了声、光、雕塑和墨水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冥想的氛围。画廊的创始人、中国现代和当代艺术史专家张颂仁(Johnson Chang)将 h01h1m 的作品称作“基于中国经典的数字诗歌”。这些创作呼应了王冬龄、曹晓阳和梁巨廷等人更为传统的水墨作品,同时也与 Klein 涂抹着厚厚的黑色和白色颜料、不断滴落的球形玻璃雕塑产生了共鸣。
画廊总监林昶汶(Arman Lam)说:“我们遇到了新客户,也与老朋友重新建立了联系。我们对第一天的销售成果感到满意。”到当天结束时,汉雅轩已售出其展位上的大部分重要作品。
Lehmann Maupin
Lehmann Maupin (立木画廊)的集体展览以女性艺术家的重磅作品为主,其中便包括 Lee Bul、Helen Pashgian 和 Shirazeh Houshiary 的佳作。Bul 的雕塑《灯塔研究》(Study for Light Tower, 2019)形似广告牌,其灯光会交替亮起,上面写着“Because Everything Only Really Perhaps Yet So Limitless”。这件作品与她精致的“Perdu”绘画系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展览增添了新意。Bul 的《光塔研究》以11.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香港的私人藏家,而 Houshiary 的大型蓝色画作《裂变》(Fission, 2019)则以15万英镑的价格则卖给了一家香港的私人收藏——两件作品都是在第一天售出的。展位的其他亮点作品包括 Lari Pittman 充满象征性意象的画作,这些作品以前从未在香港展出过。Pittman 的《发现被埋葬》(Found Buried #4,2020)以3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马来西亚的私人藏家。
Lehmann Maupin 在香港的主管 Shasha Tittmann 指出,尽管疫情造成了复杂的情况,但巴塞尔艺术展的数字产品还是改善了展会的体验。她说:“这标志着艺术展向未来迈出了一大步。在人们不能旅行的时候,艺术应该自己动起来。”
Blindspot Gallery
刺点画廊(Blindspot Gallery)的展位展示了其名册上香港和内地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充满了趣味性,也独具审美价值。单慧乾(Sin Wai Kin,原名 Victoria Sin)不可错过的雕塑《有趣的包》(Fun Bag, 2015)占据了展位的中心。该作品由一个塞满四个气球的塑料袋制成,悬挂于一个超级迷你的衣架上,形似一个理想化的“芭比娃娃”,表明了艺术家对颠覆性别刻板印象的兴趣。杨沛铿(Trevor Yeung)以植物为基础的电子化实践《Night Mushroom Colon (Five)》(2020)潜伏在展位一角,默默亮了起来。作为艺术家用紧密相连的夜灯创作的流行系列,该作品的售价在8000至1.5万美元之间。艺术家郑燕垠、蒋鹏奕、蒋志、林东鹏和单慧乾的作品也在博览会的第一天完成了交易。
真菌是展位上一个出乎意料的主题,陈维精心编排的摄影作品《蘑菇》(Mushroom,2016)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画廊创始人 Mimi Chun 指出,2021年对陈维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他精心编排的摄影作品对消费文化进行了狡黠的点评,不仅将于今年11月在巴黎蓬皮杜中心上海前哨站的西岸美术馆(West Bund)个展上展出,也将在秋季刺点画廊的个展上得到呈现。
Empty Gallery
作为香港原创的“黑立方”空间,Empty Gallery 带来了一场集体展览,展示其不拘一格的艺术家们创作的悲情作品。徐梯善(Tishan Hsu)的作品《拇指-眼睛扩展1.0 》(Thumb-Eye-Extended 1.0, 2020)可视化了人类与技术的割裂与分解。同时展出的还有他的早期纸上作品,成为他独特审美发展的绝佳记录。美国台裔电影制作人 James T. Hong 的一组充满政治色彩的单色水彩画《敌人的敌人是我的朋友》(The Enemy of my Enemy is my Friend, 2020)则与东西方日趋微妙的关系产生了共鸣。此外,享有名望的香港噪音艺术家 Xper.Xr 的作品也在艺术展上得到了呈现。与此同时,画廊还在自己的空间策划了艺术家的个展,名为“尾鞭”(Tailwhip)。“三十多年来,Xper.Xr 一直在与系统作斗争,并从他的屡次失败中创造了艺术,”Empty Gallery 的创始人 Stephen Cheng 说。
展位上其他突出的作品包括 Jacqueline Kiyomi Gork 的一件金属、电动的“噪音毯”(Noise Blanket)作品,在空间的中央闪闪发光。同时展出的还有日本年轻艺术家增鹽太郎(Taro Masushio)充满暗示性的黑白照片,作品不仅巧妙质疑了日本主导的男性审美,也对一份古老且隐秘的同性摄影档案表达了敬意。
(文字、图片来源Artsy官方,侵删。)